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蓉
【摘要】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承先進文明,語文教學責無旁貸。語文學科具有的鮮明的人文性、情感性、審美性決定了在發(fā)展學生情商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越性。語文的文言文教材是由一篇篇經典名篇構成,體現(xiàn)著作者的情感價值觀,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結晶。高中必修選修教材中經典名篇,能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生命的蓬勃、伸展,情感的跳躍、激揚。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閱讀,就會從教材中汲取精神素養(yǎng),了解社會,體驗人生,豐富情感,這種情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情商。
【關鍵詞】文言文;情商;導入;朗讀;換位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祖國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新時代對青年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時代也對中學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新要求。新課程改革的春風,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審美能力和文化意識。審美能力和文化意識也都是提高學生情商的重要載體。高中文言文教材為都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歷代先賢的智慧結晶,篇篇都是經典文本。深入賞析,理解感悟文本對于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和提高具有天然的便利性。那么,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情商的途徑有哪些呢?
一、激趣導入,激活學生的思維情感
筆者認為語文課堂只有讓學生思維“動”起來,情感“活”起來才是有生命力的課堂。有效的課堂首先應是一個思維活躍的課堂,一個有生命力的課堂;有情感體驗,才能達到提高情商的效果。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激活學生思維和情感,喚醒學生沉睡的潛意識?筆者認為教師在講課時要重視導入,用自己的飽滿情緒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使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激活學生的情感細胞。筆者認為,適當活躍課堂氣氛是良好課堂生成的催化劑。在課前,教師講講名人故事,抑或古代小品,從《詩經》到《離騷》,從《古詩十九首》到《木蘭辭》,從唐詩到宋詞……這些古代藝術瑰寶需要教師引領學生深入挖掘,需要教師帶著感情深入挖掘情感要素,引領學生深入感受。學生都能在故事中有一絲啟迪,產生更多感悟。例如《鴻門宴》曾給學生講過一則關于劉邦的故事,模擬劉邦相貌、動作很有趣味,并且不乏幽默,學生聽得很入神。在事后的隨筆訓練中,一位平時語文成績平平的學生,人物描寫得惟妙惟肖,很得課堂神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趣導入能迅速把學生帶入課堂,寄貨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情商。
二、朗讀喚情,讀出學生情感共鳴
飽含情感的朗誦特別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有了情感共鳴,就能激發(fā)學生表現(xiàn)的欲望,當學生全情投入的誦讀,對文言文本身的理解也會加深。情商的提高也在預料之內。講授李清照的《聲聲慢》時,筆者伴隨舒緩的音樂,先為學生聲情并茂地誦讀了全詞,筆者的停頓、抑揚都牽動著學生的心緒,當反復誦讀“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時,學生沉吟良久,爆發(fā)出熱烈掌聲。學生已經通過聽讀理解了文章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他們聽到了詞人內心的痛苦掙扎,正所謂“聲聲嘆息聲聲慢,字字珠璣字字愁”。筆者認為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的范讀必不可少,為學生和作者之間構建一座心靈溝通的橋梁,既而感染學生、打動學生。誦讀的形式是多樣的,除了教師的范讀,還有結合文本的賞讀,個性化的美讀,全班的齊讀等多種形式。語文教學中一次次美妙動聽的朗讀致使學生的情商細胞一次次被喚醒,學生的情感得以一次次升華。學生通過對自己文本的獨特的感悟處理作品的誦讀,在誦讀中,對作品形成由淺入深的感悟,完成對文本的欣賞的升華,思想的升華,意境的升華,情感的升華。
三、換位思考,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施萊爾馬赫說過:“每一個體驗都是無限生命的一個要素?!币龑W生換位思考,敞開心扉去體驗、去感受,把語文學習過程當成是生命體驗過程,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與作者進行心靈的溝通,進行生命的對話體驗,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繼而提高學生的情商。高中學生年齡尚小,閱歷尚淺,對生命、對生活的體會、體驗還不豐富。情境帶入換位思考正好可以彌補他們生活經歷的不足,各種語文活動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更多豐富情感體驗的機會。根據(jù)課文的內容,因時制宜的設計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既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篇課文,故事性強,學生很感興趣,我們就設計了一些活動來滿足他們的需求:(1)寫一份“林教頭落草事件”專案組調查報告;(2)寫一份店小二等證人的口述實錄;(3)代陸虞候寫一份起訴狀;(4)代林沖寫一份申辯狀;(5)代公堂寫一份宣判書;(6)編一出《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課本劇并演出。換位思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想象力,學生情感的翅膀可以任意翱翔。語文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想象、創(chuàng)造的天地,讓學生在充滿靈動,充滿激情,充滿想象的學習過程中,生命情感體驗得到充實和豐富,繼而感受體會不同人物,不同心理,不同立場,換位思考提高學生情商。
參考文獻
[1]羅黔平.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情商教育[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2]張霞.誦讀情緒之于語文教學的啟示——古典詩詞教學中的誦讀[J].語文教學通訊,2017(31).
[3]熊芳芳.豐富審美體驗——“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實踐”專題三[J].語文教學通訊,2017(31)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