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慧
[摘 要] 當前中職院校語文教學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并鍛煉其閱讀思維能力,這也是新課改對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因此,語文教師應迎合新要求,發(fā)揮其引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培養(yǎng)其審美情趣和提升其人文素養(yǎng),在文本閱讀過程中感悟其中蘊含的情感美,達到心靈閱讀的境界。
[關(guān) 鍵 詞] 中職教學;語文閱讀;新課程;教學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2-0026-01
一、以個性化與開拓性閱讀來優(yōu)化閱讀教學
讀者不同,其對文章解讀的思路、想法和感悟都不同。在閱讀教學課堂中,學生在充分發(fā)揮自身主動性的基礎上,能夠讓閱讀產(chǎn)生強烈的自主性和主觀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思想認識、興趣愛好、情感態(tài)度以及已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來對文章進行解讀、分析與評價,從而獲得個性化的感受與反映。因此,教師要通過開拓性閱讀來豐富教學內(nèi)容,結(jié)合重點篇目來開設書單,延展個性化閱讀。比如在《林黛玉進賈府》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自主閱讀《紅樓夢》這一經(jīng)典著作,了解更多關(guān)于林黛玉與賈寶玉之間的故事。教師可開展相關(guān)探討會或者作品改編的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立體化的閱讀空間,使其在個性化與開拓性的閱讀過程中受到啟迪,提高其閱讀素養(yǎng)與閱讀能力。
二、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優(yōu)化閱讀教學
中職學生在語文基礎方面普遍比較薄弱,閱讀能力與理解能力都較差,要求教師能夠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與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學得課文要領。比如在《雷雨》這一戲劇文學節(jié)選課文的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初步掌握欣賞戲劇的方法,可以從以下幾種方法入手來達成教學目標。(1)提供閱讀提示。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去閱讀單元中的提示,進而了解欣賞戲劇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根據(jù)“戲劇受舞臺表演限制”這一提示,學生可以了解到戲劇的時間、人物、場景以及情節(jié)具有高度集中性的特點;根據(jù)“沒有矛盾沖突,就不會有戲劇”這個提示,學生可以去把握戲劇人物相互間的矛盾與沖突;根據(jù)“人物對話可反映人物性格”這個提示,學生可以去自主揣摩戲劇人物的對話,從而了解人物相應的性格,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具體目標與方向的指導下去理解課文。(2)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可播放《雷雨》電影的相關(guān)視頻,讓學生可以更直觀地感受課文的一些主要情節(jié),并理解人物形象。(3)設問討論。通過這種方法,可幫助學生把握整個戲劇的矛盾沖突,并理解主要人物的形象。比如戲劇中故事的發(fā)生時間和地點是什么,有哪些主要人物,劇中人物的關(guān)系是什么,他們存在哪些矛盾沖突,這些矛盾沖突是如何發(fā)生與演繹的,促使劇中人物走向毀滅的罪魁禍首是誰,你對此有什么看法,在探索與思考一系列問題的過程中,可以促使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課文。
三、以情感閱讀來優(yōu)化閱讀教學
情感閱讀在閱讀教學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需引導學生真切感受文章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在體驗與思考的過程中形成自身獨特的感悟,深入理解作者的文思及其用意。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有效挖掘文章中相關(guān)文字特有的感染力及其說服力,在巧妙的點撥與動情的講解下,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中。比如《世間最美的墳墓》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中第四單元第四課的內(nèi)容,與《荷塘月色》《畫里陰晴》以及《洛陽詩韻》等三篇課文共同組成散文欣賞的單元,旨在引發(fā)人們的聯(lián)想,在思考中感悟其形象、語言以及情境。在人們的認知里,墳墓意味著生命的終結(jié),那么其形象就應該冰冷、陰森和恐怖,但是茨威格為何將之形容為“世間最美”?這就需要教師采取有效手段導入新課,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如,可通過托爾斯泰和索洛古勒之間“有我所愛”和“愛我所有”的經(jīng)典對白來讓學生站在側(cè)面角度去了解托爾斯泰這個人物,然后導入新課,引導學生走進文本。
索洛古勒:您真幸福,您所愛的一切,您都有了。
托爾斯泰:不,我并不具有我所愛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愛的。
從這段發(fā)人深省的對話可以看出兩人看問題的意境之差,進而促使學生在有所感悟的情況下跟著茨威格的腳步,深入文本中,去游歷世間最美、卻給人印象最為深刻和感人的墳墓。這個墳墓沒有留下姓名,但是這紀念碑式的簡單與樸素卻比大理石裝飾的奢華更能打動人心。這墳墓的樸素之美,源于托爾斯泰內(nèi)在的人格美,用“土丘”的偉大來突顯托爾斯泰品質(zhì)與人格的高尚。學生在感悟的過程中,能夠被喚醒自身的價值感。
四、結(jié)束語
閱讀教學在語文學科中占據(jù)了很重要的地位,其蘊含的文章體現(xiàn)了作者的情感意念及其智慧。通過文字這一橋梁,讀者可以與作者會面,深入了解其創(chuàng)作的心情,并在這一心情契合的過程中體會其中的文理情思,感悟其中蘊含的豐富情感與人生道理,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軍勝.新課程理念下搞好中職語文教學的幾點認識[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6(35):89-89.
[2]龍華英.新課程理念下中職語文教學[J].課外語文,2016(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