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星
一、 以導學活動單為抓手,指導學生進行操作性較強的預習活動
對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學力尚淺,預習能力較弱,為了不讓學生的預習處于混沌、毫無目標的狀態(tài),筆者給學生們設計了導學活動單,通過明確的預習目標、操作性較強的流程,讓學生們掌握一定的預習的方法,提高學生們預習的有效性。如在義務教育教科書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的第五單元《圓》這一單元中,筆者就設計了以下幾個導學活動單。
在導學活動單的引導下,學生們進行了有目標、有序、有層次的自主學習,每個學生都依據(jù)活動單的流程進行思考、操作實踐和體驗,比傳統(tǒng)的接受式的學習,學生個體參與學習的機會大大提高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 以小組合作交流為平臺,將預習效果落到實處
預習是否有效,除了依據(jù)導學活動單進行可操作的流程進行有目標的預習外,落實預習效果極為重要。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落實預習效果的探究有了初步成果。
1.小組交流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在組長的組織下,組員之間相互交流自己
的預習成果,并用紅筆標出自己在預習中錯誤的理解或補充同伴精彩的見解,從而完善自己的導學活動單。同時,小組伙伴之間對預習的效果進行互相評價,從而促進學生對預習過程進行有效的自我反思。
2.全班交流
在教師的組織下以達標測試的方式對學生的預習效果進行初步檢查,并對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重點講解。以學定教,先學后教,這是生本課堂教學的核心。學生的有效預習,讓教師能直面學生的疑問,將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不明白的問題上,從而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高效,更有針對性。如圓的面積的公式的推導,重點和難點在于通過轉化后將圓剪拼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這個長方形與圓之間的關系如何?以往教學教師利用課件或模型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圖形的轉化過程上,等到要講解剪拼的長方形和與圓之間的關系時已經(jīng)下課了,結果是匆忙之間完成該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任務,學生學到的只是圖形的剪拼游戲,而對圓面積公式推導的核心則沒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利用導學活動單讓學生先預習,剪拼等數(shù)學活動學生們都在自主學習和小組交流中得到充分的體驗和感悟,教師的重點則在于組織學生對剪拼的長方形和圓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究,從而使學生明白:(1)剪拼的長方形的長是圓周長的一半,可用C/2或πr表示,剪拼的長方形的寬是圓的半徑r;(2)剪拼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相等;(3)圓的面積=πr2;(4)剪拼長方形的周長比圓的周長多兩條半徑…有效的預習成就了高效的課堂教學。
著名教育專家楊在隋教授曾經(jīng)說過: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讓學生利用一切學習資源進行適當?shù)念A習以建立舊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是必要的,而在有效預習的過程中,不但成就了高效的課堂,教師和學生都是收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