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棠
說到多瑙河,很多人都會想起奧地利著名作曲家施特勞斯的圓舞曲《藍色多瑙河》,以至于可能認為多瑙河最美的一段是在奧地利,但被公眾加以“東歐巴黎”“多瑙河上的明珠”冠冕的,其實是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
多瑙河自北向南流過布達佩斯并將這里一分為二,一邊是山巒起伏由丘陵組成的布達,另一邊是一望無垠的由平原組成的佩斯。這兩座遙望相對的雙子城,一座瑰麗古老,一座閑適現(xiàn)代。經(jīng)過長達幾個世紀的演變,它們逐漸融合為一體,從而成就了現(xiàn)在的布達佩斯。其中,布達佩斯的部分街區(qū)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包括:多瑙河兩岸、布達城堡地區(qū)、安德拉什大街。
漫步在布達佩斯,隨處可見外墻上標注的歷史保護建筑標識,較為詳細地標注著建筑年代、建筑風格和其他一些基本信息。這些標識也留下了斑駁的歲月痕跡,成為了文物的一部分。
有趣的是,在這些大約有200年歷史的建筑之間,時不時可以看到中世紀殘破的墻體遺跡。戰(zhàn)火數(shù)次嚴重破壞了這里的建筑群,或許是每次戰(zhàn)后重建時都時局艱難,后來的居住者沒有把原先的遺跡完全推倒,而是就地維修加蓋,也就形成了這里獨特的風景。這種“破破的”風格,卻是布達佩斯人的驕傲。在這里,老建筑都被保護得很好。
多瑙河邊的布達城堡曾經(jīng)是匈牙利的政治軍事中心,位于布達區(qū)城堡山。城堡始建于1247年,初為抵擋外族而建。如今在城堡中,哥特、土耳其、巴洛克風格的建筑鱗次櫛比。這些建筑色彩斑斕,充滿了懷舊的文藝氣息。城堡內(nèi)的道路由石塊砌成,路燈仍保持著中世紀時的樣子。
伊麗莎白橋位于多瑙河布達佩斯段最狹窄的地方,連接兩岸的布達和佩斯,跨度只有290米。它得名于奧匈帝國皇后伊麗莎白·亞美莉·歐根妮(即大家熟知的“茜茜公主”)。今天,茜茜公主的巨型銅像被安放在這座橋位于布達一側(cè)的小花園中間。
漁人堡是一個新哥特式風格和新羅馬式風格相結(jié)合的建筑,有七個塔尖,代表了匈牙利早期的七個部族。它位于布達一側(cè)多瑙河河畔的城堡山,四周環(huán)境優(yōu)美,景色秀麗,站在這里可以俯瞰布達佩斯全城美麗的風光。如今,漁人堡是布達佩斯市民約會和晚飯后悠閑散步的重要場所。
馬加什教堂與漁人堡相鄰,被雨果形容為是一座“石頭的交響曲”。它拋棄了傳統(tǒng)哥特式建筑的對稱結(jié)構(gòu),19世紀重建時人們獨具匠心地將高高的鐘樓修建在教堂的一角,使得整座建筑一下子變得輕盈,少了其他教堂的沉重與拘謹。它是布達佩斯歷史的見證,是匈牙利歷代國王的加冕地,所以也被稱為“加冕教堂”。
匈牙利國會大廈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國會大廈之一。它于1896年開工,到1904年完工啟用,一共歷時8年。國會大廈樓高96米(約32層樓的高度),采用當時流行的哥特式建筑風格,把眾多垂直細長的元素與尖塔融入了整個建筑中,成功塑造了新的建筑樣貌。據(jù)說,整幢建筑除了用了40萬塊磚和100萬塊珍貴石材以外,還奢侈地用了重達40公斤的黃金作為建筑材料。而且當時已經(jīng)全面采用了電燈、電梯、機械通風、冷暖空調(diào)等先進設(shè)備。
無論從哪個角度望去,匈牙利國會大廈的高貴總能在一瞬間抓住人們的眼球。在多瑙河岸邊,它像一個龐然大物般聳立著,守望著整個布達佩斯。
布達佩斯的魅力與它的歷史息息相關(guān)。布達佩斯對于匈牙利人來說,更是一筆極其珍貴的財富。在布達和佩斯之間乘一次游船,白天能欣賞多種風情,晚上可以感受流光溢彩,布達佩斯會向你呈現(xiàn)出迥然不同的美。正如卡爾·貝克的詩:“你多愁善感,你年輕,美麗,溫順好心腸,猶如礦中的金子閃閃發(fā)光,真情就在那兒蘇醒,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痹谶@座老城,把日夜哼成歌,過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