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靜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如何科學合理的實施分級教學模式,要遵循一定的理論依據,也應進行相應的實踐,才能夠有效提高其教學質量。地方高校大學英語實施分級教學,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而且也能夠有效調動教師積極性,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地方高校;大學英語;分級教學
大學英語教學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人們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大學英語教學體系也逐漸在發(fā)生著變化。分級教學模式已經展現出其特有的優(yōu)勢,并在大學英語教育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如何遵循一定的理論依據,科學合理的實施分級教學模式,并通過相應的實踐有效提高其教學質量,已經成為了眾多教育學者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國家教育部在2007年頒布并實施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就已經明確指出,大學階段英語教學不僅要展示不同學生的特點,而且應分三個層次對學生予以要求。這樣,學生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空間。因此,以周口師范學院為例,對地方高校大學英語分級教學進行探索與實踐,進而為其他地方高校大學英語實施科學教學,一定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地方高校大學英語實施分級教學的必要性及理論依據
地方高校大學英語實施分級教學,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而且也能夠有效調動教師積極性,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地方高校實施大學英語分級教學非常必要。首先,地方高校生源相對比較復雜。隨著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普通高中與職高、中專以及技校中的學生,都可能是地方高校的生源。這樣,其學生程度也就具有了多層次性,也就導致教師教學具有一定難度。其次,學生英語程度兩級分化現象嚴重。英語水平多層次的高等院校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很容易對英語失去學習興趣。英語教學也就體現不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目的。由此可知,地方高校大學英語實施分級教學非常必要。同時,地方高校大學英語實施分級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英語水平,而且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對全面提升教師能力,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地方高校大學英語實施分級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英語實施分級教學不僅能夠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點,而且能夠依據不同學生特點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同時,大學英語作為地方本科院校的一門學科,不僅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而且也是體現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學生應用能力的一個重要體現。Krashen的i+1理論,在地方本科院校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非常廣泛。該理論認為,人們借助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是掌握一種語言非常的途徑。在這種理論中,i指學習者當前的學習水平;1指已經具備的語言知識水平。在語言輸出與學習者語言水平差距加大的情況下,學習者就會感到沒有自信心、具有焦慮感,或者產生焦慮感、厭倦等不良情緒。這樣,學習者就很難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學習者只有在略高于自身知識水平的情況下,進行相關語言知識的學習,才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這種理論認為,在班級學生兩級分化情況相對比較嚴重,或心理期望收效低、學習動機或策略等不利于學生學習的情況下,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予以充分考慮,實施不同層次的教學,就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分級教學模式實踐分析
位于河南省周口市的周口師范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的本科高等院校。該學院不斷拓寬辦學途徑與豐富辦學內涵。其中,在實施大學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采取分級教學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原則分析
周口師范學院在實施英語分級教學過程中,一直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予以合理、有效的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堅持科學與公正的原則,以教師對學生的考試成績、相關教師對學生的綜合評價為基礎,進而確定學生的學習層次。同時,該學院還堅持學生自愿的原則,充分爭取學生分級意向。
(二)實施方案
周口師范學院在實施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生的普高與職高、中專、技校等生源情況,將普通高中畢業(yè)生分為A與B兩個層次;中專、技校以及職高生等都歸為C層次。教師針對A層次學生情況,實施教學過程中適當提高教學進度與難度,有效滿足學生升學需求;教師針對B層學生情況,可以放慢教學進度,滿足教學目標;教師針對C層次學生情況,可以適當降低教學要求與難度,合理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1、借助測試成績合理分級
首先,學院在新生人學后,依據學院進行的相關英語水平測試成績,并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與習慣、語言能力與興趣等方面存在的差異予以綜合分析后,將學生合理分為A、B、C三個不同層次。其次,依據大學英語大綱要求,制定出與不同層次學生相對應的基礎性、提高性以及發(fā)展性等三層學習目標。
2、進行分級施教
這部分是整個方案的重點部分,也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難以把握,并體現教師創(chuàng)造力的部分。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必須處理好同步講授與分級教學之間的關系。首先,課堂提問。教師合理設計提問內容,不僅要讓每個學生有發(fā)言的機會,而且應多提問C層次學生。其次,課堂練習。借助競賽等形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一定時間內,練習數量或難度不一的作業(yè)。這樣,不僅能夠提教師教學效果、學生做題速度與準確率,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第三,作業(yè)布置。教師必須依據學生層次進行布置相應的作業(yè),在作業(yè)數量、內容、形式以及完成時間等方面,可以應有所差別。第四,學法指導。針對A與B層次的學生,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進行發(fā)散性思維,而且鼓勵他們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針對C層次的學生,在讓學生掌握模份性學習方法的基礎上,為了提高學生鞏固能力,鼓勵學生舉一反三。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持因材施教原則的前提下,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引導、激發(fā)及帶動。
3、進行分級評價
教師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由于學生層次不同,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標準也應有所不同。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實施垂直性評價,鼓勵學生與不同時期的自己進行對比;不進行橫向性評價,而實施形成性評價。首先,針對成績與自信心都相對較強的學生,實施競爭性評價。教師對這個層次的學生實施競爭性評價,能夠有效激發(fā)并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進而使他們獲得更優(yōu)異的成績。其次,針對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實施激勵性評價。這部分學生如果予以有效激勵,就能夠成為優(yōu)等生;如果放任,就極有可能成為差等生。因此,教師針對這個層次的學生,不僅要指出其不足,更要對其進行激勵,促其積極向上而取得更大進步。第三,針對學習有困難且具有自卑感的學生,應充分發(fā)掘其閃光點并予以表揚。教師只有及時發(fā)現并表揚這部分學生的閃光點,才能夠最大程度消除他們的自卑感,使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以后才能夠進步。同時,在此基礎上,教師應依據自己的教學效果,對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等進行自我調節(jié),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4、實施合理的升層考核
學院為了能夠更有效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成績,借助定期考試對學生進行升層考核??荚嚦煽兺ㄟ^的學生,可以升高一個層次,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就要降低一個層次。這種動態(tài)升層考核,不僅有效激勵了學生上進心,而且又對學生心理予以了足夠重視。升層考核不是單純的分離結構教學,而是更關注學生發(fā)展平等。
由此可知,周口師范學院大學英語教學實施分級教學,不僅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而且最大程度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也有效發(fā)揮了主導作用。
(三)注意事項分析
首先,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與點撥藝術。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前,必須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成績以及個性特點等方面有準確了解,才能夠在分組教學中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其次,教師必須要運用動態(tài)與發(fā)展的觀點對待學生。教師只有對學生實施動態(tài)管理,對學生的學習潛能進行科學挖掘,就能夠最大程度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第三,創(chuàng)建分級的教學目標。教師針對教學內容實施彈性目標,應制定與學生對應的教學目標,讓學生達到難度逐漸提高的教學目標,進而最大程度提高教學質量。第四,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分級教學的目的不僅僅要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更應該借助合理的切入點與著力點,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第五,教師必須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由于分級教學具有一定的不可預測性、具有一定的強度與難度,教師只有具備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才能夠使自己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具有創(chuàng)造性。同時,教師還應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教學環(huán)境、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節(jié)奏等方面,實施合理的優(yōu)化、豐富及調整。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氛圍的平等與融洽,而且也會去主動學習,更有利提高教學效果。
三、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時代的發(fā)展,大學英語教學目標逐漸由注重語言知識,向注重聽說讀寫方面進行轉變。在此背景下,很多地方高校借助分級教學模式,對大學英語實施教學改革,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地方高校大學英語實施分級教學的教學理念與課程設置,對大學英語的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周口師范學院大學英語通過分級教學模式實施教學,不僅最大程度提高了學生英語水平與教師教學質量,而且也有效展示了學生的個性與主體地位。由于分級教學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與可變性,學院以及英語教師也應該從不同方面對分級教學模式進行完善,才能夠使其更利于學生健康成長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