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shù)學,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和變通能力,常常會用到分類討論思想。這種思想會使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本文會進一步分析這一思想,探討如何在數(shù)學教學中對其進行使用。
關鍵詞:分類討論思想;高中數(shù)學;解題;講課方式
一、 前言
分類討論思想在高中數(shù)學中是一種常見的思想,這種思想在教學中常常被用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尤其是教育改革后,這種思想使用更加頻繁,它也成了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重要手段,本文從教師教課和學生學習兩方面,討論這一思想是如何在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的。
二、 解析數(shù)學問題
(一) 幾何題型
幾何體在高中數(shù)學中屬于比較難的題型,常常一個問題又會被分為多種情況來考慮,如以下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五中的一道題目。
從上面案例中,我們很容易看出解決數(shù)學時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可能因為思考不全面,忽略了某個方面,所以面對這些問題時可以分類進行討論,學會從多角度思考才會減少失誤,到達解題最佳效果。
三、 改善教學方式
分類討論思想在解析數(shù)學問題時,會使解題者考慮更加全面。同樣,如果將其用在改善教學方式上也會增強教學效果。但在高中教學中,可能對分類討論思想存在一定的誤區(qū),比如教課方式過于死板,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課堂內容由教師主導等。面對這一類狀況就可以使用分類討論思想,具體通過以下三方面進行考慮:
(一) 個體差異
分類討論思想不可以只思考問題本身,也要考慮學生的能力。不同的學生能力是不同的,能力有強有弱。同樣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是不同的,有的掌握狀況很好,有的很差。掌握狀況好的學生,學習效果就好,反之則差。所以教師必須將學生分類進行輔導,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率。針對這一問題可以使用問卷調查、考試方式,對學生進行分類,但不能只看分數(shù)好壞,分數(shù)相同不代表學生掌握程度也相同,要綜合多方面進行考慮。
(二) 問題難度
教師一般習慣按照教科書上的知識點來講課,但這些知識點對不同學生來說,是不一樣的,教師講同一個問題,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來說,可能會覺得太簡單,完全不需要重復,但對于差生來說,可能多次重復也會因基礎或者是能力不足聽不懂。前者需要的是難度再大一點問題,這樣的問題才有助于他們能力的提高。后者需要的是簡單易懂的問題,這樣才能有助于他們對類型題的理解。所以教師在講課前,可以將同一類型題進行分類,比如分成簡單、一般、困難三個層次,對不同學生重點講解不同難度題型。這樣的分類有助于學生逐漸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提高自己。
(三) 學生意見
分類討論思想是一種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同時也會服務于教學指導。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大多以自己的意見為主,主觀判斷學生能力,不去廣泛吸取學生意見,導致學生該學習的東西沒有學到。因此,分類討論思想在應用中提出了要求,教師必須吸取學生意見,這樣才能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根據(jù)不同情況制定不同教學方式。在吸取學生意見時可以使用匿名問卷的形式,不僅可以充分尊重學生,而且會達到吸取學生意見的目的。
四、 結束語
分類討論思想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思想,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而言,具有非常強的靈活性,無論是在教學中的哪一方面,它都可以靈活的去解決面對不同狀況產(chǎn)生的問題,但同時也需要進一步完善這一思想,只有這樣才可以不斷發(fā)揮其先進性,使其在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趙澤琦.分類討論思想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7,(30):134.
[2]樸希蘭,樸勇杰.分類討論思想在高中數(shù)學解題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07):169-170.
作者簡介:
潘國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圖木舒克市,新疆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