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 要:新興體育項目已成為高校大學體育課程中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學內容,但其發(fā)展受場地、師資等因素的影響較大。高校應該積極思索,探討發(fā)展新興體育項目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新興體育項目;對策
新興體育項目指在國際上比較流行、但在國內開展較晚,或經過創(chuàng)新改造后深受青少年喜愛并適合在國內開展的運動項目。新興體育項目代表了現(xiàn)代體育的發(fā)展方向,使體育活動在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基礎上,更體現(xiàn)出休閑和娛樂為主等時代特征,滿足了當代大學生追求時尚、敢為人先的心理。
新興體育項目經過這些年的普及與推廣,已成為高校大學體育課程中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學內容。盡管傳統(tǒng)體育運動項目一直以來是高校大學體育課程中的主要內容,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確立了它的主導性,對于在校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和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yǎng)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教育觀念的轉變,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教學內容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當代大學生對喜愛運動的追求。準確地把握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了解國際體育發(fā)展趨勢,不斷培育和開展新興體育運動項目已成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共識。以新興體育項目教學為契機,培養(yǎng)大學生體育參與意識,全面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豐富校園的體育文化氛圍,推動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更顯得方興未艾。
一、新興體育項目開展的現(xiàn)狀
新興體育項目在高校中開展的種類可以說繽彩紛呈難以統(tǒng)計,在傳統(tǒng)的體育運功項目如:足球、排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占主要比重的基礎上,高校在新興體育課程的引用上進行著不斷地探索和嘗試。國外引進與國內創(chuàng)編相結合,地域特色與民族特色相融合,在大學體育課程中開展了許多新興體育項目,為體育教學的內容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各高校開展項目的種類和教學質量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參差不齊且發(fā)展不均衡。
在授課形式上以傳統(tǒng)班級教學模式為主,多數(shù)學校以“三自主”形式選擇專項練習,優(yōu)點是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練習的積極性高,問題是造成學生片面追求學習成績,缺乏對項目深入的學習與提高,練習項目的時間不夠長。以課外自主活動或以俱樂部形式開展為輔,也有以教師課外辦班收費的形式來體現(xiàn)。從實踐效果上看以俱樂部形式開展新興體育項目教學無論是從教師意愿還是從學生的滿意度都予以了肯定。
在大學體育課程中多數(shù)是以大二的選項課形式出現(xiàn),也有安排在大三的選修課或公選課中,占必修課的比例不大。就總體而言,相當一部分的高校把新興體育項目放在選修課中進行,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效果。從保證新興體育項目長久健康發(fā)展的角度看,應保證其在大一大二必修課中盡量多的出現(xiàn),輔以大三大四的選修課加以提高是為較好的開課模式。
二、影響新興體育項目開展的制約因素
目前,絕大多數(shù)高校場地、場館的建設及器材設備上配置仍然以傳統(tǒng)項目為主,無論是場地的類型還是使用面積都有很大的欠缺,已成為新興體育項目發(fā)展的瓶頸。同時有些新興體育項目對于場地建設器材維護資金投入很大,造成學校被迫收費才能對學生開放,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新興體育項目的開展。這就要求我們高校行政主管部門轉變觀念與時俱進,真正落實以教學為中心,以教師為重點,在規(guī)劃的制定、制度的實施、財務的保障上予以支持。
師資力量薄弱也是影響普通高校新興體育項目開展的重要因素。開設新興體育項目取決于有沒有這個項目的任課教師,很多學生喜聞樂見的項目不能在髙校中開展,主要的困難就是任課教師的缺乏。我們現(xiàn)任教師中從事新興體育項目教學是本人專項的少之又少,大部分都不具備專業(yè)背景,基本上是依靠自學,基礎理論和專業(yè)程度的欠缺嚴重影響著教學質量,而靠體育院校培養(yǎng)高水平師資來滿足普通高校新興體育項目的需要,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三、進一步開展新興體育項目的對策
(1)為更好地開展新興體育項目應從源頭抓起,也就是從教師自身做起。首先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教學理念,提高新興體育項目的開發(fā)意識和開發(fā)能力,通過引進、簡化、改造、移植等手段,最大限度地發(fā)掘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使用空間和時間,開發(fā)出更多的、有特色的、深受學生歡迎的新興體育項目,滿足學生對新興體育項目的認知需要。
(2)注重基礎理論的研究和教學實踐的積累,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教材、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手段。新興體育項目拓寬了學生的學習領域,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已不再是學習的唯一目的。要了解學生對新興體育項目的需求,及對新興體育項目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評價, 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運動技術與身體素質相結合、運動能力與學習態(tài)度相結合,既注重學生運動水平和身體素質的提高,也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fā)展,盡最大的可能在各高?,F(xiàn)有教學條件的基礎上,更好的開展新興體育運動項目。
(3)在營造良好的教學研究氛圍的同時,針對普通高校新興體育項目的師資力量薄弱的短板,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加大引進高水平師資的力度,注重發(fā)揮專項教師的傳、幫、帶作用,積極爭取任課教師外出學習,參加校內外的各種教學培訓活動、教學科研會議,了解教學和科研的前沿信息,多接受這方面的技術、技能、理論知識的基本信息。
總之,新興體育項目的自身特點及其獨特魅力會在普通高校大學體育課程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例,真正達到其鍛煉價值和發(fā)展?jié)摿?,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達到體育課程 “以學生為本、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目的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魏鵬飛.對提高大學生體育興趣的研究[J].才智,2013(11):93.
[2]鐘喜婷,楊進波.城市新興體育項目發(fā)展與高校體育的互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1(3).
[3]錢梅.高校新興體育課程的開發(fā)利用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4.
[4]趙旭光.山西省普通高校新興體育項目開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