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建生
摘要:隨著我國科技文化水平不斷提高,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文化逐漸被重視起來,倡導各大院校對其進行傳承和發(fā)揚光大。所以,可以通過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引入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民族音樂,提升同學們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在小學時期,正是孩子思想萌芽的初期階段,在此階段正是為學生們樹立民族文化意識,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陶冶民族意識的大好時期。故此,本文將針對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傳承民族音樂文化展開全面探討。
關鍵詞:傳承;民族文化;音樂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6-0187-01
一、前言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發(fā)展之間,各民族不斷興起發(fā)展,經(jīng)過世世代代的流傳下的民族音樂藝術更是多姿多彩,意義非凡。然而,在現(xiàn)今的流行樂潮流沖擊下,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崇尚外來文化,使得民族文化得不到重視。想要加強同學們對民族文化的理解,通過學習具有民族文化氣息的民族音樂是一種優(yōu)秀的教學方案,能夠提高同學們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并且能夠有效地將民族音樂文化進行發(fā)揚光大,起到傳承的作用。
二、民族音樂的定義
通過民族音樂能夠直接表達出所蘊含的民族文化氣息,我國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其中的民族音樂包含了我國古代人民之間的民族力量和精神。因此,我國的民族音樂具有著十分豐富的品種和各種各樣的形式,若按品種和表現(xiàn)方式分類,則可分為戲曲音樂、民族樂器、民歌、說唱音樂四大種類,通過欣賞民族音樂能夠理解其中包含的古代人民文化的精髓。把民族音樂融入到小學音樂課堂之中,可以使學生從小就熱愛并熟悉民族音樂,繼而發(fā)揚和傳承民族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民族音樂的教學意義
我國現(xiàn)階段音樂教育受到國內(nèi)外文化互相交流的大環(huán)境下,應當重視對民族音樂的教學,能夠有效提升我國音樂教育的綜合質量,是提升我國民族文化精神傳承的重要手段,是對全球潮流的價值定位和深入思考,體現(xiàn)出其至關重要的價值意義。具有我國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大力提倡學習我國民族文化,提高我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得到全世界人民的關注。而且,學習民族音樂可以幫助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起到提高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讓民族意識可以在學生心里生根發(fā)芽。而且,通過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引入我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能夠有效加強我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繼承性。由于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注重教學目的和組織能力,其學習的影響會大大高于社會和生活中的短暫影響,因此,學校的音樂課堂同樣是傳承民族音樂的重要途徑。
小學時期是同學們身體成長,心理發(fā)育,開始形成世界觀的啟蒙階段,一定要得到重視,這個階段對之后的學習,工作等各項發(fā)展都有著嚴重的影響,而且由于小學生初識社會,其思維方式容易受到各種環(huán)境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課堂中融入民族性音樂,可以幫助小學生感受到其中的真善美,民族音樂大都贊頌祖國、河山、英雄,很容易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影響小學生的性格,讓學生從小就為祖國民族自豪驕傲。
四、民族音樂發(fā)展的現(xiàn)狀
現(xiàn)今的學生多數(shù)崇尚流行音樂,可以很輕松的說出流行歌曲的名字和演唱者名字,卻對民族音樂并沒有太深刻的認知,甚至聽到民族音樂后并不知曉到底是哪一族的樂曲,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沒有過多的機會接觸民族音樂,更多的是從電視、網(wǎng)絡偶爾看到,因為不熟悉民族音樂,所以不愿意去進一步學習。對于此情況,學校開展民族樂曲的課程就變的舉足輕重,如果通過課堂教授的方式,學生們會更多的了解一些有代表性意義的民族音樂。再者,在把應試教育當作教學重點的教學理念下,音樂課堂并沒有被真正重視起來,教學設備和課程安排也并不合理,學校開展的娛樂性活動同樣少之又少,這就促使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還沒被引起,就已經(jīng)被種種原因影響導致熄滅,若不及時加以改善,必將對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fā)展產(chǎn)生極其不利的影響。
五、將傳統(tǒng)民族音樂文化融入到小學音樂課堂
(一)音樂教學中滲透民族文化
小學音樂教學涉及到的內(nèi)容廣泛,音樂是通過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音樂技巧互相結合產(chǎn)生的作品,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適用于現(xiàn)代音樂教學,現(xiàn)代音樂教學應當通過科學化的課程安排,具有針對性的對小學生進行音樂教學。我國民族眾多,其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文化背景都不相同,故而他們的民族音樂也天差地別。因此,在授課時要把音樂學科的特點和不同的民族音樂的特點相結合,添加相應的民族因素,以此來吸引學生,使學生對民族音樂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說快板這課時,可先為學生們講解快板的藝術形式,表演方式等,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梢酝ㄟ^參加各種課外活動,提升同學們的教學效果,例如參加校外的音樂會、音樂講座,民間開展的古代音樂節(jié)日,音樂競賽等活動,提高同學們學習音樂的求知欲。我校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每個學期舉行一次文藝匯演,節(jié)目形式多樣,有《百家姓》、《龍獅表演》、《鼓舞》、《讀唐詩》、《朱子家訓》、《弄堂記憶》、《歡樂麻石街》等等,學生通過對民族藝術形式的學習和表演,這就是對民族音樂很好的傳承和發(fā)揚。區(qū)教育發(fā)展中心的音樂教研員對我校的做法表示贊許,并獲得他們的一致好評。
(二)提升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
摒棄原本枯燥的被動的教材講解模式,讓興趣成為民族音樂課堂的主宰??梢酝ㄟ^使用現(xiàn)代高科技技術,采用多媒體設備進行音樂教學,學生們對新鮮的電子設備存在濃厚的興趣,能夠提高同學們學習音樂的動力,通過播放紀錄片的形式,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到民族的風俗文化,民族文化特有的場景搭配民族音樂,更加生動的展示出演奏的震撼效果。由于目前同學們以學業(yè)為重,大多數(shù)時間投入到學習之中,且目前民族文化逐漸流失,同學們接觸民族音樂文化的幾率極低,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能夠拉近同學們與民族音樂之間的距離,在觀看民族音樂短片之后,同學們能夠了解民族音樂并產(chǎn)生興趣。教師也可把流行音樂當作切入點,例如:在學習《青春舞曲》時,可以從快樂男生中被演奏的充滿現(xiàn)代流行因素的青春舞曲開始學習,這樣能更好的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熟悉了曲調(diào),上課的效果就能有很大的提高。
(三)注重教材的民族音樂作品錄入
要把民族音樂融入到教材,要使學生能夠對其產(chǎn)生興趣,就一定要重視民族音樂作品的選擇,不光要從教師專業(yè)角度去選取,還要考慮到學習者的情感因素。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講解漢族“小調(diào)”民歌題材時,多數(shù)的歌曲學生都會表現(xiàn)出為難的表情,并不愿意去學習,覺得無聊也不能欣賞。對于此情況教師可以選擇江蘇民歌《茉莉花》進行教授,此歌曲在生活中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曲調(diào)婉轉、朗朗上口,在春晚上國內(nèi)外友人都曾演唱過,所以在學生的心里更易被接受。由此可知,優(yōu)秀的作品可以很大程度上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即使是小學生也是會對藝術欣賞進行評價的,把優(yōu)秀的民族作品展現(xiàn)出來,會大大極大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在民族音樂教學中,也可以通過與現(xiàn)代流行音樂有機結合的方式進行展示,考慮到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水平,適當?shù)倪x擇一些流行風格的民族音樂,這樣更有利于教學。
(四)壯大民族音樂的師資力量
目前多數(shù)的小學音樂老師都在專業(yè)的科班出身,主修的是音樂這個大范圍,民族音樂只是順帶進修,因此,部分教師對民族音樂的理解也并不深入,要注意的是教師的熱情會間接影響到學生,對于此種情況,學??梢赃x擇聘請幾位專業(yè)的民族樂曲表演者或者民族樂器演奏者給孩子們現(xiàn)場教學,向同學們展示出民族音樂的歡快氣氛,提升同學們學習民族音樂的求知欲望。
(五)增添民族音樂的韻律
音樂與舞蹈是互相襯托的好搭檔,教師可以在教授學生民族樂曲的同時,也教授學生一些舞蹈,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其內(nèi)涵和表現(xiàn)形式。每一種民族舞蹈都有其獨特之處,例如:傣族舞蹈“三道灣”,維吾爾族的“脖子舞”等,這些舞蹈種不同的特色都應該重要講解,同時注意與其它的民族特點進行對比,更易學生記憶,讓學生感受這些舞蹈的規(guī)律和美感。教師要多收集整理這些民族舞蹈的律動,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教學進度。
六、結語
總而言之,想要提升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就可以使用引入民族音樂的方式進行教學,要注意不能太過突出,要與其他音樂題材有機結合進行講解,音樂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身民族素養(yǎng),收集更多的優(yōu)秀的題材個性。因此,為了傳承并將民族音樂進行發(fā)揚光大,提升民族音樂的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可以將其引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之中,通過學習民族文化音樂,將民族文化進行傳承和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