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東
白馬寺
我們來到,已近黃昏。
圍欄內(nèi)游人稀少。
出來時,一張門票照耀黑暗。
我們站在廣場邊的水池旁,
用白馬的眼睛
觀看一只烏龜追逐一條金魚,
伸出嘴,將金魚扯拽到深水里
他一定是巧妙利用了重力
在淤泥中偷吃生靈,偶爾
冒出一束寂靜的水泡。
趁夜色灑向水面。
(我們以為它們不會再出現(xiàn),如果
出現(xiàn),也只有一只更大的烏龜。)
然而,金魚蹀躞著浮出了水面
喘息著,飄浮著明顯的不對稱,
緊接著是牢牢盯住它的烏龜。
如此反復(fù)再三,直到
我們看煩了走掉。
我們中有人驚叫:“金魚的肺
不好!”它的呼吸有問題。也有可能
它全身是肺。它們就這樣
在夏夜清涼的荷花旁艱難相繼泅渡而過。
閉合的廟門前,廣場上那白馬的雕像低頭
吃草。
默默咀嚼(白馬的眼睛看見)
還需要再飲一些水才能出發(fā)。
琴臺
當他迎面撞上琴臺的匾額
找不到筆,只好束竹葉題壁
遺憾琴曲失落,如自我的漂泊
古稀又遇上了兒時的夢囈
他那時即懷抱天真的古琴
卻慢慢長滿了懷疑的苔蘚
而今熏沐于暖陽,如童貞
琴臺讓他訝異,感動又不安
他將在不滿一年后死去。多年后
音樂如醉鬼逡巡回廊,琴臺
如晦暗的鏡子,映出后代
一個知己,孤零的一個人,和自己
高山流水,提煉并詰問著銅
眼看黃土壤,無端升起了一口鐘
仿佛完滿的情志,從不會為
外界野蠻干擾,但可以觸動
他的字集起,將成為新的匾額
仿佛這是他在琴臺的犧牲
等待著下一個后來人辨認,臨摹
并重復(fù)他在那一刻的心情
琴臺存在,不是為了傾聽
甚至不是為了彈奏而存在
我存在,琴臺才存在。我到來
認出我,古琴臺才成為古琴臺。
給菩薩的獻詩
當菩薩低頭,對我開口說話
我如何對答而不顯得癡傻?
仿若天穹砉然裂開一個闕口
伸出霹靂的爪子,將我緊抓。
盲目于觀看,否則世人
又該如何承受沉默的菩薩?
用眼光敬拜吧,猶如后世
情種大膽地盯著畫中人
她看似嬌小,卻隱藏著宏大
每次被看都仿佛再一次出生
她的臉也由小變大,由短變長
在那永恒的三小時中完成漢化。
你低頭時,飄逸的秀骨清像
映出魏晉南北朝的菩薩造像。
你抬頭眼望遠方,廣額豐頤
又浮現(xiàn)出了豐滿圓潤的盛唐。
當你回到我們的時代,哪怕
你急匆匆的一瞥也寧靜安詳
我愿飲盡你黑夜的淚水,如甘露
并珍藏你偶爾轉(zhuǎn)身的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