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正新,徐念云,張 綺,王 勇,馬兆春,朱明琳
(1. 國網(wǎng)上海市電力公司檢修公司, 上海 201204;2. 國網(wǎng)上海市電力公司松江供電公司, 上海 201600)
當工作涉及電流二次回路變動,如新裝設備或更換保護裝置時,需要在新設備正式投運前進行帶負荷試驗,其目的是保證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和安全運行,防止電流互感器因相別、變比、極性等錯誤,造成電氣設備的不正常工作甚至損壞。由于現(xiàn)有帶負荷試驗[1-2]實質(zhì)過程側(cè)重電流、電壓相角差的分析,跳過了功角圖對潮流中各電量數(shù)據(jù)可靠性判斷的前提,本文提出兩種遙測值可靠性判斷方法,提高帶負荷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果的可信度。此外,現(xiàn)有帶負荷試驗報告的撰寫多缺少六角圖繪制,在不降低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引述一種Excel六角圖繪制模板,以便工作報告更加直觀。
本文介紹常見的一次設備功角特性,并用線路帶負荷試驗實例驗證以上兩種改進措施的可行性。
根據(jù)被試驗對象的不同,一次設備功角特征可分為電抗器、電容器等[3],線路功角特性介于電抗器與電容器之間,見圖1和圖2。
圖1中,IU、IV、IW分別代表電抗器開關電流互感器(CT)測得的二次電流;UU、UV、UW分別代表母線電壓互感器(PT)測得的二次電壓。因電抗器是一種感性無功補償裝置,故正常情況下,相電壓超前同相電流90°。一般以UU為角度基準,故UU在功角關系圖中與有功軸即Y軸正方向重合。三相平衡狀態(tài)下,UU、UV、UW幅值相等且按照順時針分別差120°均勻分布。
圖1 電抗器功角向量圖
圖2 電容器功角向量圖
因相電壓超前同相電流90°,故UU超前IU90°,換言之在功角向量圖中UU順時針旋轉(zhuǎn)90°與IU重合,那么IU在功角向量圖中與無功軸即X軸正方向重合,三相平衡狀態(tài)下,IU、IV、IW幅值相等且按照順時針分別差120°均勻分布。
圖2中,IU、IV、IW分別代表電容器開關CT測得二次側(cè)電流;UU、UV、UW分別代表母線PT測得的二次側(cè)電壓。因電容器是一種容性無功補償裝置,故正常情況下,相電壓滯后同相電流90°。一般以UU為角度基準,故UU在功角向量圖中與有功軸即Y軸正方向重合。三相平衡狀態(tài)下,UU、UV、UW值相等并且按照順時針分別相差120°均勻分布。因相電壓滯后同向電流90°,故UU滯后IU90°,換言之在功角向量圖中UU逆時針旋轉(zhuǎn)90°后與IU重合,那么IU在功角向量圖中X軸負方向重合。三相平衡狀態(tài)下,IU、IV、IW幅值相等并且按照順時針分別相差120°均勻分布。
本案例為某220 kV變電站35 kV線路帶負荷試驗,試驗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表1 某35 kV線路帶負荷試驗部分數(shù)據(jù)匯總表
利用表1數(shù)據(jù),可以先計算CT各二次側(cè)變比是否與銘牌上的相等。對于每個二次側(cè),取三相幅值平均值與一次電流幅值計算變比。由此可得,測量側(cè)實際變比為617/1,與理論值600/1基本吻合;線路保護側(cè)實際變比為1 205/1,與理論值1 200/1基本吻合;母差保護側(cè)實際變比為2 567/1,與理論值2 500/1基本吻合。
(1)已知P、Q、U驗證I
視在功率:
(1)
(2)
與實際值31.4 A吻合。
(2)已知U、I、φ驗證P、Q
取三個次級Ua超前Ia角度均值為φ,則φ=331°;
(3)
與實際有功1.71 MW相吻合;
(4)
與實際無功-1 Mvar相吻合。
然而,手繪六角圖不易轉(zhuǎn)移至工作報告,實際工作中功角相量圖其正確性與準確度又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為提高相量圖繪制的準確度,方便工作人員更好地撰寫試驗報告,文獻[3]提出了一種使用Excel建立自動繪圖模板的方法。該方法要求工作人員先輸入測得的原始數(shù)據(jù),通過多種公式與函數(shù)的計算,產(chǎn)生用于繪制相量圖的計算數(shù)據(jù),再選用XY散點圖的平滑線方式輸入計算數(shù)據(jù)建立的圖表,經(jīng)過優(yōu)化處理得到功角相量圖。輔助Excel版功角向量圖如圖4所示,為完整呈現(xiàn)所有數(shù)據(jù),將三個次級數(shù)據(jù)整合至一張功角圖上。
圖3 測量次級負荷六角手繪圖
圖4 輔助功角相量示意圖
本文從帶負荷試驗實際工作需求出發(fā),為提高功角分析原始數(shù)據(jù)的可靠度、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論的可信度與工作報告的可讀性,提出了兩種驗證一次電網(wǎng)系統(tǒng)電量遙測值正確性的方法,并引入一種以Excel為工具的功角向量圖繪制模板。本文將這兩處改進措施應用于上海市某220 kV變電站35 kV線路帶負荷試驗實例,該實例證明了改進措施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朱仲元.縱差動保護的帶負荷試驗[J]. 華東電力, 2005(7): 91-93.
ZHU Zhongyuan. On-load test of longitudi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s[J].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2005(7): 91-93.
[2]何麗平, 李春亮, 黃祖?zhèn)? 等. 常用電氣設備帶負荷測試[J]. 華電技術(shù), 2016, 38(2): 55-58.
HE Lipin, LI Chunliang, HUANG Zuwei, et al. On-load test of common electrical equipment[J] Huadian Technology, 2016, 38(2): 55-58.
[3] 楊明澤, 何世恩.用 Excel 繪制帶負荷試驗相量圖[J]. 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 2009, 37(22): 178-180.
YANG Mingze, HE Shien. Drawing phasor diagram of on-load test with Excel[J].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2009, 37(22): 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