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桃蓮
摘要: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程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以語文學科為主并綜合了其他學科內(nèi)容的學習實踐活動,是以拓寬學習空間、增強實踐機會、在多學科的交叉中體現(xiàn)語文知識和能力的實際運用、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
關鍵詞:綜合性學習;問題與原因;看法;語文教學
我的理解是: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教語文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綜合性學習就是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充分調用各學科知識,并對各學科知識進行加工整合,進一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學會對學科知識進行整合一種方式。
如何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呢?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習慣,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上已經(jīng)形成定勢,因而,無論是學校組織的還是教師個人在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時都感到非常困難。究其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教師教學觀念落后
由于開展綜合性學習需要時間長,精力大,所以,不少教師認為過多開展綜合性學習那將勢必影響正常課堂教學秩序,得不償失。即使部分教師做了一定的準備,由于缺乏這方面的經(jīng)驗和縝密安排以及豐富的知識,所上實踐活動課大多時候也都流于形式,還不能將綜合性學習作為“培養(yǎng)學生策劃、組織、協(xié)調和實施的能力”的有效途徑。
目前,升學率和學生成績依然是衡量一所學校和教師教學成績的主要標準?!罢Z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痹诮虒W中應側重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教師在教學中將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上成習題課,重在訓練學生如何應對考試中出現(xiàn)的綜合性學習這一類型的試題,重結果,輕過程。究其原因,仍是中考制度沒有根本性的改變,決定學生考試命運仍是試卷上的成績,平時所學所練的綜合能力在此時毫無用武之地。
二、教師的知識面和能力有限
由于教師受知識結構和視野的限制,缺少開展綜合性學習課程的系統(tǒng)知識,特別是綜合性學習中出現(xiàn)的跨學科知識,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已不占優(yōu)勢。學校圖書資料陳舊、短缺,個別教師甚至還不大會使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獲取知識的最佳途徑被堵死,這樣就導致了部分語文教師思維不夠開闊,過分依賴教材,一切皆以教材規(guī)定為主,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結合教材安排課程內(nèi)容,使得綜合性學習只有其表,而無其實,無法達到《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
三、對現(xiàn)有教學資源利用不足
從初中六冊教材所設計的綜合性學習來看,綜合性學習涵蓋了數(shù)學、政治、歷史、生物、地理、體育等所設置學科內(nèi)容以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涉及面非常廣,當?shù)氐淖匀伙L光、風俗傳統(tǒng)、各種文化都可成為學校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可用資源。如,我們組織開展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綜合性學習——尋覓春天的蹤跡,就占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而許多教師則一味強調城市優(yōu)勢,找出各種理由拒絕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教師不能充分認識并挖掘身邊現(xiàn)有的資源,加以優(yōu)化整合,開展好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課。
那么,在新一輪的課改中我們將如何開展好綜合性學習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學校在開展教師業(yè)務培訓上應從它的實用性進行考慮。首先,學校積極組織開展校本教研,通過備課組成員的共同努力建立適合本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具體實施方案。其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上級教育部門組織的業(yè)務培訓,將學得的經(jīng)驗和做法與學校教師進行分享。第三,逐步形成教師合作教研氛圍?!熬C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神。”我們教師在開展教研時也應該具有合作精神,各學科教師應不斷加強彼此間的合作和交往,促進學科知識的交叉,達到協(xié)同教學的目的。第四,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利用新媒介傳播知識,例如我們現(xiàn)在正在利用cctalk網(wǎng)上授課,這樣也更加便利,讓教師和學生都跟上時代的步伐。
二、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由于綜合性學習具有開放性的特點,這就決定了要想開展好語文綜合性學習就必須在充分利用好資源,為開展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提供條件。例如: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們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因為教室里只有一臺電腦,無法讓學生親自體驗互聯(lián)網(wǎng),雖然學生對電腦并不陌生,但是大部分同學都停留在玩游戲,查資料的淺層次。于是我們和計算機老師溝通好,在上計算機課的時候我們一起合作,讓學生深入了解我們的互聯(lián)網(wǎng),從而客觀全面地認識互聯(lián)網(wǎng)。
三、評價綜合性學習的辦法。
在綜合性學習開展之前,我們就要考慮如何構建完整的綜合性學習教學評價體系,確保綜合性學習的順利開展。首先,我們要考慮評價的內(nèi)容是什么?綜合性學習與以往的課堂教學不同,它更強調的是過程,應該確立考查教師對活動的組織和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能力的培養(yǎng),確立適合各階段的多種形式的評價方法,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促進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有序開展。第二,教學評價方法的確定。任何一種單一的評價方法都有它的缺限和不足,我們應該根據(jù)本校的實際情況、教學三維目標以及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的情況來確定。如,我在開展“我也追星”綜合性學習公開課時,在教學目標確定上是這樣定位:對現(xiàn)代中學生中存在的“追星”現(xiàn)象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總之,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進行摸索和總結,不斷豐富和提高個人的綜合素養(yǎng),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使學生在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開展中得到鍛煉,得到提高,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江澤民.《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2000.2.
[2]山口滿編著:《現(xiàn)代課程研究—學校課程開發(fā)的課題和方法》,日本株式會社學文社,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