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偉卿 陳文英 吳佩君 高海英
【摘要】 目的 研究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盆底肌訓練治療女性尿失禁的臨床效果。方法 98例女性尿失禁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48例)。觀察組接受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盆底肌訓練治療, 對照組接受單純盆底肌訓練治療。治療后評價兩組尿失禁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盆底肌力情況。結(jié)果 治療后, 兩組患者的盆底肌力均優(yōu)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患者的盆底肌力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 觀察組治療尿失禁的總有效率為94.0%, 高于對照組的39.6%,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個體化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結(jié)合盆底肌肉訓練可以改善患者尿失禁癥狀與盆底功能。
【關(guān)鍵詞】 生物反饋電刺激;盆底肌訓練;尿失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3.0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 Methods A total of 98 fe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8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treatment. Evaluation were made on urinary incontinence treatment effect,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d pelvic organ prolapse recovery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improved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than before treatment, 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ore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4.0% than 39.6%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dividualize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iofeedback therapy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pelvic floor function.
【Key words】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Urinary incontinence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是一種盆腔支持結(jié)構(gòu)支持功能異常導致的疾病[1]。多發(fā)于老年女性和產(chǎn)后婦女, 患者多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目前, 臨床上主要通過盆底肌訓練與生物反饋等非手術(shù)治療, 本研究為探討兩種方法對尿失禁患者的治療效果, 以本院治療的98例尿失禁患者作為觀察研究對象, 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以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本院診治的98例女性尿失禁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所有患者根據(jù)國際尿控協(xié)會對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分度標準, 均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 且排除患有急性生殖炎癥、異常陰道流血以及有泌尿系統(tǒng)手術(shù)史患者。將98例尿失禁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48例)。觀察組年齡22~68歲, 平均年齡(44.3±7.5)歲, 產(chǎn)后尿失禁22例, 老年尿失禁21例, 其他7例;其中輕度尿失禁25例, 中度尿失禁23例, 綜合性尿失禁2例。對照組年齡21~66歲, 平均年齡(43.9±7.3)歲, 產(chǎn)后尿失禁21例, 老年尿失禁20例, 其他7例;其中輕度尿失禁24例, 中度尿失禁23例, 綜合性尿失禁1例。兩組患者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內(nèi)容已經(jīng)完全告知患者并簽署同意書, 故不違背醫(yī)學研究相關(guān)內(nèi)容及醫(yī)德。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行自行盆底肌訓練(Kegel訓練):使患者放松大腿、腹部肌肉, 收縮會陰和肛門并堅持3 s以上, 再放松, 然后進行1 s左右的快速收縮, 放松6 s, 持續(xù)5次, 進入下一個循環(huán), 10 min/次, 3次/d, 堅持3個月。
1. 2. 2 觀察組 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盆底肌訓練治療。醫(yī)生按照生物反饋模式指導患者收縮、放松盆底肌肉, 檢測盆底肌肉收縮功能的基礎值。根據(jù)患者狀況制定相應治療方案。方法:①均采用電刺激治療(PHENIX USB4生物反饋盆底電刺激治療儀), 給予頻率為8~32 Hz、脈寬為320~740 μs的電刺激和生物反饋, 訓練患者學會Ⅰ類肌纖維收縮。②給予20~80 Hz、20~320 μs的電刺激鍛煉Ⅱ類肌纖維肌力。③給予Ⅰ類與Ⅱ類肌纖維反饋訓練模塊, 加強患者Ⅰ類、Ⅱ類肌纖維肌力[2]。④給予各場景的生物反饋模塊, 使其在不同時間、地點, 盆底肌均處于收縮狀態(tài), 不會漏尿。治療30~50 min/次, 2次/周, 共治療3個月, 15~20次。在電刺激訓練后30 min左右接著進行盆底肌訓練, 盆底肌訓練方法與對照組相同。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治療前、后采用會陰張力測定法測盆底肌力, 共分0~Ⅴ級。0級:檢測手指無任何肌肉收縮的感覺;Ⅰ級:檢測手指感覺陰道肌肉顫動;Ⅱ級:檢測手指感覺陰道肌肉不完全收縮, 持續(xù)2 s, 重復2次;Ⅲ級:檢測手指感覺陰道肌肉完全收縮, 持續(xù)3 s, 重復3次, 沒有對抗;Ⅳ級:檢測手指感覺陰道肌肉完全收縮, 持續(xù)4 s, 重復4次, 具有輕微對抗;Ⅴ級:檢測手指感覺陰道肌肉完全收縮, 持續(xù)≥5 s, 重復5次, 具有持續(xù)對抗。有效盆底肌力=Ⅲ級+Ⅳ級+Ⅴ級, 分值越高, 肌力級別越高[3]。尿失禁療效評定標準[4]:若癥狀消失, 運動及咳嗽無尿液溢出為治愈;尿失禁次數(shù)有30%以上的降低記為有效;若治療后無顯著改善或病情加重記為無效??傆行?(治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兩組治療前后盆底肌力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者盆底肌力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盆底肌力均有所改善, 且觀察組盆底肌力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尿失禁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3個月后,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0%, 高于對照組的39.6%,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傳統(tǒng)的盆底肌功能訓練為Kegel法, 操作簡單, 但訓練效果受患者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依從性的影響, 效果個體差異大[5]。而生物反饋電刺激通過陰道內(nèi)的電極對患者施加不同頻率和脈寬的電流, 刺激盆底肌肉和神經(jīng), 指導患者自主控制盆底肌的縮張, 改善盆底肌力, 為膀胱尿道提供支撐作用, 同時協(xié)調(diào)提供盆底神經(jīng)的敏感性, 引導正確的肌肉收縮習慣, 從而提高了患者的肌力水平, 改善患者漏尿情況[6-9]。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治療后, 兩組患者的盆底肌力均優(yōu)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患者的盆底肌力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尿失禁的總有效率高達94.0%, 高于對照組的39.6%,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這與以往權(quán)威報道相一致[10]。
綜上所述, 盆底肌訓練與電刺激生物反饋聯(lián)合治療尿失禁的臨床效果顯著, 有利于改善患者盆底肌力, 患者患者尿失禁狀況, 值得臨床推廣。
[1] 陸佳紅, 肖韻悅, 張薏, 等. 電刺激生物反饋療法聯(lián)合盆底肌肉功能鍛煉康復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臨床研究. 現(xiàn)代婦產(chǎn)科進展, 2017, 26(2):133-135.
[2] 韓煒. 盆底肌肉康復器訓練聯(lián)合生物反饋電刺激干預圍產(chǎn)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效果觀察. 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17):3456-3458.
[3] 蔡月紅, 趙霞, 王英紅, 等. 生物反饋聯(lián)合電刺激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觀察. 中國婦幼保健, 2014, 29(28):4661-4664.
[4] 黃超珍. 盆底肌肉電刺激聯(lián)合生物反饋訓練治療產(chǎn)后尿失禁90例臨床觀察.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4, 23(3):47.
[5] 李環(huán), 吳瑞芳, 光曉燕, 等. 產(chǎn)后盆底康復時間選擇對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響研究.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3, 16(37):3699-3704.
[6] 陳玉清, 裴慧慧, 陳蓓, 等. 盆底康復訓練對改善產(chǎn)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3, 28(3):234-237.
[7] 孫航, 呂玲, 朱高香. 盆底功能鍛煉聯(lián)合生物反饋電刺激對絕經(jīng)后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效果. 吉林醫(yī)學, 2016, 37(11):2688-2691.
[8] 張海霞. 盆底康復訓練對改善產(chǎn)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 中外醫(yī)療, 2017, 36(10):92-94.
[9] 張靜, 肖琳, 羅小婉, 等. 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盆底肌訓練對產(chǎn)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復臨床效果的影響.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6, 13(18):96-98.
[10] 孫利, 沈孟榮, 陳東穎, 等. 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盆底肌鍛煉對產(chǎn)后早期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療效. 安徽醫(yī)學, 2017, 38(1):81-83.
[收稿日期:2018-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