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忠慧
【摘 要】目的:為了解分階段健康教育對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影響。方法:將40例消化道大出血病人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實驗組采取分三個階段進行健康教育,而對照組采取傳統護理,觀察其出血時間;住院天數;再出血及死亡率情況,并進行比較。結果:試驗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說明分階段健康教育對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能更系統,更容易被病人所接受,對病人同時加強護理指導,能充分調動病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對促進病人康復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消化道大出血;健康教育;康復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o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Methods:40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Number of days in hospital;Rebleeding and mortality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he staged health education can be more systematic and more easily accepted by patients with massiv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strengthen nursing guidance for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can fully mobilize the pati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and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medical staff,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patient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Health education;Rehabilitation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1-03-0-01
消化道大出血是臨床上的急癥,重癥,又是常見癥,平均死亡率達10%-20%。病人對于大出血感到恐懼,從心理上產生壓力,不利于止血,使得康復時間延長,因此分三個階段實施健康教育既能讓病人理解其意義,解除其心理壓力,又能調動病人積極性,主動配合治療,使其盡快康復。我科2016年1月-4月對20例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分階段實施健康教育,與20例對照組里進行了對比?,F康復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報告如下。
1 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6年1月-4月4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齡43歲(18-79歲)?;颊呔袊I血或黑便,脈搏,血壓變化明顯,血紅蛋白<90g/L或紅細胞壓積<0.28,符合1982年北京市上消化道大出血座談會標準(2)。確定為大量出血。
40例均通過內窺鏡檢查。其中消化性潰瘍(包括胃,十二指腸潰瘍)20例(50%)胃黏膜病變(包括急性胃粘膜病及賁門粘膜撕裂綜合征)9例(22.5%)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5例(12.5%),胃癌2例(5%)。十二指腸憩室2例(5%),原因不明2例(5%)。
40例中有明顯誘因者為過度疲勞,緊張10例(25%),飲酒15列(37.5%),不規(guī)則飲食,進食刺激性食物13例(32.5%)。感染和藥物所致2例(5%)。
40例就診時有17例(42.5%),僅表現心慌,乏力,出汗,血壓下降,脈搏細速等周圍循環(huán)衰竭的癥狀與體征。23例(57.5%)的患者嘔血和黑便次數較多,但無明顯的周圍循環(huán)衰竭的癥狀,體征。
1.2 方法
1.2.1 試驗組分三個階段進行健康教育
第一階段(重癥階段):本階段處于急性大出血,由責任護士指導病人:告訴病人I級護理要求絕對臥床休息,時間3天;禁食,禁水,如口腔粘膜干燥,可用棉簽蘸水,涂擦粘膜;遇大量嘔吐時要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堵塞氣道,引起窒息,使呼吸道保持暢通,必要時給予吸氧;迅速建立兩條靜脈通道。使用藥物善得啶滴注維持,每分鐘6滴,其作用是維持藥物濃度,不可隨意調速;保持病床干凈整潔舒適,病房安靜。
第二階段本階段病人出血減少。在行胃鏡檢查和治療時進行健康教育的內容有:告訴病人胃鏡檢查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但其目的是為了確定診斷和治療,檢查前晚從20:00點,開始禁食禁水,第二天早晨空腹等;飲食由禁食向流質過渡,溫度以溫涼為度,流質包括蛋湯,米湯等;食物要富有營養(yǎng)易消化,并且要少食多餐;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吃過冷或過熱食物,禁喝咖啡,紅茶,可口可樂,酒類等飲料;吸煙者勸其戒煙;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探視時間在白天,時間不要超過3小時,有利于病人有足夠的休養(yǎng)時間。
第三階段此階段病情穩(wěn)定,大便轉黃,康復期出院前指導內容;飲食由流質向半流質過渡,如由豆?jié){,米湯,稀藕粉,菜汁等向半流飲食如粥,面條,餛飩,蒸雞蛋,肉末,碎菜葉,豆腐等,少食多餐,進食時心情舒暢,細嚼慢咽,進食一次不能過飽,忌食生冷涼拌菜及粗纖維多的蔬菜,刺激性食物及飲料。戒煙酒,因吸煙與胃潰瘍關系密切,吸煙者的潰瘍大而且愈合慢。出院后要教會病人自我護理,如上腹部疼痛,不適,壓迫感,惡心,嘔血或黑便等,應立即休息及時就診,出院后要定期門診隨訪,及一些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如胃舒平,甲氰咪胍于飯后1-2小時服用,硫糖鋁于飯前30分鐘-1小時嚼碎溫水送服等等,同時潰瘍患者還要忌用水楊酸制劑,阿司匹林等。
1.2.2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方法:傳統的護理方法包括:1.心理護理減壓;2.基礎護理3.飲食護理4.消化內科的常用護理常規(guī)
2 結果
試驗組在出血時間,住院天數,再出血率,及死亡率上均與對照組有著顯著的差異。見表1
3 討論
3.1 健康教育使病人的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發(fā)生改變
健康教育致力于引導人們養(yǎng)成有益的健康行為,使之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tài)。本觀察結果表明,對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分階段實施健康教育,本組病例的出血時間縮短率達90%,住院天數故減少達72.5%,死亡率下降達零,比文獻報道死亡率和對照組的死亡率明顯降低。說明:分階段對大出血病人進行健康教育,讓病人了解疾病相關知識,明確各個階段該做什么及怎么做,可以解除病人對大出血的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增加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出院后的康復指導又能促使患者培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糾正其不良的生活行為。因此,護理人員的作用不僅是治療、護理,而應在護理病人的過程中,傳授護理知識,重視發(fā)揮病人的主管能動性及積極作用,促進其早日康復縮短住院天數,減少再出血機會,降低其死亡率。
3.2 健康教育中心理,飲食,藥物知識的重要性。
在分階段健康教育中,及時的心理,飲食,藥物知識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結果顯示通過各個階段的健康教育,使得試驗組在出血時間縮短,住院天數減少,再出血率及死亡率上都與對照組有著顯著的差異。因為大出血病人通過分階段健康教育及護理指導,其心態(tài)上保持平穩(wěn),有利于止血,使得出血時間縮短奠定了基礎;而飲食的教育又使病人明確該進什么飲食,減少消化道的粘膜刺激,使消化道出血從減少到停止,又使消化道的功能早日康復,從而使得上述結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藥物知識的傳授又能使患者明確其作用,減少對副作用的心理緊張,對穩(wěn)定其情緒又起到促進作用,大大提高了康復率。
3.3 對照組的缺陷
通過以上結果可以看出對照組效果明顯降低,分析其原因:1)患者心理上對大出血不能有正確認識,無良好的心理準備,不利于止血;2)在飲食上不清楚該吃什么,不吃什么,啥時吃流質,半流質,軟食,以及不能調理好膳食,使消化道粘膜又收到損傷,出血時間延長,住院天數延長,再出血率升高,死亡機會增加;3)對藥物方面,出現的副作用緊張,焦慮,使出血機會增加,不利于止血。因此,傳統的護理比較籠統,不清楚,使得其康復率下降。
3.4 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具有積極加強康復作用
結果還提示,在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有利于使病人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酒,避免過度勞累及刺激性食物,學會自我護理,可以減少繼發(fā)性再出血,降低其死亡率,大大提高其康復的機率。
分階段健康教育對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早日恢復健康有著重要影響,分階段健康教育病人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及知道出血時該如何去應對,使病人在理解的基礎上接受并付諸行動,對促進病人的早日康復,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邵祥梅.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階段性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09):164-165.
吳淑俊.階段性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05):76-78.
丁俊蘭.臨床護理路徑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4):118-119.
季一帆.健康教育在消化道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9):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