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韶澤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了高職院校中,教師在鋼琴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以及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的一些解決方案。
【關鍵詞】鋼琴;高職;教學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部分高職院校,由于其專業(yè)特點,校內(nèi)開設有鋼琴必修課。這樣的課程多數(shù)情況為大班集體課,唯有少數(shù)音樂專業(yè)的學生是小組課教學。然而,正是由于這樣的教學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衍生出了許多問題,如學生鋼琴作業(yè)完成效果不好、學生上課不夠專注、學生音樂審美能力不足、教師上課熱情降低、師生之間存在溝通問題等。這些問題制約著鋼琴課程的改革與發(fā)展,急需解決。針對這些教學問題,筆者進行了以下探究。
一、環(huán)境因素
(一)家庭環(huán)境
每個學生由于其生活的家庭環(huán)境不同,他們接觸到的人、物、思維觀念各不相同。尤其在經(jīng)濟發(fā)展相對落后的地區(qū),很多家長對于孩子在學校學習鋼琴這件事認識不夠深入,對鋼琴這件樂器可能也不夠了解。由于家長們對音樂的欣賞能力有限,他們無法對孩子在音樂領域進行藝術指導,更加無法給出正確的學習評價。因此,學生們在學習這件樂器的時候很容易走入誤區(qū),無法對如何學習鋼琴演奏這件事做出正確的判斷。即使在經(jīng)濟發(fā)展相對先進的地區(qū),很多高職學生的家里有鋼琴,由于學生的自律性等原因,對于練琴這件事學生們也不能做合理的安排。
(二)社會環(huán)境
互聯(lián)網(wǎng)的高速發(fā)展對音樂的影響立竿見影。在這個信息時代,手機、電視、電腦、雜志、廣播等這些傳播媒介,使各種音樂迅速傳播,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選擇某一時段的熱門音樂來聽。但是,夾雜其中的一些低俗音樂、無用音樂、速食音樂沖擊著學生們的大腦,這些音樂對還沒有較高音樂鑒賞能力的高職學生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可想而知,他們在這些媒介里聽鋼琴音樂的幾率是非常低的。
(三)學校環(huán)境
學業(yè)繁重。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課程種類眾多,而文化課帶來的壓力,使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分配到練習鋼琴當中,當然,這其中也存在學習效率低、時間分配不合理的現(xiàn)象。此外,學校在課外組織的各種活動,也會對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帶來影響,畢竟彈琴也是一件體力活。此外,學生對于周末的時間安排存在一些問題,這對他們的鋼琴學習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同學影響。每個班級都有其自身運行的規(guī)律與特點,同一位教師在不同的班級授課,其方式也會根據(jù)同學們的課堂反饋做出不同的改變。如果上課過程中,學生與教師的互動良好,學生聽課效率高,課后完成作業(yè)情況良好。那么,當下一節(jié)課還課的時候,聽到自己的同班同學彈得非常好,這對學生本身會有一個良性的刺激,激勵他更加認真地學習,以達到與彈得好的同學同樣的演奏水平。
二、鋼琴教育目的
(一)樂感培養(yǎng)
由于高職學生接觸鋼琴演奏的時間較晚,期待他們成為小小鋼琴演奏家的可能性極小,因此,教師們針對就業(yè)的需求,希望學生們通過學習這件樂器,能夠具有較高的識譜、唱譜、節(jié)奏、彈唱等專業(yè)能力,這樣對于學生以后走向工作崗位大有裨益。
(二)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在學習鋼琴演奏的同時,學生們還應拓展自己的音樂審美能力。音樂理論知識、音樂鑒賞課的學習也是尤為重要。各個時期的音樂作品賞析,對我們了解鋼琴音樂的發(fā)展有很大的作用。此外,學生們應當建立自己的音樂文化體系,熟知國內(nèi)外音樂風格、音樂作品、音樂發(fā)展史,這對于鋼琴演奏風格的把握至關重要,當然,也有益于自身音樂思維的完善與發(fā)展。
三、如何練琴
(一)琴心合一
樂器的好壞、音質的好壞,不應成為影響演奏心理變化的主要因素。我們應當逐漸接受由于樂器本身不同帶來的變化,并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最好的辦法是:把鋼琴當做手指的延伸,是身體的一個組成部分,想象自己能夠很好地控制它,內(nèi)心與它是對話的形式,所有的樂感都通過手指訴說給他人。每次彈琴都當做一次心靈的歌唱,這不僅提高了練琴效率,而且減少了練琴的枯燥感,仿佛能夠達到琴心合一。
(二)技巧訓練
鋼琴技巧的練習,在平時的彈琴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時候,學生們需要拿出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單獨技巧的磨練。音階、琶音、和弦連接、練習曲的練習,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對于困難片段的訓練,也要有技巧可尋,這時,節(jié)拍器可能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只有不斷地提高技巧演奏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
(三)曲目
練琴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們應逐步合理地擴充自己的演奏曲庫,規(guī)定幾首保留曲目,以備演奏之需。
此外,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解決鋼琴教學問題的一劑良藥。教師們應該用更大的包容心與愛心與學生交流演奏問題,促進他們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