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鹿
1
“誰要吃雞腿,雞頭上的肉才好吃?!?/p>
這是我舍友小雅的故事。
她童年時,媽媽沒有工作,爸爸在水泥廠打工。因為沒錢,飯桌上很少開葷,逢年過節(jié)才會吃上些肉。
每當(dāng)有雞這道菜,小雅爸爸總是飛快地把雞頭夾進自己的碗里,就像小賣部里搶顏色特異的彈珠的小孩子。
小雅問,為什么爸爸總是搶雞頭吃呢?
他爸爸說,雞頭上的肉最好吃,但小孩子吃雞頭會中毒的,小孩子只能吃雞腿。
后來,小雅上大學(xué)第一次和我們聚餐,點了辣子雞。她忽然想起,自己長大了,可以吃雞頭了。可整盤雞吃完了,也沒見到雞頭。
她憤憤地跟我們吐槽飯店偷工減料。我們哈哈大笑,告訴她:雞頭是沒有肉的,骨頭還會扎嘴。
滿屋子的笑聲里,只有小雅偷偷抹了幾把眼淚。原來爸爸一直在騙她,這樣她才會心安理得地啃兩條雞腿。
2
“你快去教室!媽媽上班了,沒時間理你!”
我第一次被送到幼兒園,到處奔跑的小朋友全都不認識,滑梯上傳來陣陣尖叫聲,墻壁上五顏六色的涂鴉看得頭暈。然后,一個長頭發(fā)、戴眼鏡的女老師把我往教室里拉。
我死死地拽著我媽的衣服,任憑我媽推老師拽,哭天搶地就是不撒手。
糾纏了一會,直到我媽一跺腳,下了狠心,使了力氣,才把我的手拽開,一巴掌把我推進校門,然后眼睛一瞪,終于不再用哄我的口吻,兇道:“我馬上就得上班,沒時間管你,你哭也得在這里,不哭也得在這里,不到放學(xué)我不會來接你!”
然后她轉(zhuǎn)身就走,我臉上掛著淚花,被老師抱到教室里。
可我沒再哭,因為我看見大門外的冬青后面,藏著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在偷偷往里看。
3
“挺一般的呀,沒有多么厲害啊?!?/p>
我中考那一年,總分760分,分數(shù)線差不多劃到550分左右。
成績單出來時,我爸正在地里鋤草。我吆吆喝喝地跑過去,激動地大叫:“我考了713分,可以進重點高中的重點班了!”
我爸眼中亮了一下,瞬間恢復(fù)正常,繼續(xù)彎著腰鋤草。沒得到我想要的夸獎,沒看到我爸的激動,我不死心,繼續(xù)跟著他后面喊:“爸!是713分哎,是700多分哎!”
終于,我爸悠悠地點了根煙,輕描淡寫地說:“挺一般的呀,沒有多么厲害?!?/p>
我心里挺不是滋味,隔壁家姐妹剛過分數(shù)線呢,他爸媽就開心地炒了八個菜慶祝。
結(jié)果,后來有一次回家,還沒進屋,就聽見我爸正跟一起打工的人吹捧:“我閨女考了713分呢,接近滿分,進了重點班,據(jù)說能進重點班的女生很少,可把我樂壞了!”
4
“你現(xiàn)在不知道好好學(xué)習(xí),等找不到工作,我是不會養(yǎng)你的?!?/p>
這句話從小到大聽了無數(shù)次——開家長會被老師點名批評時:迷上了隔壁班男班長寢食難安時;發(fā)小考得比我高出十分時:羨慕街上穿著很潮的姑娘時……
我的夢想一直是做個攝影師,可大學(xué)專業(yè)一點也不對我的口味。好歹我是比較懂事的孩子,很少窩在宿舍里打游戲看劇。沒課時我要么背著單反到處跑,要么泡在圖書館里看攝影類的指導(dǎo)書。
大三時,終于有一家雜志的編輯看上了我在微博堅持更新的照片。于是,我開始收到一些微薄的外快。后來有朋友把我介紹給婚慶公司,我可以時不時地拍婚紗照。
可這嚴重影響了我的專業(yè)成績。大三下學(xué)期,周圍的人都在準備考研、考公務(wù)員,我失眠了幾個夜,糾結(jié)了很多天,終于給家里打了電話。
我說我不想考研,想做個攝影師,如果這個決定讓我以后窮困潦倒,我也不后悔。
我媽在電話那頭哭了,邊啜泣邊說:“別壓力太大,我跟你爸知道你很努力,畢了業(yè)如果你的工資不夠你吃喝,沒關(guān)系,爸媽養(yǎng)你,養(yǎng)你一輩子都成。”
我爸媽沒什么文化,他們不會開導(dǎo)我,只會拿不好好學(xué)習(xí)就不養(yǎng)我這種話來要挾我。他們也不會鼓勵我,只會拿賺不到錢爸媽養(yǎng)你這種話來安慰我。
5
是啊,我們的爸媽都沒什么文化,但撒起謊來就像本科畢業(yè)。
而我們,看上去很有文化,但有時候連爸媽哪句話是真話哪句話是謊言都分不清。
不過,他們不撒謊的時候也很多。
高考前,我壓力特別大。我爸送我去考場,我坐在摩托車后面小聲問他:“爸,你更喜歡重點大學(xué)還是更喜歡我?”
我爸沒說話,摩托車騎得很快,風(fēng)嗖嗖的,我以為他大概沒聽到。到了學(xué)校我下車時,我爸說:“更喜歡你?!?/p>
我們隨時可以放下父母,可父母的心里,永遠是我們最大。
他們的每一句謊言都是鉆石,在愛的長河里熠熠生輝,此生光芒不減。
(摘自《文苑·經(jīng)典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