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
周一的第一節(jié)課,我走進教室便望見講臺上有一塊皺巴巴的綠布,五厘米遠的地方靜靜躺著咧著大嘴巴的黑板擦后蓋。
我嘆了口氣,用左手兩個手指擰起破布,右手握住破碎的后蓋,高高舉起。學生的目光都聚攏來,盯住我的兩個手,發(fā)出一陣陣笑聲。我臉上盡量保持微笑,望著學生,心里突然產(chǎn)生一個想法:把備好的課先緩一緩。
待學生的笑聲慢慢低下去,我用沉重的語氣說:“今天,是個悲痛的日子?!蔽翌D了頓,長嘆一聲,“我們班的重要成員——黑板擦遇難了。它滿懷抱負地來到初一(1)班,本想有一番大作為,然而,它尚未度過自己最美好的年華,甚至還沒有等到自己的一歲生日,就這樣遇難了!”同學們哄堂大笑。
我盯著笑得前仰后合的學生,一字一頓地說:“那么,由這個破黑板擦你們想到了什么?”我邊說邊晃了晃手中的黑板擦。
孩子們面面相覷。
我繼續(xù)說:“通過這個黑板擦的悲慘命運,我們能聯(lián)想到什么呢?想到道德與法治,想到規(guī)則與倫理,想到那些最美好事物的消逝,也能想到那些隱藏的罪惡,想到世界上所有的生離死別。我們還會想到這個黑板擦曾經(jīng)的歡樂與理想,想到這個黑板擦的哭泣,想到另一個黑板擦的悲傷與愛情。我們甚至會想到歷史上的過去,想到宇宙的未來與世界的終極,還有很多很多……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哲理,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情感?!?/p>
學生齊刷刷地盯著我。我順勢在黑板上寫下一行字:由一個破碎的黑板擦所想到的。我一本正經(jīng)地告訴學生:“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看誰的想法最新奇,也最合理;最天馬行空,也最深刻;最真情流露,也最富有哲理?!?/p>
有幾個學生似乎陷入了沉思,但更多學生看上去依舊茫然。我清了清嗓子,狡黠地笑了笑:“一班珍貴的粉筆擦為何遭遇毒手?它的尸體為何四分五裂并慘遭拋棄?這背后的罪惡兇手究竟是誰?這不為人知的行為背后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這一切的一切,我們該如何思考,追問何人?敬請收聽初一(1)班新聞評論——黑板擦‘分尸案,讓我們隨著大家的發(fā)言去探究一個黑板擦的前世今生與糾葛情緣……”
我還沒說完,教室里又一陣爆笑,有的學生已經(jīng)笑得合不攏嘴。我也不打斷,只是靜靜看著他們。
笑聲稍歇。我食指輕敲講臺,點起笑得最大聲的小A:“說說看,你想到了什么?”
小A義憤填膺地說:“這簡直是滅絕人性啊!這是對生命的蔑視。小時候就對一個黑板擦下如此狠手,長大了還得了?一個小小的黑板擦還沒有過一個生日,談一場戀愛,你說我們班另一個黑板擦會怎么想?還好另一個黑板擦是完好的,不然就是兩個黑板擦雙雙遇難。一個小小的惡行,帶給別人的是多么大的傷害?。∥覀兦f不要做損害他人的事。”
大家笑得更大聲。我贊許地點點頭:“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要做傷害別人的事。很有思考!”似乎是受到了影響,好多人把手舉得高高的。
我接著點了小B。他也憤憤不平地說:“我在想到底是什么人,怎么可以如此殘忍?這個黑板擦這么敬業(yè),每天用自己的臉擦著黑板,卻遭到如此殘忍的殺害!這是整個人類的損失??!如果沒有黑板擦,老師就寫不了板書,學生就不能有效學習,不能獲得知識,不能為中華之崛起擔負責任,不能為人類的進步貢獻力量?!?/p>
我點點頭:“哇!由黑板擦能想到整個人類的損失,不簡單吶!看來其他同學一定有更深入的思考。”更多人舉起了手,還有幾個同學爭先恐后地把手遞到我面前。
接著發(fā)言的是小C:“一個小小的黑板擦被弄壞了,更多的黑板擦也會遭到損壞,但黑板擦不是無限的,世界上的資源也不是無限的。如果每人弄壞一個黑板擦,黑板擦終將走向滅亡。在一些邪惡思想的影響下,人類就會去破壞更多的生命與非生命,親手將自己的家園毀滅。當?shù)厍蛏现皇O氯祟?,我們將如何生存??/p>
依然有笑聲,但我看到笑容中多了一絲嚴肅。我更加胸有成竹了,鼓勵學生繼續(xù)發(fā)言。
“一個黑板擦,我們平時不注意,也不關注,在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我們看電視時,從來沒想過電是怎么來的;我們淋浴時,從來沒想過水是怎么來的;我們在公園里游玩時,從來沒想過為什么能這么心安地玩?!覀儸F(xiàn)在所享受的一切,是一個個戰(zhàn)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是輕而易舉、理所當然的。肆意的破壞是無知,是對別人勞動成果的不尊重,是沒素質(zhì)的表現(xiàn)?!?/p>
“為什么這個黑板擦會遭遇不測?也許是因為惡作劇,或者是泄憤。如果是后者,這簡直太可怕?,F(xiàn)在因為一件小事對某個無辜之人或物發(fā)泄憤怒或不滿,長大之后,是不是會因為一次小小的口角去傷害其他人呢?”
“黑板擦的‘壯烈犧牲,讓我想到了那些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他們?nèi)缤诎宀烈粯樱恢睘槲覀兡冻?,不求回報,卻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甚至極大的傷害。所以,我們應該心存善念,學會感恩,珍惜別人的付出,用心去溫暖別人。我們不妨換位思考,如果你一直在付出,別人卻不屑一顧,你會怎么想?”
“我們來想想這個黑板擦的過去:被工廠生產(chǎn)出來,光鮮亮麗地躺在貨架上,那時,它大概還滿懷憧憬,暢想著未來。然而,一年未到,它的光彩僅是曇花一現(xiàn),屬于它的理想泡泡被毫不留情地戳破了,再想想未來,無非是被扔入垃圾桶。其實人又何嘗不是如此。一個人,再怎么優(yōu)秀,也是‘當時則榮,沒則已焉罷了。歷史能留下的,不過是寥寥數(shù)人的光輝。而有些人,還要因世人的無知背上莫須有的罪名。何其不公!毀了黑板擦的人,何其殘忍,它毀了一個活出自己的精彩的夢。”
……
學生的發(fā)言讓我心里怦怦直跳:這簡直超出我的預料,多么文學化的表達!多么深刻的思考!讓人難以置信,這是初一孩子的發(fā)言。
眼看著教室后面的鐘快要指向下課,我不得不開始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看到了黑板擦的慘狀,傾聽了黑板擦的哭泣,叩問了人類的靈魂,追思了道德的終極。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種美好都值得珍惜。同樣的,每一種罪惡都不單一,每一次傷害都很持久。同學們精彩的發(fā)言令我驚嘆,同學們對于善念的執(zhí)著讓我感動,相信在這堂課中,每一個同學既有語言上的鍛煉,也有情感上的觸動,更有思想上的啟迪。每一個同學應該都有收獲。那么,你的收獲是什么?對于這個破碎的黑板擦,你最真、最新、最深的感受和思考是什么呢?請寫下來?!?/p>
下課鈴準時響起,同學們的筆“沙沙”作響。在這堂課中,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教師思考:
德育資源獲取的生活化。選擇班級內(nèi)部的小事,“小題大做”,既親近可感,又避免了空洞的道理說教,學生易于接受和認同。
道德命題的文學化探討。引導學生將道德命題用文學化的方式表達出來,激發(fā)學生由語言上的自主表達到思想上的自我強化再到行動上的自覺落實。
聯(lián)想與發(fā)散思維的訓練。引導學生“有感而發(fā)”“有感深發(fā)”,讓學生在不斷的追問、反思和求根溯源中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促使思維更具廣度和深度。
課堂容量與層次的兼?zhèn)?。不制訂統(tǒng)一的思想目標和語言表達目標,力求讓每個學生都享受課堂,有所感知、有所表達、有所收獲,一方面豐富課堂容量,另一方面也兼顧各種層次需求。
(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