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愛芳 梁慧慧
【教學內(nèi)容】
寓言《馱鹽的驢》《墨魚》《會跳舞的牛》
【教學目標】
1.比較閱讀《馱鹽的驢》《墨魚》《會跳舞的?!罚私鈨?nèi)容,粗知寓意。
2.領悟寓言中“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嘗試仿編寓言故事。
3.感受閱讀寓言故事的樂趣,激發(fā)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
【教學流程】
1.看圖,猜故事。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幾幅圖,看到這些圖,你想到了哪些故事?(出示《龜兔賽跑》《狼和小羊》《大象和猴子》《駱駝和羊》四幅寓言故事的插圖,學生交流。)
2.這幾幅圖里還藏著一首兒歌呢!
對比歌
一個高,一個低,駱駝小羊站一起。
一個胖,一個瘦,大象馱個金絲猴。
一個快,一個慢,龜兔賽跑最明顯。
一個兇,一個善,小溪喝水來爭辯。
3.請你找一找,有沒有讓你感覺對比鮮明的?
4.揭題??磥泶蠹叶紩^察,會發(fā)現(xiàn),找到了很多鮮明的對比。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寓言故事中也有很多這樣的對比,因為有對比,寓言故事就更加有趣了。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寓言故事,去感受對比的精妙。(板書:寓言中的對比)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開宗明義,以寓言故事中的插圖把學生帶進對比中。既體現(xiàn)了用顯性的方式教閱讀、用顯性的方式教思考的特點,又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讓學生走進了課堂,走進了對比,可謂一舉多得。】
1.我們先一起來認識一頭有趣的驢。這頭驢可有意思了!請同學們默讀第一則寓言故事《馱鹽的驢》。要求:一邊讀一邊想,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對比?可以用波浪線勾畫出來。
第一次馱的是鹽,鹽遇水融化變輕;第二次馱的是海綿,海綿吸水變重。
第一次是不小心摔倒,第二次是故意摔倒。
第一次是高興回家,第二次是淹死了。
師相機板貼關鍵詞,如圖:
2.看導圖,找共性。你從導圖中發(fā)現(xiàn)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質(zhì)疑,思寓意。同樣是摔倒,為什么結局不同?這則寓言想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動腦筋分析,不能亂用經(jīng)驗。
做事情要善于觀察情況,不能生搬硬套。
做人要厚道,不能偷奸耍滑。
……
4.小結:看來,大家抓住了寓言中的對比,從做事的態(tài)度方法和做人的品質(zhì)方面總結出了寓意。抓好了對比,潛藏在文字背后的寓意就躍然紙上,映入眼簾。現(xiàn)在我們來回顧一下剛才學習寓言的方法:
我們首先用默讀的方式讀了寓言故事,找出了文章中的幾處對比。
(板貼:讀寓言,找對比)
然后利用思維導圖梳理了幾處對比,找到了異同。
(板貼:畫導圖,比異同)
最后就借助“對比”,讀出了寓意。
(板貼:思原因,得寓意)
【設計意圖:用勾畫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找關鍵詞、提取信息的能力。用思維導圖展現(xiàn)橫向和縱向的對比,雖然只言片語,卻讓學生進行了思維的訓練。在求異、求同多元思維訓練中,讓學生感知寓言中對比的價值。思維導圖既能幫助學生呈現(xiàn)對比的表象,又能深入到對比的內(nèi)涵中,由表及里,滲透學習方法?!?/p>
1.我們再一起來認識一種魚。這種魚的名字叫墨魚。請大家默讀第二則寓言《墨魚》。要求:一邊讀一邊想,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對比?可以用波浪線勾畫出來。
2.下面請同桌對這則寓言進行合作學習。
(1)同桌交流找到的對比。
(2)合作畫思維導圖并梳理其中的對比:一個說,一個畫。
(3)準備分工匯報。
3.請同桌上臺交流。
(1)預設思維導圖如下:
第一次成功逃脫,第二次不幸被捕。
它遇到敵人時第一次是在深水區(qū)里,第二次是在淺海區(qū)。
第一次是因為鯊魚在水里被噴后看不清周圍的環(huán)境,所以墨魚才能夠逃脫。第二次面臨的對象是捕魚父子,這樣放墨汁反而暴露了自己,所以才會被抓。
……
(2)你想對墨魚說什么?
做事情不要自作聰明,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你面臨的對象如果是在岸上,你噴墨汁就暴露了自己,就會被抓。
做事情要認清楚具體情況,不要耍小聰明。
……
4.比較,找相同。兩則寓言讀完了,我們來比比看,這兩則寓言故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都用了對比的手法,主人公一次好的結局,一次壞的結局。
都是通過對比知道了寓意。
寓意差不多。都是遇到任何事情要動腦筋,不要硬搬老辦法。
(師相機評價)
【設計意圖:課標中強調(diào)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使其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用第一篇習得的閱讀方法指導第二篇的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找對比,嘗試畫思維導圖,在動筆勾畫和繪畫的實踐中反復感受對比。通過同桌的合作交流,由點到面,由面到體,將遺漏之處補充完整,將學生的所思所想轉(zhuǎn)化成語言表達。通過兩則寓言的對比,進一步發(fā)現(xiàn)此類寓言的相似之處,強化“類”的意識?!?/p>
1.大家找到了對比,也就找到了讀這類寓言的金鑰匙。下面我們要挑戰(zhàn)一下自己——運用對比的手法來創(chuàng)編寓言。
2.出示《會跳舞的?!?。
會跳舞的牛
有一頭牛,很喜歡跳舞。它的主人也喜歡看它跳舞。主人經(jīng)常請朋友來他家里看這頭牛跳舞。這頭牛跳完后都會得到主人送給它的豐盛的飯菜,而且還不用下地干活。它得意地想:原來跳舞可以不用干活,還有好吃好喝的。以后我就靠跳舞生活了。
不久,主人病死了。這頭牛就被賣掉了。到了新的主人家里……
3.補畫思維導圖,用對比創(chuàng)編寓言。
4.學生交流續(xù)編。
5.總結:同學們的思維真活躍,都用到了對比的手法進行補充。今天和大家一起走進了寓言,感受了寓言中對比的精妙。這幾則寓言都來自《伊索寓言》,老師推薦大家再讀一讀這幾本寓言故事。寓言可以給人們帶來很多思考和生活的啟發(fā),希望大家課后能運用今天學到的方法去閱讀更多精美的寓言,也可以寫寫勸誡別人的寓言,相信你會收獲不一樣的精彩。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向讀學寫。教師給出故事的前半部分,學生先利用思維導圖將故事的結構進行完善,再運用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續(xù)寫后半部分。不管結局如何,會跳舞的牛與新主人之間會發(fā)生的故事空間很大,練習編寓言——語用的最高境界,是“隨心所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