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亞歷山大大帝與印度—希臘君主們的錢幣肖像

      2018-05-23 00:55:07·
      關(guān)鍵詞:特里亞克勒斯巴克

      ·

      圖1

      圖2

      公元前329至326年,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波斯帝國最東邊的幾個省份:巴克特里亞(Bactria)、索格底亞那(Sogdiane)、帕拉帕米薩斯(Paropamisades)、阿拉霍西亞(Arachosia)、錫斯坦(Seistan)、犍陀羅(Gandhara)。此次遠征極大地改變了這一區(qū)域的地理版圖。公元前329年,亞歷山大在高加索(Caucasus,即今興都庫什山——譯者注)興建了亞歷山大里亞城(Alexandria)。隨后,他穿越了興都庫什山,抵達巴克特里亞。公元前327年他重返此地,渡過印度河來到塔克西拉(Taxila),受到當?shù)貒醯目畲?。公元?26年,亞歷山大由塔克西拉進軍,在許達斯佩斯河(Hydaspes)與國王波羅斯(Poros)的軍隊進行了一場決定性的戰(zhàn)役。這是亞歷山大諸多偉大戰(zhàn)役中的最后一次,也是最為輝煌的一次。*見Frank Lee Holt,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Bactria, Leiden: E. J. Brill, 1993; Frank Lee Holt,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the Mystery of the Elephant Medalli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Frank Lee Holt, Into the Land of Bonze, Alexander the Great in Afghanista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可能是用來紀念這場偉大勝利的一些銀質(zhì)徽章刻畫了這場對抗印度大象的血腥戰(zhàn)斗。這些大象曾向希臘士兵發(fā)起猛烈的進攻,使他們遭受重創(chuàng)(圖1)。*該徽章為舊金山一位私人收藏者所有。在一枚孤品金質(zhì)徽章上,勝利者佩戴的象皮頭盔和一頭向右行走的大象象征著印度(圖2)。*這枚紀念章首次刊登在Osmund Bopearachchi & Philippe Flandrin, Le portrait d'Alexandre, Histoire d'unedécouverte pour l'humanité, édition du Rocher, Monaco, 2005,現(xiàn)在學界對其真實性有爭議。關(guān)于那場旨在證明這些反對意見正確性的會議及發(fā)表的論文,見Frank Lee Holt & Osmund Bopearachchi (editeurs), The Alexander Medallion, Exploring the Origins of a Unique Artefact, Imago-Lattara, 2011.最近發(fā)表的兩篇文章似乎在進一步質(zhì)疑這枚特殊錢幣的真實性。其中一篇是Robert Bracey, “Review of The Alexander Medallion, Exploring the Origins of a Unique Artefact,” Numismatic Chronicle, 2011, pp.487-494。 但該作者還遠不是一個亞歷山大錢幣學方面的專家。另一篇文章是Fran?ois de Callata, “Pourquoi le ‘distatère en or au portrait d'Alexandre’ esttrèsprobablement un faux moderne,” Revue Numismatique, Vol.170, 2013, pp.175-189.作者也僅僅只是重申了前人已做出的論斷而已。這枚錢幣的重要性已經(jīng)由布萊恩特和博德曼證實,參見Pierre Briant,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His Empire, trans. by A. Kuhr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20-23, 164; John Boardman, The Greeks in Asia,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2015, p.69, pl.VII.二人在該領(lǐng)域都是最權(quán)威的專家,與Frank Holt 以及Andrew Stewart齊名,參見Holt & Bopearachchi (editeurs), The Alexander Medallion, Exploring the Origins of a Unique Artefact, Imago-Lattara, 2011。筆者在這里要指出的重要一點就是,與那些接受這條錢幣學證據(jù)的真實性的專家們不同,那些質(zhì)疑者從來沒有親自研究過這枚錢幣,盡管他們有很多機會看到它。安德魯·斯圖爾德(Andrew Steward)的強調(diào)是恰如其分的:“打敗了波羅斯和他的大象之后,亞歷山大開始披掛起堅不可摧的象皮,并且在他的銀幣上持續(xù)使用這個形象。這種做法是在模仿他那位身披刀劍不入的尼米亞獅皮的祖先赫拉克勒斯?!?詳見Holt & Bopearachchi (editeurs), The Alexander Medallion, Exploring the Origins of a Unique Artefact, p.78.阿蒙神公羊角象征著亞歷山大曾經(jīng)訪問過埃及的西瓦綠洲(Siwa),向宙斯-阿蒙神求取神諭,他將這位神視為他真正的父親。這位征服者身披的山羊皮宙斯盾(aegis)也進一步暗示宙斯。安德魯·斯圖爾德還總結(jié)了以上這三個符號的象征意義:“亞歷山大是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世界征服者,是宙斯-阿蒙神鐘愛的兒子。招惹他就是自取滅亡?!苯酉聛砦覀儠吹剑@個肖像所傳達的強烈政治信息深遠地影響了亞歷山大的希臘繼承者們在印度發(fā)行的錢幣。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以后,他的帝國被其部將瓜分。公元前306年,塞琉古稱王,在底格里斯河畔建立了新的都城塞琉西亞(Seleukia)。當時,塞琉古王朝統(tǒng)治著巴克特里亞與索格底那亞,孔雀帝國的創(chuàng)建者旃陀羅笈多則將興都庫什山南部納入了他的版圖。*有關(guān)這一問題的討論,見Paul Bernard, Fouillesd'A?Khanoum IV. Les Monnaies hors trésors. Questions d'histoiregréco-bactrienne (Mémoires de la Délégationfran?aise en Afghanistan, XXVIII), Paris, 1985, pp.85-95; Omar Coloru, Da Alessandro a Menandro. Il regno Greco di battriana, Fabrizio Serra Editore, Pisa, 2009, pp.139-142.

      安條克一世最初在安條克城發(fā)行的銀幣僅僅是對亞歷山大錢幣的模仿,但是很快他就發(fā)行了一套新的錢幣取而代之。新錢幣的正面是國王肖像,背面是坐在肚臍石(omphalos)上的塞琉古王朝的保護神阿波羅,這個背面圖案成了整個塞琉古王朝的徽記。從公元前293年起,安條克一世開始輔佐其父王,以副王的身份主政以“上省”著稱的東方諸省。從此之后,巴克特拉(Bactra,巴克特里亞的首府)作為一個錢幣發(fā)行地開始在兩河流域以東地區(qū)發(fā)揮重要作用。*關(guān)于早期塞琉古統(tǒng)治者們在巴克特里亞打制的錢幣,參見Osmund Bopearachchi, Sylloge Nummorum Graecorum, Graeco-Bactrian and Indo-Greek Coins, New York:The Collection of the American Numismatic Society, Part 9, 1998, nos.28-74.在狄奧多托斯(Diodotos)叛亂以后,塞琉古王朝發(fā)行的這些正面是國王肖像、背面是神祇的錢幣成為巴克特里亞和印度的希臘統(tǒng)治者們發(fā)行的大部分金幣與銀幣的原型。

      圖3

      奧古斯都時代的拉丁史學家龐培·特羅古斯(Pompeius Trogus)撰寫了一部關(guān)于馬其頓歷史的著作——《腓利史》(HistoriaePhilippicae)。關(guān)于這本書,現(xiàn)在只有查士丁(Justin)撰寫的“摘要”存世?!罢钡牡?6章第4節(jié)提到一位名為狄奧多托斯的“巴克特里亞千城之主”脫離塞琉古王國,自立為王(圖3)。*該錢幣現(xiàn)在為舊金山一位私人收藏者所有,參見Osmund Bopearachchi, Monnaies 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Paris, 1991, pls.1 & 2, Series 3-15.對希臘-巴克特里亞統(tǒng)治者們(即狄奧多托斯在巴克特里亞以及此后在印度的繼承者們)的歷史重建主要依賴于這些國王們打造的錢幣,因為文獻材料中僅提及了八個國王的名字。多虧了這些錢幣,如今我們已經(jīng)知道曾經(jīng)有44個希臘國王統(tǒng)治過巴克特里亞和印度。這些錢幣的正面是國王肖像,背面是與其宣傳相關(guān)的神祇,目的是向他們的臣民傳遞政治信息。在不計其數(shù)的錢幣上,國王們的肖像和背面的神祇類型都直接或間接地喚起人們對希臘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的回憶,正是他從阿黑門尼王朝手里奪得了他們的帝國。致力于為權(quán)力而戰(zhàn)的印度-希臘人統(tǒng)治者阿伽托克勒斯(Agathocles)發(fā)行了一系列可以追溯到亞歷山大大帝的紀念幣,用這種方式證明自己是王位的合法繼承者。這種做法決非偶然。*關(guān)于阿伽托克勒斯以亞歷山大名義發(fā)行的這些紀念錢幣,見Bopearachchi, Monnaies 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8, series 12.

      圖4

      在討論這些國王的錢幣肖像的重要性之前,我們也許應(yīng)該先介紹一下目前在這片土地上發(fā)現(xiàn)的僅有的兩尊國王頭部塑像。*我們還應(yīng)該想到,與W. W. Tarn和 G. M. A. Richter以及很多其他研究者的觀點相反,羅馬的阿爾巴尼博物館藏品(Albabni Collection)中的胸像并不是那位狄奧多托斯家族的繼承者、希臘-巴克特里亞統(tǒng)治者歐泰德姆斯一世。 Helga von Heitze以一種令人信服的方式證明這個胸像在風格上接近共和國晚期的雕像,而不是希臘化時代的。Paul Bernard也強調(diào),這個人物戴的寬邊帽子與在希臘-巴克特里亞國王們發(fā)行的一些錢幣上所看到的馬其頓圓頂帽毫無共同之處。筆者相信,這些翔實的論證足以徹底消除關(guān)于阿爾巴尼博物館胸像的誤讀。與這個題目相關(guān)的最新細節(jié),參見Paul Bernard, Fouilles d'A? Khanoum IV. Les Monnaies hors trésors. Questions d'histoire gréco-bactrienne (Mémoires de la Délégation fran?aise en Afghanistan, XXVIII), Paris, 1985, pp.132-133.第一尊塑像是在塔吉克斯坦的塔赫特·伊·桑金(Takht-i-Sangin)考古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粘土灰泥頭像。保羅·伯納德(Paul Beranard)有所保留地認為這是一位塞琉古國王的頭像,很有可能是塞琉古一世。他認為,這個頭像的某些外部特征以及頭發(fā)的處理風格接近于塞琉古一世的錢幣肖像以及在赫庫蘭尼姆(Herculaneum)發(fā)現(xiàn)的該國王的胸像。*更多細節(jié)見Bopearachchi, Sylloge Nummorum Graecorum, Graeco-Bactrian and Indo-Greek Coins, no.127;另見Boris Litvinskij, La Civilisation de l'Asie central antique, translated from Russian to French by Louis Vayasse, Arch?ologie in Iran und Turan, Band 3, Rahden/Westif, 1998, pl.4, 2.第二尊塑像是在阿伊·哈努姆(A? Khanoum)附近偶然發(fā)現(xiàn)的某個希臘-巴克特里亞國王彩陶頭像,它原本是一尊石首石肢木身雕像的一部分(圖4)。*Osmund Bopearachchi, “A Faience Head of a Graeco-Bactrian King from A? Khanum,” in Bopearachchi, Altman & Grenet, eds., Alexander's Legacy in the East, Studies in Honor of Paul Bernard, Bulletin of the Asia Institute, 12, Michigan, pp.23-30.這尊塑像頭戴王帶,表明了他的國王身份。但是,由于沒有任何的銘文記載,我們難以確知這尊塑像表現(xiàn)的是哪一位國王。仔細比對了諸多國王的錢幣肖像,我們推測這位國王應(yīng)該是德米特里一世(Demetrios I)。彩陶像的一些外部特征,例如尖尖的鼻子、清晰的鼻孔以及突起的下巴都讓人聯(lián)想到德米特里的銀幣肖像。然而,即便我們假設(shè)這個頭像曾經(jīng)戴著一個額外為其量身制作的象皮頭盔,我們依然注意到在這個彩陶頭像上,錢幣肖像上垂落在頸部的頭發(fā)消失了。仔細觀察這個頭像,它的下部可以嵌入木制的支架,這種工藝與大多數(shù)石首石肢木身雕像的工藝是一致的。

      在阿伊·哈努姆神廟的內(nèi)殿發(fā)現(xiàn)的祭祀雕像的殘片,*Paul Bernard, “Quatrième Champagne de fouilles à A? Khanoum (Bactriane),” Compte Rendus, 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 Belles-Lettres, Paris, 1969, pp.338-345.以及這個很有可能也來自于同一個希臘城鎮(zhèn)的彩陶頭像,是巴克特里亞僅存的石首石肢木身雕像的例證。這種雕像的實際數(shù)量必然遠不止于此,比起目前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這些,肯定有更多的希臘-巴克特里亞和印度-希臘人國王的雕像曾經(jīng)存在過。遺憾的是,我們目前在中亞和印度西北部僅發(fā)現(xiàn)了數(shù)量有限的幾座希臘式城鎮(zhèn),在一些城市遺址中,我們了解的僅僅是希臘地層。因此,塔克西拉雖然已經(jīng)得到了深入的發(fā)掘,但是學者們對于希臘地層的探究仍然沒有停止。即便是在阿富汗,除了阿伊·哈努姆以外,我們對那些巴克特里亞古城的希臘地層也知之甚少。可以確信,未來的科學化挖掘最終會發(fā)掘出國王肖像的雕塑。

      1964至1978年,在保羅·伯納德的指導(dǎo)下,法國考古隊在阿富汗挖掘了希臘城市阿伊·哈努姆。這座城市是巴克特里亞希臘人建筑才能的最好例證。阿伊·哈努姆位于阿姆河(Oxus)與科克查河(Kokcha)交匯處的一個三角地帶。希臘人選擇在此處建城,似乎是考慮到這個地點的戰(zhàn)略價值。作為一個強大的軍事基地,這里可以俯視群山腳下并且控制巴克特里亞平原的東部邊境及其山區(qū)腹地。這里的山區(qū)有很多關(guān)隘通向遙遠的中國和近鄰的印度北部。城中的居民區(qū)以及大多數(shù)公共建筑,如王宮及其行政管理區(qū)域、劇院、體育館以及神廟皆建于下城。比起較多遭受惡劣氣候影響的衛(wèi)城,這里的面積更大,交通也更加便利。*有關(guān)阿伊·哈努姆遺址完整發(fā)掘的綜述,見Paul Bernard, “La découverte et la fouille du site hellénistiqued'A? Khanoum en Afghanistan: comment ells se sontfaites,” Parthica, No.11, 2009, pp.33-56. 也見Guy Lecuyot, Fouilles d'A? Khanoum. IX. L'Habitat, (Mémoires de la Délégationfran?aise en Afghanistan, XXXIV), Editions de Boccard, Paris, 2013, pp.ix-xx.出土于阿伊·哈努姆的希臘神、哲學家和運動健兒的雕像見證了當?shù)厮囆g(shù)家的水平。保羅·伯納德曾指出,如果說這群雕塑家所顯示的美學趣味相當保守、在設(shè)計上依然忠實于公元前4到前3世紀的希臘后古典主義風格,那么,他們的獨特之處就在于技術(shù)創(chuàng)新。這是一種系統(tǒng)性技術(shù),用于制作中等規(guī)模的雕像或用浮雕裝飾建筑內(nèi)部:在木制內(nèi)芯外部抹上泥土,使其晾干成型,有時還會在上面涂上數(shù)層灰泥。*關(guān)于這些物品的近期研究與彩色圖片,參見Paul Bernard, “The Greek Colony at A? Khanum and Hellenism in Central Asia,” in Afghanistan: Hidden Treasures from the National Museum, Kabul, edited by F. Hiebert and P. Cambon, National Geographic, Washington D.C. 2008, nos.32, 34.他們也使用希臘的一種名為“石首石肢木身雕像”的材料組合技術(shù)。這種技術(shù)一般用來制作神廟內(nèi)部的大型雕像:將身體裸露的部分(臉、雙手、雙腳)用石頭雕刻而成,將其嵌入著裝的木制人體模型上。城市主神廟中發(fā)掘出一個神像的手指和腳的殘部就是這種技術(shù)的見證。

      圖5

      人們在巴基斯坦的塔卡爾·巴拉(Tahkal Bala,即白沙瓦)發(fā)現(xiàn)了一尊可以追溯到貴霜時期的菩薩塑像的大理石頭部以及軀干和四肢,這些殘肢也是一尊石首石肢木身雕像的一部分。它們證明了希臘人在巴克特里亞的統(tǒng)治瓦解了200年后,這種典型的希臘技術(shù)仍然在印度傳播(圖5)。*有關(guān)這座特殊雕像的發(fā)現(xiàn)過程,參見Osmund Bopearachchi, “Acroliths from Bactria and Gandhara,” in On the Cusp of an Era, Art in the Pre-Kushana World, edited by D. Meth-Srinivasan, Leiden-Boston, 2007, pp.119-132, pls.5.1-5.10.談到這尊雕像,約翰·博德曼(John Boardman)寫道:“這種古典的風格和卓越的雕刻技藝在當時的地中海世界無出其右?!?John Boardman, The Diffusion of Classical Art in Antiquity,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4, p.145.這個大理石頭像是希臘殖民地的政治霸權(quán)在該地區(qū)終結(jié)很久以后,佛教肖像與希臘造型藝術(shù)完美結(jié)合的例證。貴霜時期眾多的雕像表明,犍陀羅藝術(shù)中這種大型雕像在當時已經(jīng)成為一種時尚。在我們看來,這種審美起源于300多年前的希臘傳統(tǒng)。我們在這一時期的錢幣肖像上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結(jié)論。

      希臘君主們打造了數(shù)千枚帶有希臘神祇的錢幣,這些錢幣在中亞與印度流傳,見證了該地區(qū)卓越的希臘化文化。錢幣上最常見的神祇有宙斯、雅典娜、波賽冬、狄奧尼索斯、阿波羅、阿爾忒彌斯、赫利俄斯、塞勒涅、赫爾墨斯、尼科、堤喀以及赫拉克勒斯。*有關(guān)希臘-巴克特里亞和印度-希臘人錢幣上的神祇形象,參見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p.377-381.

      圖6

      巴克特里亞獨立以后,許多希臘人國王為了王權(quán)合法化,將自己等同于亞歷山大大帝,通過錢幣圖案喚起人們對亞歷山大的回憶。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的創(chuàng)建者狄奧多托斯(希臘語意為“宙斯的饋贈”)打造的錢幣上帶有他名字中所蘊含的保護神:握有權(quán)杖和閃電的雷電之神——宙斯(圖3)。*這枚四德拉克馬錢幣屬于舊金山一位私人收藏家。有關(guān)狄奧多托斯錢幣的整體研究,參見Brian Kritt, New Discoveries in Bactrian Numismatics, Classical Numismatic Studies, 8, Lancaster, 2015.亞歷山大發(fā)行的一系列紀念徽章上也有同樣的圖案,時間大概是在他打敗了印度國王波羅斯之后(圖1)。狄奧多托斯父子的繼承者歐泰德姆斯一世(Euthydemos I)則選擇赫拉克勒斯作為他的基本錢幣圖案,將自己與亞歷山大聯(lián)系起來。赫拉克勒斯崇拜流行于米安德河畔(Meander)的馬格尼西亞(Magnesia)。我們認為這座位于安納托利亞(Anatolia)的希臘城市是歐泰德姆斯家族的發(fā)源地。亞歷山大聲稱他的父親是阿爾戈斯的泰門尼德斯(Temenides of Argos)家族的成員,所以他也是赫拉克勒斯的后裔(圖6)。*這枚四德拉克馬錢幣屬于舊金山一位私人收藏家,參見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s.2 & 3.

      關(guān)于這些希臘-巴克特里亞早期合法國王的肖像,我們的討論可以更深入一些。這些肖像是真實的么?狄奧多托斯反叛安條克二世并接管了巴克特里亞,但他在統(tǒng)治初期打造的錢幣仍然以其宗主的錢幣為原型。事實上,僅憑這兩個國王的錢幣肖像,我們很難說哪一個才是塞琉古王朝在巴克特里亞至少是名義上的最后統(tǒng)治者。歐泰德姆斯一世曾向安條克三世聲稱,即便說他已經(jīng)稱王,那他也是鏟除了那些真正謀反者的子孫后代(即狄奧多托斯家族)之后才取得王位的。然而,歐泰德姆斯一世的肖像卻與那位被他殺害的統(tǒng)治者狄奧多托斯的肖像完全一致。我們一直相信錢幣肖像從年輕人到老年人的演變表現(xiàn)了同一位國王的自然衰老過程,但是奧利弗·波爾多(Olivier Bordeaux)對所有的錢幣模具進行研究后,卻得出了相反的結(jié)論:老人頭的錢幣肖像要早于中年人的。*Oliver Bordeaux, Les successeursd'Alexandre le grand en AsieCentrale et en Inde, à partir des études de coins et de la restitution des trésorsmonétaires, thesis, Université Pairs IV-Sorbonne, 2015.所以說,大多數(shù)肖像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研究者們理想化了。

      圖7

      統(tǒng)治者寫實肖像的傳統(tǒng)很有可能始于歐泰德姆斯之子德米特里。德米特里一世是第一個向這片被孔雀王朝統(tǒng)治多時的印度領(lǐng)土挺進的希臘-巴克特里亞國王,他也學著一百年前亞歷山大的樣子,在銀幣肖像上戴一頂象征著印度的象皮頭盔(圖7)。*這枚四德拉克馬錢幣屬于舊金山一位私人收藏家,參見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s.4 & 5.德米特里印度領(lǐng)地的一位繼承者呂西亞斯(Lysias)也在錢幣的背面使用了這個標志。*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38, séries 1 & 4.上述兩位君主都采用了亞歷山大的刻模師們發(fā)明出來的同一種肖像類型,借以將自己與這位馬其頓君王相等同。他們還將自己和亞歷山大的保護神赫拉克勒斯聯(lián)系起來;這位神明本來是一個凡人,因其歷盡艱辛而獲得永生。

      我們根據(jù)名字,推測歐泰德姆斯二世是歐泰德姆斯一世的另一個兒子。歐泰德姆斯二世的肖像風格區(qū)別于德米特里一世,而與同時代的阿伽托克勒斯和潘塔勒翁(Pantaleon)的肖像構(gòu)成同一種類型。這三位國王的頭上都戴著飄動于腦后的波浪狀王帶。歐泰德姆斯二世-阿伽托克勒斯-潘塔勒翁這組人物肖像的面部也具有相同的特征:輪廓分明的臉、鼻孔清晰的長鼻子以及一個幾乎要翹起來的、非常突出的下巴。*關(guān)于歐泰德姆斯二世、阿伽托克勒斯和潘塔勒翁,參見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s.5 & 6, series 1-4; pls.6 & 7, series 1-4; pl.9, series 1-3.

      讓我們再舉一個頗有說服力的例子。正如我們已經(jīng)在早先的研究中所指出的,由于肖像的不同,我們懷疑存在著兩個赫利俄克勒斯(Heliokles,圖8和9)。*赫利俄克勒斯的四德拉克馬單語幣屬于舊金山一位私人收藏家,印度重量的四德拉克馬雙語幣收藏于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錢幣部,參見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s.24, 25; Heliokles II, series 1, no.1; pl.42, series 1.“男子的面容憔悴、顴骨突出、下巴棱角分明、嘴唇突起緊閉,肖像的輪廓清晰且表情凝重,這張臉實在難以和赫利俄克勒斯一世的錢幣肖像等同起來。后者的面容更顯老態(tài),臉頰圓潤豐滿,前額堆滿皺紋,挺拔的鼻子的外側(cè)有兩道深深的紋溝,下巴上翹,活像個狡猾的鄉(xiāng)巴佬”。*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98.

      圖8

      圖9

      圖10

      安提馬庫斯一世(Antimachos I)在他發(fā)行的單語銀幣上頭戴馬其頓平頂帽(kausia)。這是一種帽頂突出、邊緣寬大的氈帽,馬其頓士兵和達官貴人,甚至亞歷山大大帝本人都戴這種平頂帽,通過這種帽子就可以立即將一個馬其頓人從其余的希臘人中分辨出來(圖10)。*這枚四德拉克馬錢幣屬于舊金山一位私人收藏家,參見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s.9 & 10, series 1.阿波羅多托斯一世(Apollodotos I)以及隨后的呂西亞斯和安提亞爾西達斯(Antialcidas)都利用這種帽子來喚起人們對這位馬其頓征服者的記憶。*參見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11, series 1; pl.38, series 19; pls.39-41, series 4, 5 & 13.

      圖11

      歐克拉提德一世(Eucratides I)是最后一位同時統(tǒng)治巴克特里亞與印度的希臘國王,人們認為他發(fā)行了古代最大面額的金幣。*這枚特殊紀念幣是法國國家圖書館錢幣部引以為榮的收藏,有關(guān)它的發(fā)現(xiàn),參見Frank Lee Holt, Lost World of the Golden King: In Search of Ancient Afghanista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2.我們有關(guān)歐克拉提德的信息主要來源于查士丁(XLI,6),他記載了篡位者歐克拉提德推翻了一位名叫德米特里的國王,并且在入侵印度之前就已經(jīng)成為一位強大的巴克特里亞國王。歐克拉提德一世發(fā)行的金幣、銀幣和銅幣的背面,有一種在巴克特里亞錢幣學領(lǐng)域迄今未被證實的圖案——雙胞胎天神,又名雙子星座(Dioskuri)。這對雙胞胎是宙斯的兒子卡斯特和帕勒克(Castor and Pollux),兄弟倆在錢幣上的形象要么是手握棕櫚枝騎在馬背上、馬的前蹄向右側(cè)騰空;要么是手持長矛正面直立。*有關(guān)歐克拉提德一世的銀幣與銅幣系列,參見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s.16-21, series 1-8, 11, 12 et 19.這種圖案依然是在暗示亞歷山大最崇敬的、至高無上的天神宙斯。錢幣正面的歐克拉提德肖像是希臘-巴克特里亞肖像藝術(shù)的卓越創(chuàng)造:國王頭戴有羽飾的頭盔,頭盔上還裝飾著公牛的耳朵和角。這個設(shè)計與塞琉古一世于公元前305年到295年之間在蘇薩打造的錢幣很類似,目的在于將亞歷山大表現(xiàn)為傳說中的東方征服者狄奧尼索斯。*Arthur Houghton &Catherine Lorber, Seleucid Coins: A Comprehensive Catalogue, part I, Seleucus I through Antiochus III, American Numismatic Societ, Mansacter, 2002, pl.10, nos.173-5; pl.11, nos.195-200.依照歐克拉提德的旨意,刻模師在設(shè)計國王的錢幣肖像時一定參考了塞琉古一世的錢幣。公牛的角和耳朵象征著擁有永恒生命的酒神狄奧尼索斯,其坐騎是一頭豹子。據(jù)神話記載,狄奧尼索斯憑借他的神秘力量征服了印度人。亞歷山大也憑借武力征服了印度的部分地區(qū),可以稱為狄奧尼索斯的化身。同理,歐克拉提德也聲稱自己是狄奧尼索斯和亞歷山大的化身。錢幣圖案通過國王的背影來體現(xiàn)他的英雄形象:他上身赤裸地揮舞著標槍,換一種方式來表達他是一個凌駕于他人的非凡統(tǒng)治者(圖11)。*這枚四德拉克馬錢幣屬于舊金山一位私人收藏家,參見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19, series 8.

      圖12

      歐克拉提德發(fā)行的紀念幣印證了國王確信自己足夠強大,不懼怕公開承認自己是一個篡位者。在紀念雙親赫利俄克勒斯和勞迪科(Laodike)的錢幣背面,我們注意到他的母親頭戴王帶,而他的父親則沒有。*參見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s.19 & 20, series 11-16.如有必要,印度的希臘國王們會模仿同時代的埃及人創(chuàng)造出的錢幣新式樣。已有充分的證據(jù)表明,托勒密王朝發(fā)行的錢幣上有國王和王后(女王)的并排胸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托勒密一世與貝勒尼科(Berenike)以及托勒密二世和阿爾西諾(Arsinoe)。*Georges Le Rider & Fran?ois de Callata, Les Séleucides et les Ptolémées, L'héritagemonétaire et financier d'Alexandre le Grand, editions du Rocher, Paris, 2006, nos.41-2.錢幣上的人物形象與統(tǒng)治者的神化崇拜有關(guān)。

      人們懷疑阿伽托克雷婭(Agathokleia)曾在某段時期內(nèi)替兒子斯特拉托(Strato)攝政。母子間權(quán)力逐漸轉(zhuǎn)移的標志是:最初的錢幣上只有女王的肖像,希臘語銘文提到女王的名字。隨后,女王的胸像被移到了后面,斯特拉托出現(xiàn)在錢幣的正面,女王的名字也從銘文中消失,只留下兒子的名字。*許多其他系列的錢幣也具有這種演變特點,參見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s.34 & 35, series 1-6.若干年后,于公元前90年左右在位的希臘裔國王赫爾邁歐斯(Hermaios,Hermaeus)將妻子卡利俄珀(Calliope)的肖像和名字放到錢幣上。*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52, series 1-2.一個偶然發(fā)現(xiàn)于巴基斯坦的橄欖石金戒指上有兩個并排的胸像:男子在前、女子在后,兩人都戴著王帶,意味著他們是國王和王后(圖12)。*Osmund Bopearachchi, Christian Landes & Christine Sachs (editors), Catalogue de l'Exposition: De l'Indus à l'Oxus, archéologie de l'Asie Centrale, Association IMAGO-Musées de Lattes, Lattes, 2003, pp.147, 165, no.135.我們相信,這就是國王赫爾邁歐斯和他的妻子卡利俄珀。女性胸像置于后面意味著卡利俄珀的妻子身份。同一個卡利俄珀還以阿馬宗(Amazon)女王的形象出現(xiàn)在一系列銀幣的正面。女王身穿短款束腰外衣以及一雙靴口外翻的短靴,戴著頂端束起來的無邊軟帽,飾帶在腦后隨風舞動。這個阿馬宗女王兩手握著坐騎的韁繩躍馬前行,弓箭袋里裝著她的弓。*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53, series 6.這個女性肖像在錢幣上的位置通常是留給國王的,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這位女王在印度-希臘人王國中擁有重要地位。

      米南德一世(Menander I)是印度地區(qū)最偉大的希臘裔國王。他為了等同于亞歷山大,選擇雅典娜(Athena Alkedemos,Alkedemos意為“人民的保護者”)作為錢幣的主要圖案。雅典娜是馬其頓培拉城(Pella)的女神,那里是亞歷山大的出生地。錢幣上的雅典娜手持裝飾著戈耳工(Gorgon)頭像的宙斯盾,揮舞著父親宙斯的閃電。*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s.26-30, series 3-16.這種錢幣式樣傳遞出來的政治信息是如此強烈,以至于他的大多數(shù)繼承者們,如阿伽托克雷婭和斯特拉托一世、獨自掌權(quán)的斯特拉托一世、波利克賽諾斯(Polyxenos)、阿門塔斯(Amyntas)、埃潘德(Epander)、特拉索(Thrason)、尼基亞斯(Nikias)、阿波羅多托斯二世、狄奧尼修斯(Dionysios)、佐伊魯斯二世(Zo?los II)、阿波羅法尼斯(Apollophanes)以及斯特拉托二世和三世都在他們的錢幣上予以采用。*關(guān)于諸位國王,參見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35, series 5 & 6; series 1-21, 23-28; pl.43, series 1 & 2; pl.47, series 13; pl.48, series 1; pl.49, series 1; pl.61, series 1-3; pl.67, series 1; pls.67 & 68, series 1 & 2; pl.68, series 1; pl.69, series 1, 2 & 6.政權(quán)的衰落導(dǎo)致了經(jīng)驗豐富的刻模師稀缺,所以印度-希臘王國的晚期君主們(例如阿波羅法尼斯、斯特拉托二世和三世)的錢幣肖像風格變得怪誕。即便如此,為了表明自己對希臘化傳統(tǒng)的堅守,這些國王的錢幣依然在背面使用這種象征符號。

      圖13

      當米南德決定用揮舞長矛的背影來表現(xiàn)自己的英勇姿態(tài)時,他用一面裝飾著戈耳工頭像的宙斯盾保護他的左肩,這種盾牌最能代表雅典娜(圖13)。*這枚獨特的錢幣出自Mir Zakah II地層,如今為加利福尼亞一位私人收藏者所有,參見Osmund Bopearachchi, “Le dépt de Mir Zakah. Le plus grand rrésor du monde, son destin et son intétêt,” Dossiers d'Archéologie, 248, novembre, 1999, pp.36-43.這個圖案在他的繼承者中間十分流行,如赫利俄克勒斯二世、菲洛克賽諾斯(Philoxenos)、狄奧米德斯(Diomedes)、阿門塔斯和阿爾凱比烏斯(Archebios)(圖14)。*這枚錢幣收藏于法國國家圖書館錢幣部。以上諸王參見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42, series 4-6; pl.44, series 7-9; pl.51, series 7; pl.47, series 8-12; pl.50, series 1, no.1.在此基礎(chǔ)上,呂西亞斯做了進一步的修改:將雅典娜的宙斯盾換成了一個有著突出獠牙的大象胸像(圖15)。*這枚錢幣為加利福尼亞一位私人收藏者所有,參見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38, series 2.跟呂西亞斯同時代的安提亞爾西達斯則直接在錢幣上表現(xiàn)了大象崇拜和頭戴花冠的宙斯形象。*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 pl.39, series 1-5, pl.40, series 9-13.在他發(fā)行的三種錢幣中,宙斯手握權(quán)杖站在一頭大象的前面,手舉花冠的尼科神在大象的頭頂飛舞。*Bopearachchi, Monnaies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pl.39, series 6-8.所有的跡象似乎都在表明:被印度國王波羅斯視為戰(zhàn)爭機器的大象給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亞歷山大死后三個世紀,大象在那些統(tǒng)治印度的希臘人的心目中仍然占有崇高的地位。

      圖14

      圖15

      亞歷山大大帝于公元前4世紀末的征服施予印度的影響就這樣持續(xù)了數(shù)百年。這個地區(qū)的各個民族,不論是希臘人還是印度人,他們的心靈與行為都留下了對過去的追憶。希臘的統(tǒng)治者們渴求證明他們統(tǒng)治印度的合法性,所以,他們對亞歷山大大帝和希臘傳統(tǒng)的認同與日俱增。亞歷山大在印度的統(tǒng)治非常短暫,這些希臘統(tǒng)治者們卻將希臘傳統(tǒng)維系了三百年之久。這就是印度-希臘國王們的錢幣肖像傳遞給我們的信息。

      猜你喜歡
      特里亞克勒斯巴克
      蘭花養(yǎng)成記
      故事會(2022年13期)2022-07-05 07:29:06
      第六章 對人的熱愛
      赫拉克勒斯,大力神的苦差事
      巴克的掌控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基于龐特里亞金極小值原理的多運載體有限時間編隊控制
      自動化學報(2017年1期)2017-03-11 17:31:08
      意志頑強 氣概豪邁
      监利县| 舟山市| 修文县| 德惠市| 沁阳市| 阿克陶县| 岳西县| 乌鲁木齐县| 太谷县| 金川县| 中方县| 乾安县| 民乐县| 商河县| 修文县| 桃江县| 鹿泉市| 东莞市| 潼南县| 黄陵县| 安远县| 庆云县| 察隅县| 福鼎市| 吉水县| 永胜县| 乌海市| 昌图县| 石家庄市| 永定县| 正蓝旗| 林甸县| 富川| 中方县| 上蔡县| 唐山市| 北川| 瑞安市| 且末县| 德钦县| 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