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軍
在高考評卷中,我們一貫反對抄襲和信口開河的“狂作”。那些抄襲作文或者仿作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立意均雷同于一些已經(jīng)發(fā)表過的文章,這樣的作文不能反映出考生的真實水平,如果這樣的作文得高分,顯然違背了高考公平公正的原則。所以有的完全照搬照抄的作文甚至被閱卷老師判了零分,而有的作文雖只是模仿某篇范文,但痕跡過于明顯,得分也會很低。為了克服這一缺陷,命題者一方面在命題上加強了限制,提示語更具規(guī)范性,也更科學(xué);另一方面擬訂了更加實用到位的評分細(xì)則。這就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不能“扣上話題,抄之大吉”。
1 結(jié)合所學(xué),巧妙化用
我們說,佳作美文不是不能引用,不是不能學(xué)習(xí),但不能照抄照搬,一抄了之。我們可以運用佳作的構(gòu)思技巧與寫作方法,運用其事例,化用其語言。只有這樣,我們的作文才是“原創(chuàng)”的,才是符合考試要求的。
2 人文合一,突出自我
其實,以至誠之心寫至情之文,找回學(xué)生作文的靈魂——“我”,乃作文之真諦。考場作文一定要突出“我”的回歸,人文合一,盡量寫自己的“生活”,寫自己的“情感”,這樣既能打動人心,又能避免犯“抄之大吉”的寫作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