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華
摘要:信息技術教學應關注學生的思維差異,為學生量身定制學習內容,精心設計教學預案,機智處理課堂生成,多維評價學生學習水平,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信息技術教與學的“私人定制”。
關鍵詞:預案;生成;評價
班級的學生來自于不同的家庭,他們受先天性因素與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思維具有不同程度的差異性,在同一個班級上課,就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學習狀態(tài)。如何讓這些思維具有差異性的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上都能有所發(fā)展也就成為擺在每位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尊重思維差異,精心設計預案
在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往往是通過反復訓練讓學生習得某一項信息技術。在這種背景下的信息技術教學,學生學得累,不快樂,不能最大化激活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只是機械地、被動地學習,也是與新課改的精神不相符合的。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是快樂的,只有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快樂,他們的思維才能處于最活躍的狀態(tài),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才能高效進行。而信息技術課教學是一人一機,往往是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展開教學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靈活選擇要學習的內容。所以,在信息技術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并尊重學生的思維差異,為每個學生量身定做學習內容,實現(xiàn)教與學的“私人定制”,以便更好促進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發(fā)展。筆者結合自己的信息技術教學實踐,談一談如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思維差異,實現(xiàn)教與學的“私人定制”。
傳統(tǒng)備課往往只備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很少有備學生的。這樣設計出來的教學預案,往往是把學生看成同一層級的水平。而事實卻并不是這樣的,如果讓所有學生學同樣的內容,那么我們所設計的教學預案就會以中等生的信息技術水平為基點來設計,這樣就會出現(xiàn)有的學生吃不了,有的學生不夠吃的現(xiàn)象。這樣一來,就會讓一部分學生感覺信息技術太難,沒意思;而另外一部分學生感覺信息技術學習太輕松了,也沒意思,時間長了,學生對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就會慢慢消失。所以,在尊重學生的思維差異背景下設計信息技術教學預案,首先要做的就是備學生,既要發(fā)現(xiàn)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相同點”,又要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的不同點,哪些學生對哪些信息技術掌握得如何,都要做到了如指掌。這樣,我們才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根據(jù)每一位學生的思維特點來為每一位學生量身定做學習內容,制定學習目標,讓我們的教學內容適合學生,而不是強迫學生來適應教學內容。這樣,才能讓每一位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升。
比如,在教學WORD的排版,美化文檔時,筆者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以前從來沒有用WORD打過字,更不用說排版美化文檔了,而有的學生已經(jīng)能夠熟練打字,也經(jīng)常利用WORD來處理相關文字了。所以,對于剛接觸到WORD的學生,如果給他們安排制定過多、過難的學習目標,他們就會難以完成,甚至會降低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信心。同樣,如果對于WORD高手的學生,只是簡單地安排他們學習字體大小、行距、分欄等技能時,他們也會感覺到非常沒趣。所以,在了解班級學生的真實情況之后,筆者會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內容。WORD基礎為零的學生,筆者就從簡單的排版入手,讓他們掌握最簡單的美化文檔方法;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筆者就會安排他們更難一點的學習目標,讓他們去探索,去研究。這樣,當學生打開電腦時,看到自己的學習目標時,就會感覺到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對于自己都具有挑戰(zhàn)性,但是又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完成的任務。這樣一來,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能夠讓學生享受到挑戰(zhàn)之后帶給自己的快樂,提高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信心。
尊重思維差異,正確處理生成
每一位學生的思維不一樣,他們在課堂上會生成什么樣的東西,教師也很難掌控。同時,在新課標指導下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是平等的,互動的,它提倡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fā)出不一樣的聲音。所以,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首先要與學生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不能用以前的師道尊嚴來壓制學生,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fā)出不同的聲音,然后再機智地處理這些生成。即使學生所生成的是一個錯誤信息,也要及時處理,變無用的生成為促進學生更好學習信息技術的寶貝。同時,也要善于利用學生的思維差異,并把它們變成課堂教學資源,這樣才能從行動中尊重學生的思維差異,讓學生的生成更好地為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服務。
比如,教學在論壇上發(fā)帖與回帖這一部分內容時,當學生學會在論壇上發(fā)帖之后,筆者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在學校網(wǎng)站上的論壇練習發(fā)帖與回帖。才一會兒,筆者就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都在抿嘴笑,這是什么原因呢?筆者悄悄地登錄學校網(wǎng)站論壇上一看,原來有一位學生在貼吧發(fā)了一條帖子,內容大體上就是說數(shù)學教師怎么怎么地不好,總是占用他們的體育課去上數(shù)學。從語言上來說,雖然沒有什么傷人的文字,但是語氣也不好。筆者知道這是一個愛搞惡作劇的學生發(fā)的帖,也許他當時的思維就是想說為什么要占用他們上體育課的時間來上數(shù)學。當時,我發(fā)現(xiàn)后面沒有人跟帖,就迅速回帖:“雖然數(shù)學教師占用體育課來上數(shù)學,也是想讓我們的數(shù)學成績更好一點呀!如果我們的數(shù)學基礎不是這么差,我想數(shù)學老師也不會占用體育課來上數(shù)學的。”由于我是匿名回帖,所以學生也不知道我是誰,于是,紛紛在這個主題帖下面回帖,有贊同的,有反對的。然后,筆者再根據(jù)學生的回帖指向性,及時跟帖,引導他們如何討論這件事情。最終,所有學生都意識到體育教師占用體育課上數(shù)學,初衷是好的,是想讓自己的成績更上一層樓,如果想上體育課,可以與體育教師商量一下。就這樣,在筆者不動聲色的機智處理下,讓學生不僅明白了一些道理,還知道在網(wǎng)絡上是不可以發(fā)一些不文明的文字的。
尊重思維差異,多維評價學生
要想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尊重學生的思維差異,實現(xiàn)教與學的“私人定制”,我們除了要為學生量身定制學習內容,還要從多個角度評價學習。因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水平是不一樣的,我們雖然為他們“私人定制”了學習內容,但是我們畢竟不是學生,也許這樣的內容剛剛好,也許會稍難點,或者是簡單些。而這些,如果我們用同一把尺子來評價學生的話,那么這樣的評價就不具有激勵性。所以,我們要多維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獲取中肯的評價。
我們采用最多的就是縱向評價與自我評價,不以考試成績作為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唯一標準??v向評價就是學生相對于前一節(jié)課,這一節(jié)課又掌握了多少新的信息技術,應該掌握多少信息技術,哪些信息技術還沒有掌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給學生一個合理的評價。這樣,學生不僅能夠看到自己的差距,還會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而自我評價就是要讓學生能夠認清自己,評估自己。一個人只有認清自己時,才能學有目標,才能腳踏實地地去學習。同時,對學生的評價我們還會因人、因情而異。因為每一個學生的情感接受力不一樣,他們的心理承受力也不一樣,相同的一句評價語,如果放到不同的學生身上,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有的學生會產(chǎn)生一種積極的促進作用,而相對于另外一部分學生,也許只能產(chǎn)生阻礙作用。所以,我們要研究好學生的思想情感,性格差異等,然后以“私人定制”理念為他們定制不同的評價語。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的評價語滿足不同學生的要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作為一個大寫的“人”字而發(fā)展下去,從而促進他們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信息技術只有尊重學生的思維差異,并了解他們的這些差異,才能實現(xiàn)教與學的“私人定制”,才能更好促進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發(fā)展,讓高效課堂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1]馬寧.中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07.
[2]王佑鎂.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6.
[3]趙波.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與學科教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03.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