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
教師要教學生寫好習作,堅持寫下水文不可或缺。讓學生習作前教師先下水,才能了解“水”的深淺,品嘗習作的甘苦,這樣習作指導才能導在點子上。經常寫下水文,不但可以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而且能提高習作批改的水平,只有經常下水,才能知道學生在習作時的困惑,才能知道學生為什么無話可說,懼怕作文。經常寫下水文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習作輔導,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才能博得學生的信服,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只有趨利避害,因勢利導,學生才能寫出一篇篇美文。
新課程提倡教師運用體驗式教學方法,我認為對習作教學而言,更需如此,體驗式教學方法是促進學生習作水平提高的捷徑。教師寫下水文的過程就是師生共同體驗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教學生寫好作文,就應當堅持經常寫下水文。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應當做到。讓學生習作前教師先下水,才能了解“水”的深淺,品嘗習作的甘苦,這樣習作指導才能導在點子上。
教師的下水文,是學生習作的引子,是學生習作的參照物。學生如果沒有什么比照,作文也就可能胡亂地放飛。小學生習作不像成人那樣有自己的主見,他們是處于模仿時期,沒有模仿就沒有創(chuàng)新。過于排斥模仿勢必使學生的作文能力停滯不前。一些專家認為:習作是從模仿學起的,學生起初不會作文,模仿多了,也就運用靈活了。
另外,教師寫下水文,對自己研究如何進行習作教學是很有好處的。教師寫下水文的過程,就是建構作文的過程。教師作文的心理與經驗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如果能適時展現(xiàn)給學生,學生會受益匪淺。相反,如果一味地空泛指導,學生仍然無所適從,那樣只能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而且部分學生心里也許會暗暗地說:“你給我們講得頭頭是道,你自己寫寫試試??!”這樣,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度和信任度也會大打折扣。
教師寫下水文還是提升自己文化內涵的過程。教師不怕作文,才能培養(yǎng)出不怕作文的學生。大凡聲樂教授,大多自己本身也是歌唱家;大凡游泳教練,大多自己本身也是游泳健將……所以有經驗的語文教師早已憑借一身不凡的“游泳技術”示范作文教學,用下水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習作教學中,我經常寫下水文,對小學中年級的習作教學尤為重要。作文的起步是最難的,要讓孩子從仿寫開始。教師“下水”,利大于弊。下面把我寫的一篇下水文摘錄在下面,結合這篇下水文談談我對下水文的認識。
續(xù)寫《小攝影師》
那個小男孩哭著跑上電車,回到家里裝上膠卷,沒來得及跟媽媽打招呼就急急忙忙往外跑,他還要再坐一個小時的汽車才能再回到高爾基辦公的地方。剛出門,一件不幸的事情發(fā)生了:由于走得太急,沒留神,被一輛摩托車撞倒了,他當時就昏迷了,被送進了醫(yī)院。
第二天,他醒過來了,傷得不輕,不能下床。醒來就問媽媽:“我的相機呢?”媽媽說:“在這里呢?!毙∧泻⒂謱Π职终f:“爸爸,昨天高爾基先生同意我給他照相了,可是我沒裝膠卷,今天我不能走動了,您去幫我給高爾基先生拍張照片,好嗎?”
“高爾基先生不認識我,他能讓我拍照嗎?”爸爸說。
“我給您寫封信,高爾基先生看了信會讓您給他拍照的?!?/p>
“好吧,我試試看?!?/p>
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爸爸拿著孩子寫的信來到高爾基辦公的地方,讓秘書把信轉交給高爾基。高爾基打開信紙,上面寫著:
親愛的高爾基先生:
我是昨天到您辦公室給您照相的那名少先隊員。很對不起,昨天耽誤了您的寶貴時間。我回家裝好膠卷準備回來的時候,不幸被車撞傷了,現(xiàn)在還躺在醫(yī)院里,不能下床,請您讓我爸爸拍一張照片,好嗎?
高爾基看完信,什么也沒說,趕緊找了幾張照片,還拿了一些書籍和水果,讓小男孩的爸爸帶他去醫(yī)院看望小男孩。
在病床前,高爾基先生親手將照片、書籍和水果交到孩子的手中,并鼓勵小男孩安心養(yǎng)傷,好好念書。孩子和在場的人都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續(xù)寫《小攝影師》是三年級上冊第二組的教學內容,我寫作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續(xù)寫文章要符合原文的思想主旨,要符合原文中人物的性格、品質,還要展開想象的翅膀,要學著使用原文的語言表達方式(如:信件在正文中的運用、說話的幾種表達方式)。
我認為經常寫下水文,不但可以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而且能提高習作批改的水平,只有經常下水,才能知道學生在習作時的困惑,才能知道學生為什么無話可說,懼怕作文。當然,下水文如果處理不當,也會產生一些弊端:容易限制學生的思路,把學生引到自己的文路上來,束縛學生的思維;還容易讓學生望文興嘆,覺得高不可攀……所以,教師在寫下水文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讓學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具有較強的模仿價值,而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或者是一種炫耀,還要把握好出示下水文的時機。
總之,我認為教師結合自己的下水文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習作輔導,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也能博得學生的信服,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只有趨利避害,因勢利導,學生才能寫出一篇篇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