李前
自2016年6月23日開始(當天英國公眾投票離開歐盟),“脫歐”一直在英國貿易經濟和政治中占據主導地位。這一事件將持續(xù)對英國所有的貿易關系產生影響,不管是商品、服務,還是歐盟及歐盟以外的貿易伙伴。2019年3月之后,英國與歐盟之間將產生什么樣的協(xié)議安排,目前尚不明朗。
顯而易見,仍不確定的談判結果將致使英國國際商務很難制定未來計劃。2017年9月,桑坦德銀行一項調查顯示,英國企業(yè)對2018年的增長幾乎一致表示信心,但它們同時擔心英國“脫歐”的固有風險將影響業(yè)務開展。在被調查的1000家企業(yè)中,有73%表示,英國經濟放緩將對其業(yè)務產生負面影響。經濟衰退的前景是被調查者最關心的問題,這也凸顯了2018年將是英國艱難的一年。
英國經濟在全民公決后的幾個月里表現(xiàn)良好。資本沒有立即流出,銀行和企業(yè)也沒有在一夜之間離開英國。英國就業(yè)率一直保持在創(chuàng)紀錄的水平,英鎊疲軟對英國出口商尤其服務業(yè)有利。
不過,英鎊疲軟也導致進口價格上漲,這直接推高了通貨膨脹率。英國通貨膨脹率在2017年11月達到最高點,為3.1%;同時,食品價格上漲3.6%。油價上漲和服務成本上升增加了家庭的負擔,它們的實際收入增長速度趕不上通貨膨脹的步伐。鑒于這些趨勢,2017年英國經濟增長率有所下降。所有獨立機構預測的平均數(shù)表明,2018年英國經濟增長率僅為1.4%。
在過去20年里,英國在全球貨物貿易中的地位逐漸變弱:在世界貿易中,英國進口份額下降了1/3,出口份額減少了一半以上。
1996年,世界六大出口國依次為美國、德國、日本、法國、英國和中國。到2016年,全球六大出口國順序變?yōu)橹袊⒚绹?、德國、日本、韓國和法國。在這一時期內,只有中國和韓國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不斷增加,中國增長將近170%,韓國增長17%。而相比美國、德國、法國和日本,英國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份額下降更多。與其他高收入經濟體相比,英國出口貿易處于劣勢。
歐盟27國是英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占英國貨物出口額的46.3%,同時北美洲占17.2%,亞太地區(qū)僅占7%。2016年,英國出口到歐洲的貨物貿易額達到2010億美元,出口至美國為740億美元,出口至亞太地區(qū)為300億美元。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比例不大可能改變。
2012~2016年,英國與歐盟貿易增長率是負數(shù),預計直至2021年將進一步萎縮。同時,英國對亞太地區(qū)的出口將增加,但這一增長還不足以作為歐洲市場的重要替代品。
2011年出口復蘇是由英鎊貶值推動的。盡管英鎊持續(xù)疲軟,但英國出口總額在2014年再次大幅回落,并一直保持負增長。由于英國嚴重依賴進口,英鎊貶值的一個影響是推高了進口額,進而擴大了貿易逆差,尤其是金融危機以來的貿易逆差。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雖然2017年全年英國出口量可能有所增加,但出口額卻沒有增加。這意味著貿易逆差仍然是英國經濟的一個持續(xù)問題。
1.出口商品TOP20
英國前二十大出口商品突出說明了為什么全球供應鏈對英國經濟至關重要。前三大出口行業(yè)——機械和零部件、汽車及藥品都與歐洲供應鏈緊密結合;接著石油和天然氣、貴金屬(特別是黃金)的出口與其價格走勢密切相關;第六大和第七大出口商品是電氣產品和航空航天,它們也高度融入歐洲供應鏈(見圖1)。
英國出口增長最快的商品是“不另作說明的商品”(NES),這也是該國第八大出口部門。它與武器和彈藥、石油和天然氣、貴金屬貿易密切相關,可以被視為“戰(zhàn)略”商品,關乎政治、經濟和能源安全。作為2011~2016年間增長最快的部門和預計到2021年增長最快的領域,該商品類別突出了英國貿易的戰(zhàn)略性質:雖然英國不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但它的貿易主要集中在戰(zhàn)略部門,而不是所有出口商品都是透明的。
2.進口商品TOP20
英國前二十大進口商品與前二十大出口領域非常相似(見圖2),只不過排名略有不同(如汽車是最大的進口部門)。汽車、機械和零部件、機電產品和設備、藥品在排名中的位置突出了供應鏈在英國進口中的主導地位。
與出口一樣,英國進口增長最快的部門是“不另作說明的商品”。預計接下來5年(包括2017年),該商品類別的年進口增長率將在6.1%左右。這表明“戰(zhàn)略貿易”是英國與其他國家貿易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樣,英國藥品、航空航天和汽車進口也在增長。盡管增長速度相比前幾年(從2011年開始)有所放緩,但這一增長表明,基于目前的勢頭,英國將仍然是這些領域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多的以消費者為導向的進口產品,如鞋類、家具、服裝和香水,也將繼續(xù)增長,這或許表明消費需求保持了強勁勢頭。
1.出口伙伴TOP20
英國最大的單一國家貿易伙伴是美國(見圖3)。2016年,英國出口到美國的貨物價值730億美元,這高出英國對其第二大出口市場——德國出口額470億美元的55%。2017年,英國與瑞士間的貿易似乎有所增長,但大部分是由寶石、金屬和藝術品出口所驅動的。同樣,英國出口中國的迅猛勢頭,也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石油和天然氣、寶石、貴金屬出口增加。
預計英國出口增長的所有貿易伙伴都在歐盟之外。直至2021年,瑞士和中國預計將成為英國增長最快的出口目的地。相比之前5年,2017年英國對沙特阿拉伯、中國香港和韓國出口有所放緩,但對新加坡的出口額增加。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這些國家和地區(qū)將取代歐洲在英國出口版圖上的關鍵地位:英國前十大出口伙伴中有8個是歐洲國家。雖然英國與亞太地區(qū)、中東國家商品貿易增長較快,但它們在英國貿易中所占的比例畢竟很小。
2.進口伙伴TOP20
英國最大的貨物進口伙伴是德國、美國、中國、荷蘭和法國(見圖4)。2016年,英國自德國進口額達940億美元,超過自美國進口額的32%。預計2017年英國自德國進口額將增長近3%。英國從美國和中國進口額預計也將增長,這不足為奇:由于英鎊疲軟,2017年英國整體商品進口額實現(xiàn)了增長。與出口一樣,英國前十大進口伙伴中有8個是歐洲國家。
與出口不同,進口增長最快的貿易伙伴不一定是歐洲以外的國家和地區(qū)。例如,直至2021年,英國自波蘭的進口額預計每年增長3.1%,而自捷克的進口額將以每年2.8%的速度增長。這些都是英國汽車供應鏈中的重要合作伙伴,再次表明了進口和出口在英國經濟中的重要性。英國自土耳其進口增長最快的領域是汽車及其零部件,2017年增長率在20%以上。
直到2021年,預計英國從中國進口增長最快的商品是家具和照明;服裝和電氣設備進口也將增長強勁;機械和零部件(包括計算機)進口同樣如此。所以,英國從中國進口的主要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電子產品、家居用品和服裝,但并沒有通過供應鏈本身來刺激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