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辨能力在學校教學中一直備受大家關注,它在有效地提高大學生思維辨析能力、改善傳統(tǒng)教學存在的弊端、促進其多方位思考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拓展學生學習的思辨能力,能改變學生英語學習的思維方式,對其今后處理各個方面的疑難問題以及今后個人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大學生英語學習方法過于老套,教師的教學手法過于死板,課堂缺乏趣味性和科學性,不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對此本文提出幾點對思辨能力培養(yǎng)模式的建議。將思辨能力運用到大學英語的教學中,不僅有利于提高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更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更準確地使用語言,表達分析,促進自我成長,為今后的學習以及今后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英語教學;思辨;教育;培養(yǎng)構建
作者簡介:李貝貝,碩士,武漢交通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02-0125-0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已經(jīng)成為大眾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近年來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大學英語教育也逐漸被提上了教育改革的日程。例如,改變學習方式、開拓思維、注重思考。思辨能力講求學思結合,古語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種教學模式源自我國古代教育并受到歷朝歷代教育學家的推崇,孔子推崇儒家思想,更是用思辨理論教育其弟子,如果只知道學習卻不會思考問題,就容易陷入疑惑;然而只是思考問題,卻缺少知識的積累,也無法達到學習最終的目的,因此要學習和思考相結合。思辨能力顧名思義就是思考和辨析的能力。思考即是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活動;辨析即是指對事物的具體情形、語境等的辨別分析。
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現(xiàn)今大學英語教學存在著眾多的弊端。英語學習中學習方法過于老套,教學手法死板,缺乏趣味性和科學性,主要表現(xiàn)在單詞記憶和課文背誦等方面。老師教學上,要求學生學習英語僅僅依靠背單詞、做閱讀、背誦句子和拼湊英語作文,以此來達到應付英語考試的目的,但卻往往不能達到目的。這種模式不利影響極大,往往表現(xiàn)在閱讀英語文章時思維無法快速轉(zhuǎn)化,英語的語言表達能力往往跟不上大腦的思維,漢英轉(zhuǎn)化過程中存在表達不清晰、理解偏頗、語義識別困難等一系列的問題?,F(xiàn)階段的大學生英語教學過度重視課堂教育,往往導致缺乏對學生自身愛好與思維辨析能力的培養(yǎng)。在現(xiàn)今社會,多數(shù)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性強,大都為了今后職業(yè)選擇、考取學位、出國深造等,而真正因為喜歡英語才學習英語的學生少之又少。這樣的情況對于英語學習是極其不利的,更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
另外,現(xiàn)今大部分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看重詞匯和語法的學習,缺乏整體的思維意識,導致割裂了英語語法學習與實際的閱讀練習;在實際語言應用過程中會導致語言的交際能力短缺,實踐能力低下。當學生英語學習遇到困難問題時往往不能夠?qū)栴}進行整體的分析與思考,無法抓住問題的本質(zhì)核心所在,進而無法對其進行逐步分析和科學求解,最終導致出現(xiàn)問題,這對學生學習潛力的發(fā)掘更是具有消極的影響,限制了學生學習的視線。同時,大學生英語課程安排不科學,往往英語基礎必修課程多,選修課程寥寥無幾,更不存在其他與英語相關的課程。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nèi)容枯燥乏味,缺少吸引力。
培養(yǎng)大學生思考與辨析能力能夠促進學習、開拓思想,更對大學生今后從事工作、開展事業(yè)具有促進作用。思辨能力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自我判斷能力,是一種能夠通過推理、分析進而求知的能力,通過對事物進行經(jīng)驗性判斷并結合自己已掌握的科學性認知,進而得出自己的理性判斷。開拓學生的邏輯思維,促進大學生的話語轉(zhuǎn)變能力和使用詞匯的能力,促進其語言表達更加流暢、思路清晰、語義理解更加深刻、細致,提高其交際能力,有利于自身進步。
1. 培養(yǎng)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思辨意識
培養(yǎng)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思辨意識要充分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喜愛度。通過實際練習,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答疑難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要杜絕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生硬傳輸,淘汰陳舊的單一教學模式。同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也要與時俱進,可以借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不同形式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在學習新一模塊知識之前播放與學習內(nèi)容相關的英文小短片,或者插入英文歌曲,提醒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觀看或聆聽,以提問的方式進行考查,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糾正了學生學習的不良習慣。另外這樣也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將英語知識與娛樂相關聯(lián),鍛煉其思維。通過提問環(huán)節(jié),更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以及培養(yǎng)邏輯思維,讓他們享受過程,自我評價、總結和思考問題。
培養(yǎng)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思辨意識應充分了解學生具體情況,學??梢蚤_設相關課程培養(yǎng)大學生的思辨能力,讓大學生接受專業(yè)的、系統(tǒng)的知識培訓,增強思辨技巧,增強大學生對思辨意識的了解,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同時結合英語學習的本體內(nèi)容進行實踐。課上回答問題,學生既是聽者也是說者,聽說訓練相結合,能夠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并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相互監(jiān)督改正。主動思考,既充分營造了積極討論的氛圍,又提升了學習的興致,同時更有利于英語練習,也增進了師生關系。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思辨能力培養(yǎng)應以培養(yǎng)交際能力為基礎,通過說、寫來傳達自己的某種觀點。高校教學應該注重加強大學生內(nèi)心對思辨能力的意識,強調(diào)其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促進大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以及國際交流能力。英語老師教學可以改變方法,提問時多與同學溝通,并對學生做出積極的回應,同時應適當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肯定,給予表揚,讓學生增強其在課上的存在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積極發(fā)言,發(fā)散思維,提高想象力,積極思考問題。
2. 共筑良好的學習空間
受到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限制,學生對自己在課上的定位不準確,一直消極被動應對。學習環(huán)境不夠輕松、合理,學生過于害怕老師,學生出于多種原因害怕回答問題,更不會主動回答問題,這種原因最終導致學生學習英語處于一種消極應對的狀態(tài)。因此,為了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必須要一改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良好的學習氛圍,當然這就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對于教師而言,改變教學思路,在學生回答問題時積極鼓勵、引導、表揚,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個人特點,讓學生充分地展現(xiàn)自我的才華,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課上臨場應對能力。對于學生而言,應積極主動參與到老師的教學中去,積極主動回答問題,多思考、多表達、多練習,逐步培養(yǎng)自我的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充分運用自己的已學知識,發(fā)揮自己的認知能力,對老師課上提出的問題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多方面理解,促進自我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習過程中的放松和自信會鼓勵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調(diào)動學生跟上老師講課的步伐和進度,這樣更加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學生加入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深入思考,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有助于提高自我認知水平和應變能力。
3. 養(yǎng)成思辨的學習習慣
促進大學生養(yǎng)成思辨的學習習慣應該積極鼓勵大學生自主學習、善于分析、總結問題,增長自己的見識。一方面,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獨立完成,鍛煉其思維的發(fā)展。教師應合理安排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適當安排學生的學習進度,讓學生養(yǎng)成課后思考、分析的習慣,在思考中總結、獲益。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互動練習,通過集體互動,匯集大家的思想,有利于學生開拓思維。群策群力,學生小組自主解決課上問題,這種方式有利于提高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為了促進學生養(yǎng)成思辨的學習習慣,各個高校應合理安排學科課程的設置,通過各個學科的相互影響,促進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以達到學習的目的。大學生思辨能力的養(yǎng)成需要學生和老師共同努力,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分工明確,積極努力。學生應時刻鍛煉自己的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提高英語閱讀技巧。
[1] 喻昕.大學英語教學思辨能力培養(yǎng)模式構建[J].山東社會科學,2015,(S2):347-348.
[2] 宋建勇.大學英語教學思辨能力培養(yǎng)模式構建探討[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2):71-73.
[3] 鄧戀玫.論大學英語教學思辨能力培養(yǎng)模式構建[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5,(7):44-45.
[4] 韓正芹.探究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J].才智,2016,(22):79.
(編輯:王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