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飛 曹婧 陳軼群
隨著綠色發(fā)展理念深入人心,人們越來越多地接觸到一個新詞——“綠色消費”。市面上也有“聰明的”商家打起了“綠色消費”的主意,不管什么場合都要蹭上“綠色消費”。
但什么才算是“綠色消費”呢?十部委聯(lián)合下發(fā)的《關(guān)于促進綠色消費的指導意見》給出了定義:“綠色消費,是指以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為特征的消費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崇尚勤儉節(jié)約,減少損失浪費,選擇高效、環(huán)保的產(chǎn)品和服務(wù),降低消費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睓?quán)威解釋有了,可對普通公眾來說,多少還有點抽象。所以,如何把握、引導“綠色消費”依舊是個值得注意的大問題,不能把“綠色消費”搞成了消費“綠色”的概念。筆者不揣淺陋,在這里對把握、引導的方式和方法談四點淺見。
不要用道德來“綁架”消費者
第一,貼心的宣傳方式。綠色消費的核心是通過改變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反作用于生產(chǎn)、生活,以達到節(jié)約、環(huán)保、健康的目的。宣傳是傳播綠色消費理念的有效手段,但如何宣傳是個大問題。
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信息,然而在繁雜的信息中,如何突出綠色消費信息,如何讓綠色消費深入人心,這是個非?,F(xiàn)實的問題。辦法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貼近公眾”。為何大家天天看到各種環(huán)保標語而無動于衷?為何一個商業(yè)廣告、一個微博卻能夠讓人印象深刻,讓消費者紛至沓來?其實差別就是一個:是否打動人心。所以,綠色消費的宣傳首先要考慮如何貼近公眾,從消費者感受的角度出發(fā),切實地走近消費者,了解消費者的訴求,采取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這比起以政府官員、科學家的身份,居高臨下的教育方式要有效得多。
舉個例子,很多的綠色消費宣傳者喜歡攻擊購買奢侈品牌的消費者,攻擊多買了幾雙無用鞋子的女士們??墒牵@種教育方式能被接受嗎?從一開始,宣傳者就先把自己放到一個道德高地去教育別人,沒準備進行對等的交流,自然也容易引起消費者的逆反心理。事實上,大多數(shù)消費者對此的心理反應就兩個字“扯淡”,或4個字“知易行難”。
為什么?因為綠色消費的宣傳策劃者搞錯了宣傳的方式。綠色消費宣傳應該是引領(lǐng),而不是道德綁架。綠色消費的宣傳者必須了解消費群體,才能事倍功半。不能逆水行舟,而要順勢而為。面對消費者,用簡單的、符合消費者心理的方式遠比口號式的訓斥式教育好得多。例如,用漫畫表現(xiàn)女人們買了一堆衣服、鞋子回家后,看到鼓脹衣櫥的悔恨,還有家里丈夫幽怨的眼神等,就遠比勸說她們少買點用不著的衣服、鞋子更有效果。再比如,用一幅漫畫展示餐桌上慷慨點菜和餐桌下拮據(jù)付款的場景,其感染力就勝過一句干巴巴的“請客少點菜”。
宣傳綠色消費要講科學
第二,宣傳者要讓消費者接受綠色消費的理念,前提是講科學。綠色消費是靠消費群體推廣的,消費群體對綠色消費品的信賴來源于科學的引導。在學科劃分中,環(huán)境保護和人體健康是有交叉的兩個領(lǐng)域,但它們是有區(qū)別的,一定要搞清楚其中的界限。把二者直接等同,往小里說會混淆公眾對綠色消費的關(guān)注點,而往大里說則會引起公眾恐慌。
例如,有人宣傳皮革中的重金屬給人體帶來的危害。但是,消費者真實的攝入量能有多少?毒物有那么大的蓄積量嗎?其實,這就是把環(huán)境污染物的蓄積危害,簡單地換成人體健康危害,并強加給消費者。
化學品對人體健康的傷害,一般取決于化學品的危害、接觸劑量、方式、暴露時間等條件的綜合。如果片面強調(diào)其中之一,將健康危害的單一要素代替綜合要素,就會誤導消費者。
不明真相的消費者一開始可能會相信,但久而久之,大家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宣傳的完全相反,就沒人再相信了。消費者雖然不是專家,但他們會學習。這樣做失信于消費者,其最終后果只能是透支公眾對綠色消費的信心。
幫消費者算清楚省下的錢
第三,選擇實在的切入點。將與消費者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產(chǎn)品作為宣傳綠色消費的切入點,能讓消費者真真切切地看到實惠。千萬句節(jié)約用電、節(jié)約用水的口號,效果很可能不如幫消費者算算口袋里的錢實在。
當然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什么樣的產(chǎn)品才是綠色、省錢的產(chǎn)品呢?綠色消費產(chǎn)品應如何識別、選擇呢?其實,市場上已有很多明示的信息了,比如常見的能效標志、“節(jié)”字標志、“中國環(huán)境標志”的十環(huán)標志等,都是可供消費者參考的標志。
能效標志主要針對電器產(chǎn)品,劃分不同的能效等級。消費者可以根據(jù)不同的需求選擇,一級是能效最高的?!肮?jié)”字標志是自愿性產(chǎn)品認證,可以算是能效標識的升級版。
“中國環(huán)境標志”(俗稱“十環(huán)”)也是自愿性的產(chǎn)品認證,其認證的產(chǎn)品指標中有些是省今天的錢,涉及能效、水效方面;有些則是省明天的錢,涉及使用壽命、產(chǎn)品功能等;有些是給子孫后代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例如有害物的限用和產(chǎn)品的回收報廢等,可以說是一個超大加強版綜合體。
年輕媽媽緊跟綠色消費趨勢
第四,找準宣傳的主要對象。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同樣也是若干年后的消費主體。據(jù)阿里研究院的《2016年度中國綠色消費者報告》顯示,目前最緊跟綠色消費趨勢的是29至35歲的年輕媽媽,因為她們會更多地為下一代的未來考慮;綠色理念在22至28歲的人群中傳播、擴散最為迅速,可見年輕人更容易接受新觀念。由此可見,綠色消費進課堂是十分必要的,不但要進,更要講好故事。
最近,北京衛(wèi)視有個公益廣告是推廣綠色印刷(即獲得中國環(huán)境標志認證的印刷品)的,它最直接的受益群體和宣傳對象就是中小學生和他們的家長。綠色印刷的好處是他們(孩子和家長們)以直觀感受到的一一書本沒那么大異味了,紙張不白得晃眼了,印刷的油墨不粘手了……可以期待,他們將來會成為推動綠色消費的中堅力量。
推廣綠色消費不能浮躁
上述還不是綠色消費宣傳的全部。但如果把這幾個簡單環(huán)節(jié)處理好,已經(jīng)可以取得很大的社會效益了。綠色消費的推廣和實行,關(guān)鍵在于不浮躁,不忘初心,將綠色消費的理念科學地、深入淺出地傳遞給消費群體,增近消費者的親近感和獲得感,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切莫為了商業(yè)利益,將“綠色消費”扭曲成消費“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