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要】 目的 分析高血壓患者的社區(qū)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60例高血壓患者, 均予以分級管理、健康教育、生活指導、藥物干預、心理疏導等護理干預, 通過調查及對比評估高血壓患者的社區(qū)護理干預效果。結果 護理干預前, 患者的舒張壓為(96.6±8.2)mm Hg(1 mm Hg=0.133 kPa), 收縮壓為(154.2±12.5)mm Hg;護理干預后, 患者的舒張壓為(83.4±7.5)mm Hg, 收縮壓為(141.8±8.6)mm Hg;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水平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前, 患者遵醫(yī)服藥43例(71.7%)、合理運動42例(70.0%)、控制飲食41例(68.3%)、限制煙酒39例(65.0%);護理干預后, 患者遵醫(yī)服藥
56例(93.3%)、合理運動52例(86.7%)、控制飲食54例(90.0%)、限制煙酒51例(85.0%);患者干預前后健康行為改變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血壓患者經社區(qū)護理干預后, 血壓水平得到控制, 健康行為比例升高, 有助于患者健康狀況的有效改善, 值得大力推廣和運用。
【關鍵詞】 社區(qū)護理;高血壓;效果評估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3.101
近年來, 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成為嚴重威脅人們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大疾病。由于高血壓屬于慢性疾病, 長期治療與控制十分必要[1]。與此同時, 高血壓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患者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糾正患者的不良行為習慣, 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狀況。對此, 本研究以社區(qū)2015年1~12月管理的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取針對性社區(qū)護理措施對其進行干預, 并取得滿意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5年1~12月本社區(qū)所接收的6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 男36例, 女24例;年齡40~78歲, 平均年齡(51.6±8.8)歲;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3.9±2.1)年。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此次研究, 且對有關內容知情同意。
1. 2 方法
1. 2. 1 成立社區(qū)干預小組 組織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護士成立護理干預小組, 小組成員應熟練掌握高血壓疾病的防治知識, 并具備一定的專業(yè)技能和溝通能力, 同時能夠以良好態(tài)度為高血壓患者提供醫(yī)療服務。參與社區(qū)護理干預的護士均經統(tǒng)一培訓, 考核成績達標者方可上崗。此次社區(qū)護理干預的實施為期1年。
1. 2. 2 分級管理 參考《全國慢性病社區(qū)綜合防治示范點高血壓防治方案》[2]的相關標準對高血壓患者的危險程度進行分級, 實行“一級、二級、三級”管理, 定期測量患者血壓和體重, 同時予以健康咨詢服務, 告知高血壓防治的注意事項。監(jiān)測血壓和體重的儀器已進行校正;有關數(shù)據(jù)的調查和統(tǒng)計均進行2次入錄, 經校對、核查確保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
1. 2. 3 健康教育 通過舉辦專題講座開展高血壓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 同時發(fā)放宣傳手冊, 組織患者集體學習和討論, 進一步提升患者自我保健、飲食運動相關知識的認知水平。
1. 2. 4 生活指導 通過調查了解高血壓患者的病情及生活狀況, 采取“一對一”的形式進行膳食運動方面的指導;飲食方面:限鈉鹽, 低膽固醇、脂肪飲食, 補充鈣質, 攝入高鉀及高纖維食物;運動方面:采取散步、打太極等方式進行身體鍛煉, 運動30~60 min/d, 控制體重, 增強體質。
1. 2. 5 藥物干預 指導患者根據(jù)病情的變化情況合理用藥, 每日選擇最佳時間服藥, 堅持規(guī)律用藥;同時, 向患者強調遵醫(yī)服藥的重要性, 促使其治療依從性進一步增強。
1. 2. 6 心理疏導 給予針對性的心理支持, 通過鼓勵、關心等方式幫助患者消除心理負擔及精神壓力;采用聽音樂、放松靜坐等形式加強修養(yǎng), 塑造性格, 以此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應激能力。
1. 3 觀察指標 通過比較干預前后患者血壓控制、健康行為改變等情況對高血壓患者的社區(qū)護理干預效果進行評價。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護理干預前后血壓控制情況比較 護理干預前, 患者的舒張壓為(96.6±8.2)mm Hg, 收縮壓為(154.2±12.5)mm Hg;護理干預后, 患者的舒張壓為(83.4±7.5)mm Hg, 收縮壓為(141.8±8.6)mm Hg;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水平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健康行為改變情況 護理干預前, 患者遵醫(yī)服藥43例(71.7%)、合理運動42例(70.0%)、控制飲食41例(68.3%)、限制煙酒39例(65.0%);護理干預后, 患者遵醫(yī)服藥56例(93.3%)、合理運動52例(86.7%)、控制飲食54例(90.0%)、限制煙酒51例(85.0%);患者干預前后健康行為改變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目前, 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不理想, 不遵醫(yī)用藥、飲食不合理、缺乏運動等問題十分普遍, 導致患者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顯著下降[3]。對此, 有必要采取措施控制血壓、改變不良行為, 從而改善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狀況及生活質量。由于高血壓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患者出院后依然需要接受一定的指導和教育, 此時通過社區(qū)護理的方式控制患者血壓, 改善其身心狀況成為一項重要的醫(yī)療舉措[4]。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的管理以社區(qū)為載體, 家庭為單位, 采用針對性、個性化的綜合措施進行干預, 兼顧服務與管理的專業(yè)性, 一方面可以增強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 一方面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研究表明[5-7], 高血壓患者的病情與其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吸煙飲酒、飲食不規(guī)律、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均是影響高血壓發(fā)生及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同時, 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差, 不遵醫(yī)服藥現(xiàn)象比較常見, 這不僅會加重病情, 還會影響治療效果。因此, 糾正高血壓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 督導患者控制飲食、合理運動、遵醫(yī)服藥、戒煙限酒, 有助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和預后改善。此次于本社區(qū)開展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干預, 利用社區(qū)資源創(chuàng)建疾病康復場所, 采取一系列措施對患者的用藥情況及生活方式進行干預, 同時予以患者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 以此提高居民對疾病的認知水平, 保持患者良好心態(tài)和健康生活。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前, 患者遵醫(yī)服藥43例(71.7%)、合理運動42例(70.0%)、控制飲食41例(68.3%)、限制煙酒39例(65.0%);護理干預后, 患者遵醫(yī)服藥56例(93.3%)、合理運動52例(86.7%)、控制飲食54例(90.0%)、限制煙酒51例(85.0%);患者干預前后健康行為改變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實施社區(qū)護理干預, 糾正不良行為, 控制血壓, 可促進高血壓患者的身心狀況及生活質量有效改善。
綜上所述, 高血壓患者進行社區(qū)護理干預, 可以有效控制血壓、改善生活方式, 有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和提高, 因此值得推廣和實施。
[1] 原露露, 李小寒, 高玉琴. 社區(qū)高血壓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研究現(xiàn)狀. 護理研究, 2016, 30(19):2307-2311.
[2] 原露露, 李小寒, 高玉琴. 社區(qū)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 中華護理教育, 2016, 13(7):518-522.
[3] 陳曉亞, 李蓉. 鏈式管理模式在社區(qū)高血壓患者教育中的運用.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7, 33(2):91-94.
[4] 羅春玲, 陳春華, 胡丹丹, 等. 社區(qū)護理干預對80例高血壓患者的影響.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2, 9(25):155-156.
[5] 王惠珍, 張亞, 高鈺琳. 社區(qū)護士高血壓規(guī)范化管理實施障礙的質性研究. 護理學雜志, 2012, 27(9):76-78.
[6] 江岳珊, 陳妙玲, 林少斌. 社區(qū)護理干預措施在高血壓預防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臨床醫(yī)學工程, 2016, 23(2):233-234.
[7] 江岳珊, 陳妙玲, 林少斌. 高血壓預防中社區(qū)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效果觀察.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6, 37(1):98-99.
[收稿日期:20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