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智子
可以試試把蔬菜曬干。蒸發(fā)一些水分,蔬菜的味道會更濃厚。吃剩的蘿卜與其蔫蔫地保存起來,倒不如曬干食用。
有些事你越覺得難,越不好做,因此我從不想太多,權(quán)當(dāng)實驗,摸索著做起來。
寒冷的冬天,某一個晴朗的早晨,我將蘿卜去皮后切成極薄的片,鋪在竹簍里端去陽臺曬。第二天一看,蘿卜縮得又干又癟,像脆生生的紙片一樣。好像不太成功啊,看來薄也要有個限度。蘿卜片泡發(fā)后更是面目全非,都看不出是什么東西,果然適度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再做時我便將蘿卜切成三四毫米厚的半月形,與上次一樣曬干,這回一看,感覺不錯。
低濕度和連續(xù)的晴天很重要,最好選擇天氣穩(wěn)定的日子曬兩三天。吃法和干蘿卜片一樣,泡發(fā)后做拌菜或者稍微煮一下,不管怎么做都會很快被吃光。
圓圓的蘿卜切成圓片時,切面漂亮極了,呈放射狀的線條竟讓人一時看得出神。
只要天氣晴朗、干燥,無論什么季節(jié),都可以放手一試。何不與天公商量著曬曬蔬菜干呢?
煮干貨中的豆類是我覺得最麻煩的。想在短時間內(nèi)把豆子煮得足夠軟,壓力鍋可以做到。這樣方便是方便,但試過小火慢煮,我才會明白“煮干貨”的真諦。
放足水,用結(jié)實的廚房紙代替鍋蓋,保持一種幾乎感覺不到在煮東西的安靜狀態(tài),連咕嘟咕嘟的聲音都聽不到。時間在靜謐中流逝,豆子軟硬恰到好處,便可美味可口地出鍋。
無論如何,試著做一下吧,就像讓黑豆舒舒服服地泡溫泉一樣,不能蠻干,注意添水就行了。
因為喜歡姜味,有時黑豆煮好后我會趁熱加些生姜,用熱水稀釋后飲用,很暖身。不知為何,那味道總讓人覺得充滿了活力。
(摘自《早中晚茶》新星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