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春 金小燕 王金鑫 沈丹萍
《多種形式的平衡方法和游戲》是《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中提出的水平一體操單元必學內容之一,它的表現標準為:能說出所學各種平衡動作的名稱;能在多種形式的游戲中,完成各種方式的平衡動作,能根據動物名稱或教師指令,快速做出至少4種以上的平衡動作,表現出動作的穩(wěn)定、平衡,展示良好的控制力、表現力等;練習中表現出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及樂于表現、積極展示的行為。由于人天生具有平衡能力,只是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練習提高,為此在本單元的內容維度構建中,沒有設置“技術”維度的內容。
一、“體能”維度游戲
游戲1:波速球。
游戲方法:站在波速球上,模仿孫悟空“騰云駕霧”等各種動作(圖1)。
練習要求:單、雙腳站立于球上不著地。
設計意圖:發(fā)展學生的平衡及身體控制能力。
教學建議:可以模仿各種卡通人物或其他人物、動物的動作;在規(guī)定時間內,比誰模仿的動作多。
游戲2:“遨游太空”。
游戲方法:腹部貼在健身球上,手腳不能碰地(圖2)。
練習要求:身體趴在健身球上,手腳不可著地。
設計意圖:發(fā)展學生腰腹力量與平衡能力。
教學建議:健身球的氣體量可以由少變多;健身球的大小可以根據學生能力而定;可改變身體接觸部位進行體驗,如,背部、臀部等部位。
游戲3:“螃蟹搬家”。
游戲方法:臀部著地,手腳離地,用手或腳傳球(圖3)。
練習要求:參與者手腳不碰地;球不可落地,依次傳遞。
設計意圖:發(fā)展學生的腰腹力量與控制身體能力。
教學建議:球可以用其他物品代替,如,籃球、足球、木棒等;可以比哪組傳遞的人最多,堅持的時間最久。
游戲4:“袋鼠跳”。
游戲方法:雙腳站在“娃娃跳”上連續(xù)跳(圖4)。
練習要求:連續(xù)跳起,腳不落地。
設計意圖:發(fā)展學生身體控制能力以及上下肢協(xié)調能力。
教學建議:可以用距離或者時間評價學生跳的練習;可以用跳跳球等器材代替。
二、“運用”維度游戲
游戲1:“狹路相逢”。
游戲方法:2名學生在木道上相向行走,途中相遇相互交換位置通過(圖5)。
練習要求:保持身體平衡,腳不可離開木道。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在特殊環(huán)境中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
教學建議:可在平衡木、小木塊、道牙等器材上進行練習;也可多名學生相向而行進行游戲。
游戲2:“矮蹺射門”。
游戲方法:手提矮蹺板行走進行足球比賽(圖6)。
練習要求:走路穩(wěn),腳不觸地。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駕馭不同平衡器材的能力。
教學建議:可以調整距離長短及穿越障礙進行練習;高度可適當調整;比賽人數和場地大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酌情選擇。
游戲3:“旋轉飛碟”。
游戲方法:1名學生在原地抱球閉眼旋轉幾圈之后投籃(圖7),比誰投得準。
練習要求:閉眼。
設計意圖:能在旋暈狀態(tài)下,完成投籃任務,提高平衡能力。
教學建議:可以進行先睜眼再閉眼練習;旋轉圈數可以由少到多;可以在旋轉后增加運球、傳球的動作。
游戲4:“撥電話”。
游戲方法:單腳跳進行撥電話(圖8)。
練習要求:連續(xù)撥完所有號碼,不換腳。
設計意圖:提高連續(xù)單腳跳中保持平衡的能力。
教學建議:可單、雙跳交替進行;可采用多名學生配合接力進行,每名學生撥1個號碼后跳回,第2名學生與其擊掌后出發(fā),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