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在口譯過程中幫助譯員順利進行翻譯的工具,口譯筆記在記錄演講要點的同時,也要兼顧邏輯。本文著重分析邏輯關系在口譯筆記中的處理,通過遵循豎向書寫、縮進式、左邊空格的原則,突顯演講內(nèi)容的邏輯關系。
【關鍵詞】口譯筆記;邏輯關系;關聯(lián)詞
【作者簡介】卞鴻瑜,女,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方向:英語口譯。
由于大腦記憶容量有限,進行口譯時,譯員需要記錄口譯筆記。有學者提出,在做筆記之前,必須訓練初學者經(jīng)過“感知語音、分析概念和關鍵詞再過渡到做筆記”這三個過程。漢英口譯時,譯員首先要分析漢語句子的功能、意義以及邏輯關系,才能確定英語句子的結構、形式、關聯(lián)詞。因此,為了口譯的順利進行,在口譯筆記中需要體現(xiàn)出邏輯關系。
一、筆記原則
研究發(fā)現(xiàn),在有記錄邏輯關聯(lián)詞的情況下,譯員能夠給出信息準確度高、流暢性好較高質(zhì)量的譯文。口譯筆記的排列方式有三個原則:豎向書寫、縮進式、左邊空格。豎向書寫是指每一個意群占據(jù)一行;縮進式是指筆記從左往右呈對角線式縮進;左邊空格是指筆記的左邊突出一個長條的空格,這部分用作記錄邏輯線索。然而,記錄筆記的真正功夫不在筆記本身,而是在于拓展知識面,習慣不同語篇樣式,因為理解語篇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讀者、聽者長時記憶中的知識系統(tǒng)或背景知識。
二、案例分析
漢語復句的句間關系主要有以下九種:并列、連貫、遞進、選擇、轉折、假設、條件、因果、目的。這些顯性邏輯關系較易理清,但在某些情況下,言者沒有說明邏輯關系,需要譯員補充上下文的邏輯關系。
例如: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前進。
筆記如下:
原譯:In this period, not only must we finish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achieve the first century goal; we must also build on this achievement to embark on a new journey toward the second century goal of fully building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譯文分析:首先,原文中的顯性邏輯關系為“既要……又要……”,是一種并列關系,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這兩個意群縮進量相同,在最左側用“又”字標注兩個分句的邏輯關系。其次,兩個分句中隱藏一個內(nèi)在的邏輯關系。根據(jù)背景知識,可以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第一個百年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是“第二個百年目標”,原譯在此處處理得并不盡如人意。
改譯:In this period, not only must we achieve the first century goal, which is finish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but we must embark on a new journey toward the second century goal of fully building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三、結語
綜合上述,譯員應根據(jù)習慣建立自己的口譯筆記系統(tǒng),并在記錄筆記時口譯遵循三個要點:豎向書寫、縮進式、左邊空格。在注重記錄演講內(nèi)容的同時,在口譯筆記中體現(xiàn)邏輯關系,便于口譯的輸出。
參考文獻:
[1]Lambert,S.Information processing among conference interpreters:A test of the-depth-of-processing hypo thesis[J].Meta,1988(33):377-387.
[2]Merlini,R.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module[J].The Interpreters Newsletter,1996(7):31-41.
[3]Was,A.& Woltz,D.Re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ing Memory and Comprehension:The Role of Available Long-term Memory[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Memory,2007(56).
[4]方婕.從關聯(lián)理論看英漢口譯筆記中的邏輯關聯(lián)詞[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2年會論文集[C].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2:11.
[5]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1.
[6]仲偉合,王斌華.基礎口譯[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