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橋頭跳車問題在公路交通施工中由來已久,在施工創(chuàng)新中也是常見的實踐項目,根據筆者多年實踐,特別針對橋涵段橋頭跳車問題的發(fā)生原因及改進措施進行探討,提高橋梁過渡段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高速公路;橋涵;過渡段;橋頭跳車
1、橋涵過渡段常見問題
橋頭跳車是指在橋梁過渡段的重要節(jié)點工程施工中,由于路體跨越大,而且各個地方的公路橋體和其路基硬度相差大,于是路基的頂部與橋相連處出現無法避免的變形下降,最后產生縱波,甚至產生臺階,使道路線形出現意外變化,每當車輛經過此處,感覺突然躍起或突然受到沖擊。橋頭跳車的危害很多,車上的人感受不到安全與舒適,車輛的保養(yǎng)和使用壽命更是人們擔心的問題。不僅如此,還會產生連鎖反應,相繼加重橋體、路面各處的損壞程度,如此長時間反復作用,路面更會嚴重開裂。開裂路面會致使水分或雜物落到內部,無疑會加快加重損壞路體。如果公路的養(yǎng)護工作沒有按時進行,臺背可能會發(fā)生斷裂、下沉和破損的情況。橋頭跳車現象嚴重,從駕駛員體驗角度看,車開慢了,公路的效能減低,車輛的養(yǎng)護成本高了。顯而易見,在高速公路的施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路橋過渡段的工程質量,因為這一部分對于整個工程運營來說,起到舉足輕重的影響。
橋洞兩邊與橋洞施工物之間的部分叫路橋中接段,這部分的施工通常會因為不穩(wěn)定致使路面下沉產生臺階,臺階超過某限定差值時,就會導致經過的車輛產生跳動。當然,同樣斜坡對不同行車的影響不同,臺階高度限定值不是固定不變的量。此外,車輛載重、行速速度也與車輛顛簸程度相關,這種顛簸感的差異會使司機產生相應的判斷,因此,高速公路出現較大臺階坡度是不被允許的。假設司機為了自身安全而低速行駛,勢必會導致后面車輛行駛緩慢,從而影響整條公路的通行情況。
2、橋涵過渡段施工問題原因分析
2.1夯實度不夠
路基在汽車不斷超限超載的壓力下勢必給公路造成重大壓力,從而使公路下沉,出現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跳車。
2.2路面變形引起的沉陷
為了使橋梁不產生沉陷,最好采取鋼性結構,而路基的變形無法避免,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即可,變形路面和鋼性橋面的銜接處必然會存在一定程度的沉陷,要想將這個沉陷變化徹底消除,或者將變化降到最低,目前尚沒有徹底解決方案,唯有求其次,加長原有過渡段,產生緩沖,減少影響。
2.3過渡段與路基銜接度不夠
過渡段和路基的銜接處至關重要,這主要是因為此處容易斷裂或者發(fā)生路基下沉,這點要切實謹防。無論是施工空間狹窄所礙,還是施工人員自身疏忽,都會極其容易導致這個銜接處施工不當,這無疑需要工程管理人員給予高度重視,不僅要重視施工工藝,而且還牽涉到施工人員的施工態(tài)度。例如,臺背填土最好與相鄰路基同時施工。如果條件有限,無法同步進行施工,要逐層加寬形成臺階施工,一定不能夠直上直下填筑臺背填土。
2.4路面結構與施工存在誤差
路面結構層的施工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與公路路面與橋面要同時施工,否則很有可能產生不相容或是誤差,從而影響工程質量。
2.5連接路段沒有得到有效處理
通常情況下,需要對連接路段的伸縮縫處進行填料處理,填補厚實后立刻鋪筑瀝青,鋪筑結束后挖空原先在縫里的全部填料,最后再對伸縮縫作相關施工。這種操作方式的注意事項有很多,例如縫隙處填土量要夠,且要壓實,否則在瀝青澆筑時就會影響伸縮縫,橋面和公路整體的不平整,嚴重影響整體建筑的使用質量,最終導致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不平穩(wěn)。
3、路橋過渡段路面的施工技術
一般情況下,橋涵過渡段很容易出現路基基質差現象,而橋涵通道與橋梁路堤兩端在銜接處如果處理不好就出現各種沉降問題。由于公路等級的不同而影響了設置,從而造成高低差異的臺階出現,導致在公路完工進入使用階段后,車輛的運行速度不穩(wěn)定。
3.1在公路與橋涵的連接路段設置搭板
首先,搭板長度要合理,在規(guī)定范圍內不能過長也不能過短,這樣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讓路面的彎沉值產生漸變。其次,利用合理的設計實現剛性和柔性的有效過度。最后,橋梁在設計時通過對反向坡進行足夠的預留。在橋與公路連接的地方再施工一個一定高度的搭板,在兩者的連接處要高于設定的高度,這樣才能使兩者連接的地方呈現一個反向的坡度。當然,形成的坡度大小可以靈活處理,根據路橋之間的沉降差來設定。在同一層面結構及其高度的搭板可以防止下沉,這單純從橋梁的角度來看是沒錯的。然而,選用的填充材料本身存在固結,項目在施工過程中也存在不嚴謹,最后采取整體加固的方法,使路面破損或者不平整導致的顛簸問題得到緩解。一方面需要對選取的施工用料都必須夯實,通過正確有效地夯實操作方法和工藝技術,最大程度上達到公路平整的要求;另一方面,公路基礎需要選用土工材料,有助于公路情況的有效管控,這是解決公路和橋梁過渡段的重要選擇。
3.2軟土路基處理方式
依照施工實際境況,可采用恰當方法處理地基,使其性能大幅改善。一般可采用方法有換土法、排水固結法、超載預壓法等。如果方法得當,可以增加橋梁承重能力,減少下沉情況,自然能夠防止錯臺出現。在具體的項目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仔細謹慎地處理軟土地基,因為公路地基施工有著非同尋常的作用,只要找到恰當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可以解決一部分產生橋頭跳車現象的問題。
3.3排水問題
如果公路和橋梁的連接路段排水不暢,會造成水下滲入,導致路基不牢固,進而影響公路結構和公路平整。這樣的路段要保證質量就需要埋設橫向排水管或盲溝。公路路基用填土筑造的方法對橫坡進行數值設定,加固黏土層后形成一個圓形拱,之后在施工好的圓形拱上挖掘出雙向有坡度的水溝,使水可以順利排出。具體的斷面數據需要根據濕度、土層情況進行分析后設定。如果選用盲溝的方法,兩者的設計方法和思路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盲溝不需要放置排水管道,只需要選用滲水性能較好的碎石,用土工布將盲溝的出口包扎起來并做一些必要處理,以防止被腐蝕。
結語:
橋涵過渡段地基的連接部分在施工過程中會面臨較多問題,最終將影響公路的使用情況和使用壽命,解決這些問題是施工單位和技術部門研究的重點。本文結合施工實踐,特別是針對橋涵過渡段橋頭跳車問題的發(fā)生原因及改進措施進行探討,以提高橋涵過渡段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尚勇.談道橋過渡段施工技術要點[J].四川水泥,2016(2):140-141.
[2]蔡仲雙.公路與橋梁過渡段的施工質量控制策略[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4(21):210-211.
[3]陳學利,范衛(wèi)利,趙海明.公路與橋梁過渡段施工設計[J].中外企業(yè)家,2015(21):59-61.
作者簡介:
常英全 (身份證號碼:210113197410090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