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課擔負著塑造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的重要職責,承擔著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重大使命。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了如何上好高校思想政治課的方法。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課擔負著塑造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的重要職責,承擔著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重大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課堂教學主渠道的重要課程,這就充分闡明課堂教學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因此,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課極為重要。本人結合20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以高度的使命感上好高校思想政治課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重要陣地,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干渠道,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核心課程。
新形勢下,上好高校思想政治課,必須清醒認識到社會思潮多元多樣多變的現實,必須緊密聯系當代大學生思想實際、學習實際,遵循教學規(guī)律,全面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綜合改革創(chuàng)新,要不斷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堅持不懈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優(yōu)秀課程。
二、上好新學期第一節(jié)課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是高等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思政課,這是中國大學特設的一門課程,是向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和法治教育的主渠道。許多有識之士看到,大學所培養(yǎng)的未來人才,如果沒有愛國愛人民的情懷、強烈的社會擔當意識,如果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良好的品德和心理素質,那么即使掌握了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本領,也很難擔負起建設國家、發(fā)展社會的重任。對于中國的未來,這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所以上好新學期開學第一節(jié)課十分重要,我的第一節(jié)課,往往結合新課程和學生的實際,講學習該課程的重要性,第一節(jié)課上好了,學生的激情被點燃了,后邊的課就好上了。很多老師第一節(jié)課直接進入新課,往往事倍功半。比如,今年我院開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是十九大后修訂的新教材,加入了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十九大精神,這是指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文獻,也直接關系到中國夢的實現。所以新學期開學第一節(jié)課我講的題目是“我們的民族、我們的黨、我們的夢、我們的道路”,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子提高了,比以往任何一節(jié)課都聽得認真。
三、適應學生,引導學生
“適應學生,引導學生”。這是我近年來提出的教學整體改革思路?!斑m應”包括兩個層面,既要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的需要,又要適應高校學生群體的思想行為特點,這是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出發(fā)點。但是光適應還不夠,還必須要“引導”,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這是人才培養(yǎng)的根本要求,是思政課教學改革的落腳點。具體做法如下:
1.大信念 小執(zhí)著
“我們所從事的是一份無上光榮的事業(yè),我們傳遞的是理想、理論和理性的力量?!边@是我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一直恪守的信念。盡管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形勢和紛繁多元的社會思潮,盡管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不理解、不認同甚至是不接受,但我始終堅信,高職學生思政理論教育教學自有它獨特的價值和意義,為把每一個學生培養(yǎng)成為合格人才,不僅要授之以漁,更要樹之以德,才能讓學生在成長路上走得更好更遠。
2.大道理 小課堂
思政課內容非常豐富,是學生了解國家歷史、社會現實,增強理論思維,獲得人生啟迪,導正人生方向的重要途徑。但是把學生敬而遠之的“大道理”轉化成學生樂于接受的“小道理”,是思政課教師們攻關的重點。
“我出50萬元買‘誠實、掌握一門精湛的技藝80萬元成交”……這是我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一課上講述人生價值內容時,組織學生進行的“人生價值觀大拍賣”?!凹僭O你傾盡一生賺到100萬元,你會選擇用這100萬元競拍什么?”面對價值觀“愛情”、“健康”、“誠實”、“財富”、“名垂青史”等拍賣品,學生們踴躍參與競拍。這一課堂活動,在教學中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學生們說:“以前我們也學過人生價值觀的內容,但覺得很抽象,不好理解,這次用拍賣的方式給我們講人生價值觀,很生動。我們參與拍賣過程后,再聽老師講解,才真正理解了人生價值是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明白了人生幸福與人生價值的密切關系?!?/p>
3.大情懷 小感動
思想政治課教學是思想政治、知識、情感教育的統一,是品德、智力、情感教育的統一,思想政治教學如果不注重情感教育,那么思想政治課是“有理無情”,是沒有生命力的課堂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重視情感教育、努力探索和實踐情感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力求做到有理有情,寓情于理,以理生情,情理交融的完美境界,力求達到在激情中明理,在明理中導行的目的。有一次,一個學生突然在教室里暈倒了,我安排學生們看書,自己便將學生背到學院醫(yī)務室救治,直到情況好轉才回到課堂。此舉贏得了學生的敬意,他們把我當成知心朋友,有悄悄話也愿對我說,發(fā)生了爭論請我評判。我的話,他們愛聽,且堅信不疑。這大概就是“親其師,信其道”吧。
4.大影響 小收獲
在思政課教學中改革,我在“大與小”的辯證關系中探索和實踐著,思政課逐漸成為學生們真心喜愛的課程。學院2013級新生在和老生交流時,得到一條就業(yè)“秘笈”:“專業(yè)課要上好,因為我們將來要靠技能找工作;思政課也要上好,因為真的很有用?!痹趶娬{技能的職業(yè)院校中,思政課獲評“有用”,是思政課教師最感欣慰的事情。學生在思政課上的點滴收獲,不僅對他們學會做人、做事很有幫助,還產生了更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劉學紅:淺談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課,新課程:教研版, 2010年地5期
[2]李繁淺:談新形勢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基本素質,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9年第2期
[3]陳忠論: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業(yè)務素養(yǎng),法制與社會, 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