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薇
身體微向右轉,右腳尖微向外擺。左臂外旋,掌心向右,掌指向前。目視左手。
①
重心仍在左腿,以腰為軸帶動右腳外擺,左臂外旋。
易出偏差:擺腳與旋臂不協(xié)調。
糾正方法:擺腳與旋臂要同時完成。
重心前移,右腳掌緩緩踏實;左腳提起收至右腳內側,腳尖點地。同時右臂外旋翻掌向下、向右后上方劃弧至右肩外,手與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左手由左向右劃弧至右胸前,手心斜向下。目視右手。
右轉時要松腰松胯,上體保持端正;兩手向右劃弧應走弧線。
②
易出偏差:上體右傾,聳肩。
糾正方法:整個脊椎做縱向轉動,肩部自然松沉。
上體微向左轉,左腳提起向左前方上步,腳跟著地,腳尖上翹。同時右肘回屈,右手收至耳側,掌心斜向前下;左手微下落至腹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右。目視前方。
身體左轉時,左腳上步與右手屈肘要協(xié)調一致。
易出偏差:上體前傾,臀部后凸。
③
糾正方法:身體重心置于右腿,左腳有控制地輕輕上步,身體保持端正。
重心前移,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時右手經(jīng)耳側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掌指向上,高與鼻尖齊;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摟過,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視右手。
④
弓步與摟膝、推掌要同時完成。
易出偏差:弓步時重心前傾,或弓步與摟膝推掌不協(xié)調。
糾正方法:弓步時,整個身體向前平移;摟掌是摟開對方之腳,推掌為擊對方之胸,明白此義,有利協(xié)調。
攻防含義:設對方用腳踢我襠部,我即以左手摟開其腳,同時上步弓腿以右掌向對方胸部擊去。左、右摟膝拗步用意相同,唯方向相反。
重心前移,右腿屈膝提起,跟進半步,前腳掌著地。同時右手腕放松,微下塌。目視右手。
⑤
跟步時,腰胯應放松,移動重心須平穩(wěn),不可挺膝引身跟起;跟步與塌腕應協(xié)調完成。
易出偏差:跟步時,誤挺左膝引身跟起。
糾正方法:左膝須保持原有彎曲度,不可向上挺伸。
上體后坐,重心移至右腿。同時左手由左下向前向上挑舉,高與肩平;右手回收至右胸前。目視左手。
左手上挑時要由左向上、向前,微帶弧形。
易出偏差:上、下肢動作不協(xié)調。
糾正方法:重心后移到位,左手也挑舉到位。
⑥
左腳略提起,稍向前移,腳跟著地,腳尖上翹,成左虛步。同時左手繼續(xù)上挑至與鼻尖平,掌心向右,掌指斜向上,臂微屈;右手回收至左臂肘部里側,掌心向左,掌指斜向上。目視左手。
兩手臂相合與腳跟著地要同時完成;兩手臂要有一相合向前的撐勁。
易出偏差:兩臂相合時,上體前傾。
⑦
糾正方法:強調用背部的后掌勁,使前后勁力相稱;上體自然端正,避免前傾。
攻防含義:設對方以右手擊我胸部,我即以左手粘其肘,右手向左粘其腕,用兩手的合力反其肘關節(jié),并以左腳踢其脛骨或踩其腳面。
右臂外旋,右手翻掌,由前向下、向右劃弧至右腰前,手心向上,臂微屈。目視左手。
右手向后劃弧應沉肩垂肘。
⑧
易出偏差:右手回抽時產生夾臂。
糾正方法:注意腋下應留有空隙。
上體右轉,隨轉體右手向右、向后、向上劃弧平舉,兩臂置于體兩側與肩同高,兩掌均向上。目視右手。
體右轉應以腰為軸,身體不可歪斜。
易出偏差:右手劃弧時,手臂過直。
糾正方法:右手向后平舉應走弧線。
⑨
上體左轉,右腿自然直立,左腿屈膝提起,腳尖自然下垂。同時兩手微向上,平托于身體兩側。目隨轉體向前看左手。
⑩
肩須松沉,提膝時重心要穩(wěn)。
易出偏差:只劃手不轉腰,兩臂僵直。
糾正方法:要以腰的轉動帶動左腿屈膝提起和兩手向上托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