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紹銘
如今赴美探望子女要多注意安全問題。到田納西州探望兒子的王如新老人出門倒垃圾,卻在兒子寓所附近被槍殺。我認識的王女士也在探親時遭遇橫禍。
王女士的兒子就讀于弗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與同學在學校附近合租了一套別墅。王女士來關后,為和兒子多相處,住到了別墅里,每天傍晚和兒子一起在小區(qū)內散步.一天散步時,一條狼狗突然從籬笆里躥出來,狠狠地咬了王女士的小腿一口,還準備撲向王女士的兒子,幸虧狗主人匆匆趕到,拉住了狗。王女士被送到醫(yī)院,躺在病床上忍不住想,自己怎么這么倒霉,到美國沒幾天就被狗咬?她萬萬想不到,這只是“倒霉”的開始。兩周后,她被狗主人告上法庭,理由是那條狼狗因為咬人被動物管理局控制了一段時間,回來后情緒低落。狗主人為此要求王女士賠償4800美元,作為狗看心理醫(yī)生的治療費。
自己的狗咬了人,反而把受害者告上法庭,法庭竟然也立案?這種聽起來匪夷所思的案件,在美國卻很常見。我還遇到過這么一個案例。一位華人在自家院里種了一棵蘋果樹,有一部分樹枝伸到了鄰居的院內。鄰居把這部分樹枝上的蘋果摘下來吃。幾年后,因為蘋果樹的根堵塞了下水道,華人準備把樹砍掉。聞風而來的鄰居把華人告上法庭,理由是他已經(jīng)對吃這棵蘋果樹長出的蘋果產(chǎn)生了依賴,不許華人砍樹這個案子不僅順利立案,最終法庭還同意了鄰居的訴訟請求。
在美國,要證明一個人存在過失,必須證明4點:第一,受害人和責任人之間有相應的法律義務;第二,責任人沒有履行法律義務;第三,受害人受到了傷害;第四,責任人沒有履行法律義務與受害人受到的傷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我想也許在法官眼中,華人砍樹真的會對鄰居造成傷害并需要為此負責吧。至于王女士,她找到我尋求法律幫助。我的辯護意見是努力分辨王女士與咬她的那條狗之間毫無法律義務和關系,并指出狗受到傷害實際上是狗主人的過失造成的。還好法庭接受了我的辯護理由,王女士不用繼續(xù)“倒霉”下去。
在受理案件的過程中,我得知狗主人還把沒給她鏟雪的鄰居告了,因為鄰居給另一戶鄰居鏟了雪,所以她覺得自己受到了歧視。之所以這種案子層出不窮,歸根結底是因為民事糾紛在美國訴訟的成本很小,立案標準也較低。美國每個縣都有一個小額法庭,專門受理標的在5000美元以下的民事糾紛,任何人都可以任何理由來此立案,無需任何審核。小額法庭建立的初衷是為各種訴求提供一個解決的平臺,但過低的門檻也導致它被一些人濫用。那些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的訴訟,不但浪費了法庭的資源,也對其他人的正常生活產(chǎn)生了干擾。美國被視為司法制度相對公正的國家,但如果缺乏相應的審核制度,司法制度也會被濫用。這算是美國司法制度的一種弊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