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勤
經濟業(yè)務具有復雜性,實際增加了會計工作不確定性,導致交易在經濟和法律中不一致,出現(xiàn)分歧。給會計人員帶來困惑,一方面他們在會計處理方面,面對會計準則、會計方法和會計程序的選擇迷失方向,另一方面也對會計人員在會計信息的操作上留下了剩余的空間。堅持適度的質量原則,規(guī)范會計行為,提高企業(yè)會計信息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會計要素確認方面體現(xiàn)
(一)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確認
從《企業(yè)會計準則第第二十一號》的融資租賃定義來看,在涉及相關資產的風險時,企業(yè)應購買固定資產的資產評估,并確認固定資產的相應負債和折舊。但是,為差異化的實現(xiàn),企業(yè)應在固定資產明細賬戶中設立“固定資產融資租賃”。
(二)存貨入賬的時間的確認
由于市場供求變化、庫存積聚等原因,企業(yè)的采購或生產庫存經常出現(xiàn)過期、損壞或低于銷售成本情況,使得歷史成本和商品成本凈值低于法定形式;賬面價值沒改變,但從經濟本質上股票減少了。當價值是基于實質的原則時凈,可變現(xiàn)價值低于應為減少存貨準備的成本。
(三)對借款費用資本化的確認
當購買或建立資本化的資產預期被使用或出售時,借貸成本應予資本化。值得注意是,“達到使用和可銷售狀態(tài)”是指實體建造(包括安裝)或生產工作已經完成或基本完成;生產或設計再制造。資本化條件、設備、合同規(guī)定或按資本化條件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
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會計計量方面體現(xiàn)
(一)長期投資核算方面的計量
企業(yè)長期股權投資應按成本法或權益法分別計算。通常,擁有20%的權益比率,可以作為會計成本權益的依據。然而,這不是一個絕對標準。在具體處理的過程中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只有20%和50%的數字概念和實用會計方法應以實際情況為依據。例如,B有15%的資本投票權。一般情況下,不符合20%的股份,這不是使用股權的好方式。因此,即使投資公司的數量不符合股票利用的方法,它仍然符合公平性,計算的原則和本質比形式更重要。因此,股權比例是個標準判斷。決定是否對投資主體產生重大影響的權利。
(二)對于延期付款購入資產的計量
延長期限付款是超過了正常的信貸條件的,購買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本質是具有融資性質的,所以,進入資產的價值是要以現(xiàn)實的購買價格為基準的。實際支付和價值之間的差值。支付的現(xiàn)值包括了“不確定的融資的成本”。在支付的貸款期限的借款成本。超過了正常信用期的銷售成本也是具備了融資性質的。在合同和協(xié)議的規(guī)定中何以表現(xiàn)在公允價值中。
(三)非貨幣性交易中資產入賬價值的計量
如果符合下列條件,非貨幣性資產交易資產的價值應按照公允價值和相關稅收,公允價值和資產賬面價值計入轉換后的損益。租賃:首先是外匯業(yè)務的性質;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是可靠的。如果你不能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或者只能滿足一個條件,你只能得到資產的賬面價值。因此,在非貨幣性交易和資產交換中,業(yè)務性質將影響資產的價值和損益;同時,關聯(lián)方交易存在,企業(yè)應注意問題。
三、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會計報告方面
(一)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資產負債表中的體現(xiàn)
規(guī)則要求:事件后的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是對財務報告的肯定或否定的關系。資產負債表的調整,包括事件的日期、資產負債表的日期和事件后資產負債表的日期。調整資產負債表日是在資產負債表日提供新的或現(xiàn)有條件的進一步證據的重要性。
(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利潤表中的體現(xiàn)
企業(yè)會計準則應當在利潤表中分項列示。利潤表是每股基本收入和攤薄后每股收益,按每股基本收益和披露過程中每股攤薄每股收益計算。計算每股收益時,如果普通股的流通股將凈利潤不是全面的,因為一些可以被轉換成普通股本證券,如可轉換債券、認股權證、股票期權、可轉換優(yōu)先股,雖然不是優(yōu)秀普通股在法律形式,但在經濟和普通股的本質。
企業(yè)會計準則應當在利潤表中列出基本收入和攤薄后每股收益,并在會計基礎上披露每股收益和攤薄后每股收益。在計算普通股每股收益時,并不全面,因為有些可以轉換為普通股證券,例如可轉換債券、認股權證、股票期權、可轉換優(yōu)先股,而不是普通股的法律形式。
四、結語
自然科學的會計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具體的會計原則和方法必須由經濟基礎來決定。隨著中國的開放和電子商務市場的成熟,經濟主體之間的交易將變得多元化和復雜。與此同時,對無窮無盡的經濟主體的利益的追求,決定了它將采取更加隱蔽和隱蔽的方式來隱藏自己的事務。這一切使得會計科學更具挑戰(zhàn)性。因此,只有堅持物質至上的原則,把握交易和事件的本質,創(chuàng)新實驗,開展貿易會計活動,才會有真正的、永恒的生命力。(作者單位為安徽三聯(lián)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