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自然萌:打造共建共享的自然家園

      2018-05-15 03:33:25李蔚
      中華環(huán)境 2018年4期
      關鍵詞:孩子課程教育

      文 李蔚

      讓孩子從數(shù)碼產(chǎn)品與各種課外班的左右夾擊中解脫出來,讓他們回歸本該屬于童年的曠野,尋找一切生命原初的感動,是自然萌事業(yè)的發(fā)端。

      帶孩子在林間奔跑,溪邊嬉水,觸摸樹葉與果實,聆聽風的歌唱,看星星、尋找螢火蟲……你的孩子經(jīng)歷過這一切嗎?

      鋼筋水泥的叢林里,數(shù)碼產(chǎn)品遍地開花的時代,越來越少的孩子有機會經(jīng)歷這一切。城市里的孩子游走于各種興趣班,靠書本與理論傳承著抽象的知識與經(jīng)驗,卻對家門口的四季變遷無動于衷。在天目山的一次自然游學營中,當老師問孩子們最大的興趣愛好是什么,有三個孩子不約而同地回答:打游戲。

      讓孩子從數(shù)碼產(chǎn)品與各種課外班的左右夾擊中解脫出來,讓他們回歸本該屬于童年的曠野,尋找一切生命原初的感動,是自然萌事業(yè)的發(fā)端。

      百歐歡農場的“都市小農夫”活動。

      螢火蟲的微光

      2013年初,WWF舉辦的一個自然學校分享會引起了我的興趣。彼時本人剛從新華社旗下的雜志社記者轉身成為三聯(lián)書店的圖書編輯。因為以往新聞采訪的經(jīng)歷,我接觸過水電開發(fā)、水鳥保護、捕殺流浪貓、濕地圍墾等一系列與環(huán)境、自然有關的選題,也因此對環(huán)境問題產(chǎn)生了特別的興趣,但新聞工作不停追逐熱點的節(jié)奏讓人難以靜心思考一些問題,我轉行的原因之一就是想給自己一點空間,想想自己能為環(huán)境問題的傳播做些什么。

      我不喜歡那種恐嚇式的宣教方式,覺得那會誘發(fā)恐懼與厭惡。在走過祖國的大好河山后,我深深為自然中蘊藏的力與美所感動,并堅信一定有一種方式,可以展現(xiàn)自然的美好,讓人心生向往?!白匀粚W?!边@個概念,好像暗合于內心深處的某個按鈕。

      分享會新穎有趣。我頭一次了解到“自然教育”的存在。它不同于傳統(tǒng)的知識性教育,講究體驗與情感連接,希望通過人們與自然的親密接觸,感知、了解自然,并喚起保護自然的熱忱與行動。

      這樣的實踐與我認同的理念不謀而合。于是,順理成章地,我報名參加了WWF舉辦的自然教育講解員培訓班,并通過篩選成為首批10名學員之一。通過培訓,我了解到自然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也了解到日本、中國臺灣在自然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遂決心去親眼看一看當?shù)氐淖匀唤逃龑嵺`。在和好友尹君蘭商量后——我們是同級校友,尹本就對教育與公益事業(yè)非常感興趣,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去臺灣游歷一番。

      2013年末,我們拜訪了由新竹荒野的恐龍(自然名)夫婦主持自然教育課程的大坪國小。那座深山里的學校以蝴蝶為教學特色,不同年級有不同的教學實踐和目標。新竹荒野的兩個觀察基地讓我們了解到自然保育與守護家園行動間的緊密關聯(lián)。后來,非常幸運地,我們還拜訪到荒野保護協(xié)會的創(chuàng)始人徐仁修老師,徐老師數(shù)十年的人生體悟及荒野協(xié)會對臺灣社會的浸潤作用讓我們感受到莫大的鼓舞。

      從臺灣回來后,我們和來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的編輯唐繼榮、來自同濟大學生命科學院的副教授郭光普等幾位不同領域的伙伴開了個碰頭會,經(jīng)過熱烈的討論,大家決心效仿荒野,從本地做起,從娃娃抓起,帶領親子家庭開發(fā)基于本土的自然教育課程。

      始于2014年3月的“螢火蟲自然親子學堂”就此有了初步的構想。

      徐仁修老師告訴我們,自然教育活動的“秘訣”其實很簡單,就是在合適的時節(jié),帶領參與者去合適的地點,觀賞合適的自然風物。螢火蟲自然親子學堂便以這樣的設計思路一路走了下來,并結合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內部關聯(lián)形成了每月一次的初步課程體系:春季賞花觀葉,夏季聽蟲,秋季觀察濕地與森林,冬季觀候鳥……

      豐富多樣又充滿樂趣的課程很快受到家庭的認可與歡迎。一些孩子開始持續(xù)地參與課程,并將其視作一個月里最值得期待的事兒。

      親子家庭的改變如春風化雨般潛滋暗長,卻又自然而然地發(fā)生了。原來嬌氣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夜觀活動中鍛煉了膽量,在自然觀察和戶外探索中磨練了意志;一些原本怕蟲的媽媽愛上了昆蟲,行為謹慎的爸爸在老師和孩子的帶動下第一次將蛞蝓拿在手里,發(fā)覺這個小東西其實挺可愛的……

      2014年末,螢火蟲自然親子學堂以其新穎的課程內容與形式,自給自足的自我造血特色,獲評2014上海十大青年公益創(chuàng)投項目。

      從資源共享平臺到社區(qū)自然俱樂部

      2015年,經(jīng)過一年多的實踐摸索,我從原單位辭職,成為了一名全職的自然教育從業(yè)者。

      雖然日常的自然體驗活動依然開展得很順利,但心中一個更大的夢想開始蠢蠢欲動。

      因為我與團隊中的幾位小伙伴都有傳媒出版相關的背景,我始終覺得,除了做活動本身,我們應該做點不一樣的嘗試。

      2015年末,新伙伴盧昱的加入讓這一切水到渠成。盧昱是天文學博士,在少兒出版社擔任編輯,曾創(chuàng)刊《十萬個為什么》雜志,有豐富的自然科普經(jīng)驗。

      我們在一起暢聊了自然教育與傳媒出版結合的各種可能,并決定從線上做起,構建一個自然教育的資源共享平臺——一方面解決自然教育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盤活講師、場地、課程等相關資源,一方面通過加強供需匹配等激勵機制沉淀圖文、影像等不同形式的專業(yè)內容,打造一個自然愛好者的社群。

      自然萌就此誕生。

      因為涉及IT技術與網(wǎng)絡運營,技術人才的加盟變得迫在眉睫。這時候,浙江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網(wǎng)絡事業(yè)部負責人張翼翀的參與讓項目如虎添翼。他原本就長期關注和參與環(huán)保生態(tài)相關的志愿服務,也有多年的項目開發(fā)和管理經(jīng)驗,作為主要負責人已完成青少年校外教育和NGO領域大型項目十余個。

      萬事俱備。雖然技術研發(fā)是一件很“燒錢”的事兒,但為了完成心中的夢想,我們依然自掏腰包進行了信息系統(tǒng)的初步建設,并邀請熟悉的業(yè)內伙伴成為內測用戶。目前,一個包括活動發(fā)布、報名、講師與場地預約等功能的信息系統(tǒng)已初見雛形。

      與此同時,我們意識到,現(xiàn)階段的行業(yè)基礎還不牢固,尤其是人才與課程內容的欠缺制約了行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如果不夯實行業(yè)的基礎建設,資源的有效匹配與利用亦是無源之水。

      恰在此時,一群關心孩子身心健康的家長找到了我們,提出希望開展社區(qū)里的自然活動——一個模模糊糊的想法開始逐漸成型:培育爸爸媽媽成為自然講師,開發(fā)家門口的自然課,這樣的嘗試可行嗎?

      在熱心家長的推動和鼓勵下,針對家長的自然教育培訓計劃“自然之門”正式推出。我們培養(yǎng)爸爸媽媽為主的意見領袖,幫助他們學習課程設計、組織招募、建立團隊,發(fā)展成為自組織的自然俱樂部。

      自然萌的定位也由此變得更為清晰。我們要做一家支持型的自然教育機構,任何人,只要對自然教育感興趣,從入門培訓到活動的管理運營,再到講師、場地、課程的供需匹配,我們都可以“扶上馬再送一程”。

      一幅遙遠卻令人向往的藍圖似乎在眼前展開——那是個共建共享的自然家園,人們相互服務、彼此監(jiān)督,自然之美融入日常。

      天馬山森林夏令營,孩子們用放大鏡觀察樹皮上的生物。

      探索不同形式的知識產(chǎn)品

      除了為專業(yè)人士提供展示和交流互動的空間,我們立足團隊背景,希望最大限度地挖掘自然達人的專業(yè)價值,以合作生產(chǎn)不同形式的知識產(chǎn)品。

      可以玩的立體書是我們嘗試的第一個產(chǎn)品系列。

      2016年,在北京市科委的資助與中國動物學會的專業(yè)指導下,盧昱作為產(chǎn)品總監(jiān)帶領團隊研發(fā)了“北京的候鳥”系列自然科普課程與教材教具——可以動手DIY的立體書成為教具的主要形式。

      通過動手拼裝,6歲左右的孩子就可以在老師或家長的指導下完成立體書的制作,讓原本屬于天空的精靈來到身邊,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玩伴。

      課程包括6個主題,分別是:《候鳥與留鳥》《青山綠水間》《紅墻黃瓦間》《神奇的歌唱家》《丑小鴨的故事》《鷹飛在天》。目前為止,已有100多位中小學教師接受了該課程的專業(yè)培訓,包括人大附中、101中學、北達資源中學等在內的10余所知名學校已確定課程購買方案。

      良好的市場反饋給了我們繼續(xù)前行的信心與動力。不過我們深知,如果想更上一層樓,不管是推進信息系統(tǒng)的建設還是完善產(chǎn)品體系,資金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們開始嘗試接觸各種融資渠道,幸運的是,很快就獲得了阿拉善SEE“創(chuàng)綠家”項目的認可與資助。

      曙光初現(xiàn)。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將繼續(xù)完善線上信息系統(tǒng)與不同形式內容產(chǎn)品的開發(fā),通過內容建設串聯(lián)起各地的自然同好。

      環(huán)境小記者訓練營、自然創(chuàng)作訓練營等醞釀已久的項目也即將啟動,并配合策劃不同形式的內容產(chǎn)品。

      自然教育方興未艾。和許多同行者一樣,自然萌小而新,卻有著蓬勃的朝氣與活力。前進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我們唯愿自己的微小努力可以為更多人打開自然之門,讓自然之光照耀童年,讓綠色的種子在心田萌芽,在都市開花。

      猜你喜歡
      孩子課程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數(shù)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fā)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計算機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孩子的畫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畫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畫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荔浦县| 会东县| 屯留县| 南丰县| 灵宝市| 察隅县| 虎林市| 阿克| 鹿泉市| 墨玉县| 云霄县| 娱乐| 长岭县| 泗阳县| 微山县| 贡觉县| 赤水市| 丰宁| 渝中区| 邛崃市| 曲松县| 简阳市| 江安县| 乌兰浩特市| 禹城市| 通城县| 沿河| 八宿县| 昌宁县| 盐城市| 合阳县| 乐都县| 平果县| 临泉县| 水富县| 弋阳县| 景谷| 东兴市| 新密市| 南汇区|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