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緣
藥物:白及4份,白糖6份。
用法:先將白及研為細粉,和白糖按4∶6比例混勻裝瓶備用。治療時先用3%過氧化氫溶液洗,再用淡鹽水洗凈患處,然后涂白及粉,用棉球壓迫15分鐘或半小時。涂后一段時間內(nèi)不能漱口或進食,每日外搽3次。
主治:口瘡。
驗案:魏某,女,12歲。因服磺胺藥后口腔黏膜潰爛,疼痛,不能進食已經(jīng)3天。未經(jīng)治療,要求服中藥。檢查:口腔黏膜廣泛充血,有皰疹及不規(guī)則潰瘍面。診斷:過敏性口腔炎,外涂白及粉,每日3次,患者未服任何藥物,只搽白及粉2次就能進食。搽藥3日則痊愈。
藥物:鮮蒲公英125克。
用法:水煎濃汁,漱口兼服用,每日4次。
主治:成人口瘡。
驗案:張某某,女,45歲。患口腔潰瘍糜爛多年,每于工作繁忙,勞累之時發(fā)作,這次發(fā)作已達月余。舌面和口唇各有赤小豆樣大小的潰瘍點多個,舌邊及上腭黏膜有糜爛點多個,口中穢臭,疼痛難忍,說話和飲食感到困難。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細數(shù)無力。我讓她從田間采鮮蒲公英,每次取125克,煎濃汁,漱口兼服用。每日4次,治療5日痊愈。
藥物:茵陳20~30克。
用法:茵陳加水150毫升,用文火煎煮10分鐘,過濾取藥液,代茶飲,3天為1個療程。
主治:復發(fā)性口瘡。
驗案:萬某,男,12歲?;伎诏?年余,反復發(fā)作,每個月基本發(fā)作一次,每次數(shù)天才好。多數(shù)發(fā)生在唇頰內(nèi)側(cè)或舌面,呈白色橢圓形潰瘍點3~4個,周圍黏膜鮮紅,大小不等,疼痛,流口水。經(jīng)每天用茵陳20克,加水150毫升,用文火煮沸10分鐘,過濾取藥液代茶飲,連飲3天,口瘡消失,局部無疼痛,食欲正常。隨訪3年未復發(fā)。
若治成人口瘡,茵陳需用30克,水煎代茶飲。效果頗佳。
藥物:海螵蛸。
用法:海螵蛸研成細粉,撒于病灶上。每日3次,每次漱口10分鐘。
主治:口瘡。
驗案:徐某某,男,21歲?;伎谇粷?周余,舌尖有一潰瘍面,疼痛劇烈。口干、煩躁、舌質(zhì)紅、脈微弦。用海螵蛸粉適量,撒于患處,每日3次,每次漱口10分鐘。用藥后,1天痛減,能安然入睡,3天病愈。
藥物:竹茹。
用法:竹茹曬干后研成細粉,裝瓶備用。用時潰瘍面常規(guī)消毒后,將竹茹粉直接撒在潰瘍面上,厚2~3毫米,略大于瘡面,每日或隔日換藥1次。一般2~5天即愈。
主治:口腔潰瘍。
驗案:徐某,女,21歲??谇火つそ?jīng)常發(fā)生潰瘍,以往治療需1周左右才能愈合,常因潰瘍疼痛,妨礙進食,影響工作和學習。此次又患口腔潰瘍,遂用竹茹粉涂潰瘍面上,每日2次,2日即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