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杰
巴斯德曾做過一個著名的“鵝頸瓶”實驗,甲圖中A瓶、B瓶內(nèi)都裝有肉湯。將A瓶內(nèi)的肉湯煮沸,B瓶不做處理。一段時間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鮮,另一瓶變質(zhì)。接著,巴斯德將保鮮的瓶頸打斷(如圖乙),數(shù)日后,瓶中肉湯也變質(zhì)。
1.甲圖實驗中能保鮮的是______瓶,而將其瓶頸打斷后,變質(zhì)的原因是空氣中的______進入了瓶內(nèi)。
2.甲、乙兩組實驗所控制的變量是______。
A. 瓶子的大小 B.細菌的有無 C. 肉湯的多少
3.乙圖中控制變量的方法是將瓶頸打斷;而甲圖中控制變量的方法則是______。
4.你覺得巴斯德的實驗要經(jīng)過重復多次才能得出科學的結(jié)論,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