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了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的意義,并提出了探究式教學的具體實施措施,進而促進了探究式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的實施,有效的提高了高中音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音樂教學;高中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一、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通過將探究式教學有效地運用于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能夠通過具體的音樂探究主題將艱澀難懂的音樂理論知識變?yōu)榫唧w的實踐活動,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就能加深對音樂知識的理解程度,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在音樂的探究式學習過程中,教師能夠將所創(chuàng)設的音樂教學情境與相關的音樂知識進行有效結合,進而改善音樂教學中的枯燥乏味,有效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并通過循序漸進的有效引導,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進而提高音樂的教學效果。
(三)加強音樂分析能力
音樂知識本身是一門理論性學科,也是音樂的血肉。所以掌握音樂分析的基本理論是做好音樂的基礎,能夠從根本上提高音樂素質,增強對音樂的感知。進而對生活中的音樂能夠進行探究式的分析,透徹地感受音樂中的美,從而提高自身的音樂分析能力,向現(xiàn)代化音樂人邁進。
(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綜合分析能力是人類需要具備的長久的、持續(xù)的最基本技能,不但能夠促進個體的自我價值實現(xiàn)與發(fā)展,更對社會的變化與發(fā)展,社會效益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而音樂的綜合分析能力則是指學生在不同情況下對音樂的基礎知識理解與靈活應用能力,具體包括學生個性新穎的觀點、創(chuàng)新方法的選擇與利用、音樂的邏輯思維方式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傾向等綜合分析能力。良好綜合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促進個體的創(chuàng)新與思考能力,提高對音樂問題的理解和創(chuàng)新能力,還能夠體現(xiàn)出個體在音樂學習中形成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有利于個體在社會生活中更為和諧地發(fā)展。
二、探究式教學的具體實施
(一)教師確定并設計探究主題
教師在設定音樂探究式學習的主題時,需要對學生的音樂知識水平進行充分的了解,并結合課本的教學要求進行有針對性地設定,進而提高學生對教學情境的適應程度。通過設置有效的音樂教學情境,將學生由課堂逐漸帶入到音樂的情境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情境之中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進而促進學生對課本中音樂知識的理解,從而有效地提高音樂的授課效果。
(二)學生分組教師梳理知識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實際的音樂水平和音樂教學的實際要求,設置與課本聯(lián)系緊密的音樂探究主題,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音樂能力,設置適當?shù)碾y度,避免過于簡單,學生難以得到有效提高,或者難度過大,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也難以完成,進而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能力的不同,進行科學合理的小組劃分,確保各個小組的能力相當。
(三)教師指導和學生為主體的探究主題操作過程
在探究式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參與的實際主體,而教師只是起到輔助作用的客體。待分組完成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探究性題目進行分析談論,并制定可行的解決方案,教師要盡量減少對學生活動的干擾,讓學生進行充分的發(fā)揮,通過自身真實地參與到探究式音樂學習中,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
(四)成果提交與評價
探究主題完成以后,小組學生進行討論和評價,合理分工做出最好的作品上交,由教師依據(jù)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能力發(fā)展水平進行評價。還要倡導學生進行小組內(nèi)評價和自我評價與反思,爭取做到評價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反思能力,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綜合素質。
三、結語
高中的音樂教學想要實現(xiàn)滿足社會需求的目標,必須把更新教學方法的任務提上日程,而探究式教學最重要的在于把探究主題的結果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以更好地適應社會。教師在進行探究主題教學的過程中應進行積極總結與反思,為其他教師提供參考依據(jù),形成資源共享。而且在實際教學中,應該考慮到探究式教學的實用性,對于操作性強的教學試用,而對于一些理論性要求高的知識學習,還應當選用其他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于繼紅.對話式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6(19):31.
作者簡介:沈崢(1988—),女,湖北省竹溪人,本科,畢業(yè)于武漢音樂學院,中學二級高中音樂教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