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揚帆
摘 要:鋼琴音樂作為一門聽覺藝術,在鋼琴教學過程中,優(yōu)秀的鋼琴教師不僅要擁有精湛的演奏技巧,還應該擁有靈敏的音樂聽感能力,好的音樂作品需要用耳朵傾聽,將無數(shù)音符和音樂篇章化為內心聽覺和感知。良好的音樂聽感,可以用不同的觸鍵方式,彈奏出不同的音樂色彩,能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音樂作品,感受音樂的魅力。就如今鋼琴教學中基本現(xiàn)狀分析來看,要實現(xiàn)演奏技藝的提升,聽覺感知是鋼琴課堂中必不可少的訓練內容之一。教師在課堂上,除了教彈奏技巧,還應讓學生學會聆聽,逐步培養(yǎng)良好的聽覺感知習慣。
關鍵詞:聽感;鋼琴教學;音色
一、概述
(一)音樂聽感的內容。所謂音樂聽感能力就是“音樂感知才能”,它是在聽和想的基本上進一步提高的。它是對音樂作品的不同了解和對不同類型音樂作品的感知情緒。因為音樂給人的感覺,首先是情感的反映,如愉快、郁悶、興奮等,而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情緒的反映。在音樂感知的感性活動中,聲響感知是整個音樂感知的前提和基本。音樂感知中所有的情感體會和意象連接都是根據(jù)聲響感知、若果我們脫離對音樂聲響的感知,就無法對音樂作品進一步深究。音樂作品的聲響是由節(jié)奏、旋律、和聲等音樂元素的藝術加工而成的“聲響工藝品”。
(二)音樂聽感的特點。在鋼琴教學中,學生需通過聽覺來感知音樂作品的旋律,并根據(jù)彈出的旋律判別是否有錯。音樂聽感可以幫助學生精確、深刻、詳盡地體會音樂作品的內在情感。敏銳的聽覺對旋律、和聲、節(jié)奏、速度、音色等能正確理解音樂。正如之前所說,音樂是聽覺藝術,好的音樂聽感是正確感知音樂的基本,它能迅速將人帶入音樂的情緒之中,使人可以緊密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感受音樂,取得更深刻的情感體會。
二、聽感能力對鋼琴教學的影響
(一)學會聽辨和分析音質。聽感能力不僅能幫助學生分辨音樂的基本要素,還能提高對音樂音質的感受力。音樂音質的感覺力包括旋律感、節(jié)奏感、多聲部音樂感和對音樂結構的全體感知。其中,旋律感主要是感受不同旋律的特點。節(jié)奏感決定了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和風格。多聲部音樂感應用于復調音樂中。音樂的音質是跟著時間的推移而表現(xiàn)出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轉瞬即逝。
(二)不同音樂時期中的鋼琴觸鍵與音色。音色是鋼琴音樂體現(xiàn)意境情感、展現(xiàn)魅力、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法。它也是學習者理解和表達能力、色彩感和藝術成果的顯著標志。彈奏中的觸鍵與音樂有著密切的關系,觸鍵的不同部位和方向會產生不同的音色。比如用指尖和指腹觸鍵,可以聽到不一樣的音色。
在巴洛克時期,鋼琴是在不運用踏板或小心的情況下運用的。由于巴洛克時期的鋼琴作品基本上是多聲部,每個聲部需要交代的非常清晰、連貫,所以在運用踏板時要非常慎重,需踩的淺,換的快,用的短,并試著用手指擴展延連。
古典主義時期,根據(jù)不同作曲家的風格有不同的觸鍵方式。在演奏海頓和莫扎特的作品時,應注意踏板的運用方法:首先,踩踏長音,起到潤色的作用。其次,不要踩得太深,并且與踏板部分也要有連接。而貝多芬的作品中,踏板的運用遠遠超越海頓和莫扎特,這取決于他的音樂內容所需的表現(xiàn)力。彈奏他的作品一般都運用踏板,以堅持均勻的漸進和淡出,以協(xié)助連奏,增強短語的一致性:為了使音色更飽滿和充分,以取得潤色作用,為了加強實力比較。
浪漫主義時期,運用踏板是繁復而精致的。以肖邦和李斯特為代表的作曲家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踏板的作用。在肖邦的作品中,踏板被廣泛運用。這被認為是當時非常先進的技術,運用長踏板為了實現(xiàn)豐厚的交響音色作用,有許多不諧和的和弦,甚至是帶有含糊踏板的不同和弦。改變踏板時會有輕微的延遲,因而兩個踏板的交叉點有時需要邊界含糊,以便經過顫動踏板,半踏板或1/3踏板來演奏音樂表演。
同一鋼琴演奏者演奏的音色質量是確定其水平等級的重要標準。因而,掌握各種音色是每個鋼琴演奏者追求的最高目標。
(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每個人對音樂聽覺的感受都有不同的反應,比如聽一個作品,有些人感受到音樂中的情感,流下眼淚。這表明聽感能力影響主體的態(tài)度和情緒。在教學中,學生應通過自己對音樂聽感的學習來了解音樂中的內在情感。只有這樣,學生才更好的理解音樂并在演奏中把握音樂作品的內涵。
三、在鋼琴教學中音樂聽感的培養(yǎng)
音樂的抽象性在于內容的聯(lián)想、音色的感知。最好的教師就是耳朵!為了取得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體驗,可以通過聽來測驗和輔導實踐。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聽感是教學中的重點。教師不僅引導學生認真傾聽,還要引導學生積極實踐。在理解的同時,運用多種演奏方法去彈奏,感受不同的聽覺效果。鋼琴具有很強的音樂表現(xiàn)力,想要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鋼琴,那么必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師應引導激起學生的抽象力,通過聯(lián)想增強學生的聽感。此外,還需引導學生多聽優(yōu)秀的演奏錄音和現(xiàn)場音樂會,這有利于學生積累豐富的音響素材,提高音樂聽感的審美能力。另外,學習者的文化修養(yǎng)、生活閱歷等因素,對樂感的產生也有一定的影響。主體的經驗越豐厚,專業(yè)常識越深入,歸納能力越高,音樂聽覺感知能力越強,對音樂所傳達的情感和內在的理解和把握越全面、深入。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進一步拓展視野,學會站在更高的層次去體會鋼琴藝術并運用到演奏中去。
音樂聽覺能力是鋼琴教師必備的素養(yǎng),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授彈奏技能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視了對聽感能力的訓練,在如何通過培養(yǎng)音樂聽感,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對音樂作品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在演奏過程中可以將音樂作品的內容正確、完美的呈現(xiàn),是鋼琴教師探討和研究的重要課題,既要講究方法又要堅持不懈,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反復仔細思考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