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賢 楊茜 孫芳 王素青 胡瑋 劉茹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一種退行性變性疾病,是正常老化轉向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進行預防的最佳階段[1]。MCI患者的發(fā)病特征為記憶力下降、注意力與計算力下降、語言能力與視空間能力下降,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干預是減少與延緩老年人群MCI發(fā)病及進展的關鍵。MCI是多因素疾病,其確切致病因未明[2]。本研究對本院收治180例確診為MCI的老年患者與360例認知功能正常人群作為研究對象,收集2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既往病史、家族史、一般生理生化指標等進行分析,以探討影響老年人群MCI發(fā)生的危險因素,為早期預防MCI提供必要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確診為MCI的老年患者180例、選取認知功能正常人群360例作為對照組。MCI組中男104例、女76例,年齡65~88歲,平均年齡(76.5±8.2)歲,受教育年限3~16年,平均(8.5±4.2)年;對照組中男211例、女149例,年齡65~89歲,平均年齡(77.2±9.0)歲,受教育年限1~16年,平均(8.4±4.9)年。收集2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婚姻史、家族史、既往史、吸煙、飲酒、教育史、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糖化血紅蛋白(HbA1c)、肌酐、葉酸、維生素B12水平。
1.2 納入、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MCI的診斷標準參考中華醫(yī)學會《中國癡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中的標準[3];(2)年齡65~89歲;(3)認知功能正常的對照組蒙特利爾認知量表(MoCA)評分≥26分,臨床癡呆量表(CDR)評分[4]為0;(4)能夠獲得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既往病史、家族史、一般生理生化指標;(5)獲得研究對象的知情同意。
1.2.2 排除標準 (1)近3個月內具有腦卒中病史;(2)活動性癲癇;(3)伴有精神性疾?。?4)具有長期吸毒、酗酒等成癮藥物病史;(5)既往具有顱腦創(chuàng)傷病史。
1.3 認知功能評定量表
MoCA量表[5]主要包括執(zhí)行功能、注意與集中、語言、記憶、抽象思維、視結構技能、計算機定向力等8個領域11個檢查項目,患者視空間與執(zhí)行功能5分、命名3分、記憶或回憶延遲5分、語言3分、計算3分、注意3分、抽象思維能力2分、定向思維能力6分,量表總分30分,MoCA≥26分為正常,得分越高說明認知功能越好。
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MSE)[6]主要包括定向力(10分)、注意力和計算力(5分)、記憶力(3分)、回憶能力(3分)、語言能力(9分),總分為30分,根據(jù)文化程度進行判斷,即文盲≤17 分,小學≤20 分,中學或以上≤22 分,大學或大?!?3 分判斷為MCI。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2.1 2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比較
MCI組和對照組的高血壓病、糖尿病、腦卒中病史、TG、LDL-C、HbA1c水平比較均有明顯差異(P<0.05);MCI組患者的HDL-C、葉酸、維生素B12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1)。
2.2 MCI的危險因素分析
以患者是否并發(fā)MCI作為因變量,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高血壓病、糖尿病、腦卒中、顱內動脈狹窄病史、TG、LDL-C、HbA1c、HDL-C、葉酸、維生素B12水平作為自變量,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合并高血壓病、糖尿病、腦卒中、顱內動脈狹窄病史、TG、HbA1c水平增高是老年人群并發(fā)MCI的危險因素(P<0.05),HDL-C、葉酸、維生素B12水平增高可降低老年人群并發(fā)MCI的風險(P<0.05)(表2)。
MCI是一種特殊的神經變性疾病,是一種介于癡呆與正常衰老之間的不穩(wěn)定性臨床認知功能損害狀態(tài),是癡呆的早期階段[7]。臨床發(fā)現(xiàn),MCI老年患者每年6.0%~25.0%發(fā)展為癡呆,加重患者病情,不利于患者的生活質量,給家庭與社會增加了沉重的經濟與精神負擔[8]。MCI是一個多因素、多層次、多維度的復雜的認知障礙過程,其發(fā)病初期較為隱匿,就診時已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認知損傷[9]。MCI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部分證據(jù)表明其發(fā)生、發(fā)展與患者遺傳、環(huán)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10]。對MCI患病危險因素進行研究有助于早期尋找干預MCI的時機與方法,是降低MCI、老年癡呆發(fā)病率的有效途徑。
糖尿病、高血壓病、腦卒中作為血管性疾病,被認為是MCI的發(fā)病風險因素,病理生理學指出分布在海馬與大腦皮質的胰島素、胰島素受體與大腦認知功能相關,糖尿病促進微小血管病變,損傷糖基化,降低皮質灌注,減退認知功能;誘發(fā)腦動脈硬化與毛細血管病變,對腦灌注與腦代謝產生嚴重影響,使得神經元變性,認知功能下降;腦卒中作為MCI的發(fā)病因素,其原因可能與患者顱內血流灌注不足、皮質白質病變相關[11-12]。血脂水平對MCI存在重要作用,血清TC、LDL水平增高會導致腦動脈與毛細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其水平與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率呈正相關,同時HDL水平增高對患者血管起到保護作用,直接影響與認知功能障礙相關的神經元變性,出現(xiàn)認知功能障礙[13]。顱內動脈狹窄及腦血流灌注不足所致腦白質損害,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導致腦內多發(fā)微小腔隙性梗死灶,海馬神經元凋亡,誘發(fā)認知功能損害[14]。葉酸、維生素B12水平降低、HbA1c水平增高對MIC產生影響,其原因可能為通過調節(jié)患者神經細胞內鈣穩(wěn)定,降低神經毒性與營養(yǎng)神經功能,損傷認知功能[15]。本研究對比MCI與健康者人群的臨床資料顯示, MCI組的高血壓病、糖尿病、腦卒中、顱內動脈狹窄病史、TG、LDL-C、HbA1c水平與對照組比較有明顯差異,MCI組患者的HDL-C、葉酸、維生素B12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佐證了上述分析,同時提示高血壓病、糖尿病、腦卒中、顱內動脈狹窄病史、TG、LDL-C、HbA1c、HDL-C、葉酸、維生素B12水平均參與了MCI的發(fā)病過程,其水平高低與MCI的病情具有密切聯(lián)系。
表1 2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比較
表2 MCI的危險因素分析
為進一步明確影響MCI的因素,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合并高血壓病、糖尿病、腦卒中、顱內動脈狹窄病史、TG、HbA1c水平增高是老年人群并發(fā)MCI的危險因素,HDL-C、葉酸、維生素B12水平增高可降低老年人群并發(fā)MCI的風險(P<0.05),這說明針對上述因素應早期采取相適宜的干預措施,緩解老年人群認知功能減退,控制輕度認知障礙向老年癡呆進展。臨床應重視老年人群,控制好血糖、血壓,加強保健知識教育,多讀書,多參加體育鍛煉,注意營養(yǎng)補充,刺激思維活動,誘發(fā)大腦興奮性,改善患者智力與記憶障礙,延緩病情發(fā)展,降低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MCI患者的影響因素為高血壓病、糖尿病、腦卒中、顱內動脈狹窄病史、TG、HbA1c水平增高及HDL-C、葉酸、維生素B12水平降低,并通過MCI患者與健康人群一般資料比較、多因素分析證實了上述因素在MCI發(fā)病過程中的作用??紤]到本研究的樣本量仍然偏少,且國內外缺少大量的實驗對照研究,還需要進行多中心、大樣本、嚴格控制混雜因素的前瞻性研究,得出準確結論。
綜上所述,合并高血壓病、糖尿病、腦卒中、顱內動脈狹窄病史、TG、HbA1c水平增高及HDL-C、葉酸、維生素B12水平降低會增加老年人群并發(fā)MCI的發(fā)生率。
[1] Mufson EJ,Ma SY,Cochran EJ,et al.Loss of nucleus basalis neurons containing trkA immunoreactivity in individual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early Alzheimer's disease[J].J Comp Neurol,2000,427(1):19-30.
[2] 熊學輝,瞿丹霞.輕中型顱腦損傷繼發(fā)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6,42(1):40-44.
[3] 虎子穎,趙志剛,張會峰,等.2型糖尿病患者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與海馬體積及血清抵抗素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5,12(4):331-333.
[4] 馮春花,徐曉云,王悅,等.輕度認知障礙的轉化結局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6,38(2):108-112.
[5] 霍穎超,陶永,彭澤艷,等.老年腦白質病變患者認知功能障礙與高膽固醇血癥的關系[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6,41(12):1010-1015.
[6] 李育英,陳小玲,張岐平,等.缺血性腦卒中繼發(fā)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7,57(16):85-87.
[7] Liu Y,Paajanen T,Zhang Y,et al.Analysis of regional MRI volumes and thicknesses as predictors of conversion from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to Alzheimer's disease[J].Neurobiol Aging,2010,31(8):1375-1385.
[8] Han SD,Boyle PA,James BD,et al.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s associated with poorer Decision-Making in Community-Based older persons[J].J Am Geriatr Soc,2015,63(4):676-683.
[9] 吳含,朱奕,王彤.輕度認知障礙危險因素及干預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6,31(5):594-598.
[10] 曲小麗,余剛.帕金森病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研究進展[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6,19(12):1371-1374.
[11] 李波,金尚麗.血管危險因素與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下降的相關性[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5,31(2):262-264.
[12] 劉培茹.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癥與帕金森病認知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6,43(1):30-33.
[13] 呂全軍,張雪媛,王尤麗,等.平頂山市社區(qū)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現(xiàn)況[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51(4):510-512,513.
[14] 楊帆,王超,毛宗福.武漢市社區(qū)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病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6,32(12):1705-1707.
[15] 趙建剛,鄔天鳳,韓峰梅,等.天津市社區(qū)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人口學特征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5,19(4):33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