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前幾天朋友聚會,一個朋友說起自家2個月的寶寶不太會吃奶:拼命用力吸吮,卻吸不出多少奶,急得哇哇哭,媽媽疼得呲牙咧嘴。“你有沒有觀察過他的舌頭?”另一個朋友提醒她?!俺阅虥]力氣跟舌頭有啥關系?”聽得媽媽一下子摸不到頭腦了。
其實,寶寶的小舌頭隱藏著大秘密呢。一般寶寶吐舌頭是這樣的:尖尖地掛出來,有些還調皮地動一動;而寶寶的舌頭吐出來,看著像個 W 字母,或者像倒著的心形,就得注意了!這意味著寶寶的舌尖被舌頭的筋所牽扯得厲害,也是俗稱的“舌筋短”。
來,認識下舌筋
舌筋的學名叫作舌系帶,就是圖中舌頭正下方那個細長的黏膜組織。
它就像一根帶子一樣,將舌頭和口底連接在一起??梢杂檬帜笠荒笞约旱纳囝^,或者用舌頭倒翻去舔舔,會感覺到薄薄的筋狀連接。
平時,我們是感覺不到舌系帶的存在。前段時間,我喉嚨不舒服,去醫(yī)院檢查時,醫(yī)生拉著舌頭檢查咽喉部,稍微用力了點,疼了好幾天。
寶寶出生前,舌系帶是舌頭向前生長的標志,舌頭就沿著系帶向前生長。出生后,舌系帶就起到在嘴巴里面固定舌頭的作用。這種固定作用其實不是特別重要,長一點沒關系,可以讓舌頭活動得更靈活。
但是,如果舌系帶太短了,問題就來了,會限制舌頭的運動。所以舌系帶太短的寶寶,吐出舌頭來就成了W形狀(倒愛心),因為被拉住伸不直了!
舌系帶太短帶來的麻煩
舌系帶太短的寶寶,不僅是吐出舌頭的長度受限制,向上、向前、向后全方位靈活度都會受限,主要會影響寶寶兩件重要事:
吃奶困難。正常寶寶吃奶時,正確銜乳姿勢是用舌頭墊在牙床上吸奶。而舌系帶太短的寶寶,舌頭伸不長,墊不上去,用牙床直接咬媽媽乳頭,不但會漏奶,再用力也吃不到多少奶,還會弄疼媽媽。
而且,寶寶越是喝不到足夠的奶,越著急就越用力,媽媽也就更疼了。吸奶少,還會導致媽媽的產奶量下降……最糟的結果可能會導致母乳喂養(yǎng)沒法繼續(xù)。
影響發(fā)音。我記得以前老人就跟我說過,舌筋短會讓寶寶說話晚,所以激進的做法是趁早去剪一刀??茖W的論斷是,舌系帶短不影響孩子說話的早晚,但會對某些詞語有影響。
舌頭受限制太厲害時,會對一些需要把舌頭上抬到上腭或上門齒的發(fā)音有影響,如 t、d、sh、ch 、l、r、t、d、n、th、sh、z等。如果發(fā)現寶寶學說話,發(fā)這些音有困難時,要考慮舌系帶的問題。
但是,寶寶發(fā)音不準,不一定是舌頭有問題,要請專業(yè)的醫(yī)生判斷。因為很多人舌系帶很正常,但照樣也分不清平翹舌音,典型代表就是南方人啦。
怎么判斷舌系帶是否過短?
我的兒科醫(yī)生朋友告訴我,目前還沒有非常明確的判斷寶寶舌系帶太短的標準,但爸媽可以通過這些方法初步判斷。
嬰兒:小寶寶因為沒法聽指揮,伸或抬舌頭讓大人檢查,出現下面兩種情況,要考慮舌系帶可能過短??赐庥^,如果舌系帶都到舌尖了,就有可能過短;吃奶裹不住奶頭,會出現漏奶的現象。
確定舌系帶是否過短最好在寶寶6個月以后,1歲以上會更準確。寶寶一歲前發(fā)育很快,爸媽要耐心,有個保守觀察期。
大一點的孩子舌頭向前伸時,越過門齒小于 2毫米,最典型表現就是 W 型或倒心型。
舌頭向上抬時,沒法夠到上牙槽,或成 V 型。出現卷舌音和舌腭音發(fā)音障礙。
舌系帶短越早手術越好?
有兩個朋友的孩子都做過切舌系帶的手術,都表示手術很簡單,很快,也不用麻醉,幾分鐘搞定,也沒感覺寶寶有多少痛苦。做完手術后,就是當天晚上吃奶感覺寶寶有點痛,第二天就恢復了正?!,F在兩個孩子都已經是流利說話的年齡。
但是,她倆回想當年做手術的決定,態(tài)度卻不太一樣:朋友A的寶寶是滿月后去社區(qū)醫(yī)院檢查時,醫(yī)生發(fā)現他舌系帶過短,后來5個多月時就去大醫(yī)院做了手術。她后來回想,感覺做手術太早了,因為寶寶當時吃奶都很正常,總懷疑寶寶是不是白挨了一刀;朋友B的寶寶也是一個多月時,在社區(qū)醫(yī)院檢查時醫(yī)生發(fā)現舌系帶可能過短,提醒他們帶去大醫(yī)院進一步檢查。后來經檢查確認,的確出現了吃奶困難,就做了切舌系帶手術。媽媽很果決,畢竟影響到吃奶了,會影響寶寶生長發(fā)育。
看出來了吧,導致兩個媽媽對當初寶寶做舌系帶手術態(tài)度不一樣的原因在于:寶寶還沒到一歲,舌系帶短是否影響到吃奶。
新生兒的舌系帶正處在發(fā)育階段,多為緊張狀態(tài),可能出現舌系帶“過短”的情況,但很多只是暫時性生理現象。隨著生長發(fā)育、乳牙的萌出,舌系帶會逐漸向口底下移,逐漸變得單薄而松弛,舌頭的活動也會變得更加靈活,舌系帶就不短了。
對于小寶寶來說,首要考慮的是會不會影響吃奶。如果沒影響就去做了手術,的確有點冤枉哦。
那到底啥時候手術好呢?
目前還真沒有絕對的說法。所以,帶寶寶看不同的醫(yī)生,可能也會得到不同的建議。這時,就需要我們自己決定了,給大家總結了三個建議:
6 個月以內的寶寶:經母乳喂養(yǎng)師等專業(yè)人士診斷后,明確沒有喂養(yǎng)姿勢等問題,而是舌系帶短導致的影響寶寶吃奶。一般都不麻醉,幾分鐘就切完,基本不流血,切完就能吃奶。我朋友說就是寶寶當天吃奶有點困難,第二天就能歡快地吃奶了。
4歲后的孩子:學說話后還有明顯的發(fā)音問題,經過言語康復師等評估情況,如果明確是舌系短造成的。
大多數專家認為,手術最佳年齡為4周歲半到5周歲。因為寶寶在這個年齡段的舌系帶較薄,術中及術后的出血較少,傷口也易于愈合且不易留有疤痕。
不過,您家孩子如果真遇上了發(fā)音困難,還是趕緊帶孩子去醫(yī)院認真檢查。切記,勿急,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