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頓將一封信交給《舊金山紀事報》總編,并跟他說:“我查了美國法律全書,沒有哪條法律規(guī)定不能當美國皇帝,我也翻遍了全美國各地的報紙,還沒有人宣布自己是美國皇帝。所以,朕正式宣告朕乃美利堅皇帝、墨西哥攝政王諾頓一世!”
冒險家破產(chǎn)改行當“皇帝”
1880年1月9日,當時美國的舊金山第一大報紙《舊金山紀事報》以頭版頭條刊登了這樣一則新聞:“美國皇帝和墨西哥攝政王諾頓一世駕崩?!?/p>
報紙上說的這個諾頓一世,本名約書亞·諾頓,出生于英國,是那個時代典型的冒險家。1849年,諾頓隨著淘金熱潮來到美國舊金山,他非常有頭腦,沒有去淘金,而是選擇向淘金者出售大米來發(fā)家致富。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正當諾頓事業(yè)如日中天之際,美國西海岸米價急跌,諾頓破產(chǎn)了。
破產(chǎn)后的諾頓一度非常消沉,一天,他在酒館借酒澆愁,突然聽到鄰座有人說:“在美國只要不觸犯法律,你想干嗎就干嗎。”諾頓聞言靈光一現(xiàn)——英國有國王,美國卻還沒皇帝,那我就改行當“皇帝”。
于是諾頓從圖書館借了本美國法律全書,整整研究了五天,第六天,諾頓滿懷自信地走進《舊金山紀事報》編輯部,將一封信交給總編,很認真地跟他說:“我查了美國法律全書,沒有哪一條法律規(guī)定不能當美國皇帝,我也翻遍了全美國各地的報紙,還沒有人宣布自己是美國皇帝。所以,朕正式宣告朕乃美利堅皇帝、墨西哥攝政王諾頓一世!這是詔書,你拿去發(fā)布吧?!?/p>
這位總編也是個思想前衛(wèi)的主兒——正愁沒新聞呢,諾頓這點子不錯!報紙第二天就全文刊載了諾頓的“登基詔書”。
民眾愉快地接受了這個玩笑
一個落魄冒險家敢自稱“皇帝”,要是出在其他國家,諾頓除了上絞刑架或進監(jiān)獄似乎沒有別的出路。不過,美國人卻愉快地接受了這個玩笑,當?shù)夭簧偕碳疫€把這當做了噱頭打廣告:他常去的小餐館打出了“皇帝御用酒店”的招牌;劇院則設(shè)立了“皇帝包廂”;他租住的公寓則自稱“皇宮”。
一時間,半個舊金山都跟著這個玩笑自娛自樂起來。更有趣的是,連聯(lián)邦政府也參與到了這個玩笑中,在1870年全國人口普查的記錄中,諾頓的職業(yè)一欄赫然寫著“皇帝”。
只有諾頓本人沒把這事兒當玩笑,他認為既然當了“皇帝”,就該履行“皇帝”職責。于是,他經(jīng)常穿著“皇服”腰挎軍刀上街視察,還經(jīng)常頒布“詔書”針砭時弊。由于其身為“皇帝”的有趣口氣以及時常閃現(xiàn)的真知灼見,“詔書”常常被舊金山各大報紙轉(zhuǎn)載。
“皇帝”下“詔書”建金門大橋
諾頓“皇帝”最頻繁下的一道“詔書”,是要求在舊金山海灣建一座懸索橋,以方便“臣民”們的生活。這道圣旨最終不僅被奉行,并且還歸功于他,只不過遲了60多年:1933年,舊金山開始在諾頓一世規(guī)劃的地址建懸索橋,三年后,這座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橋之一——金門大橋建成,在它的一根橋梁上掛著這樣一塊牌子:“旅行者,請停步并感謝美國皇帝、墨西哥攝政王諾頓一世(1859-1880在位),他有先見之明,構(gòu)想并下令在舊金山海灣建橋?!?/p>
1880年1月8日,諾頓在前往自然科學院演講的途中,因中風“駕崩”。這就是美國唯一一位“皇帝”的故事:一個自由的社會成全了一個冒險者離譜的夢想,而作為回報,冒險者為那個夢想燃燒了自己。
(《齊魯晚報》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