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玲
摘要:重慶市在進行不動產抵押登記后,《不動產權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原件全部交給銀行保存直到貸款還清為止,而房屋產權人(買房人)卻沒有登記機構出具的法定證明,導致很多問題。建議盡快出臺抵押不動產權屬證書相關事項的規(guī)定,明確《不動產權證書》與《不動產登記證明》的歸屬問題。
關鍵詞:不動產登記;統(tǒng)一;抵押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9138-(2018)03-0058-59 收稿日期:2018-01-02
2015年3月,為加快建立和實施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落實國務院關于統(tǒng)一登記簿冊的要求,根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國土資源部出臺《關于啟用不動產登記簿證樣式(試行)的通知》(國土資發(fā)〔2015〕25號,以下簡稱《通知》),公布《不動產權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的樣本,即用《不動產權證書》代替之前的《房屋產權證》,用《不動產登記證明》代替之前的《房屋他項權證》。《通知》第1條第3款明確規(guī)定,《不動產登記證明》用于證明不動產抵押權、地役權或者預告登記、異議登記等事項。
對于《不動產權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這兩個證件是什么關系,國土資源部不動產登記局局長王廣華表示:權利人持有的是《不動產權證書》,涉及到在銀行進行抵押的,《不動產登記證明》是登記機構提供給銀行的登記證明。
很明顯,登記機構在辦理抵押登記后,《不動產權證書》應由產權人持有,《不動產登記證明》應由銀行保存。但是,重慶市在進行不動產抵押登記后,《不動產權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原件全部交給銀行保存直到貸款還清為止,而房屋產權人(買房人)卻沒有登記機構出具的法定證明。這就導致了以下問題:
一是群眾辦事不便。按照相關部門要求,入戶、上學、賣房、出國留學等多種情況都需要用到產權證。此時,群眾(產權人)由于沒有產權證,只能到不動產登記機構開證明。以每年入學登記為例,房產證明是入學的必要條件,而且入學登記的時間只有2-3天,大量的群眾要到登記機構開房產證明。因此,將房產證原件交給銀行保存的行為,違背了《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便民的立法目的。
二是與國家相關規(guī)定相矛盾?!督ㄔO部關于修改〈城市房地產抵押管理辦法〉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98號)第34條明確規(guī)定,以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權證書的房地產抵押的,登記機關應當在原《房屋所有權證》上作他項權利記載后,由抵押人收執(zhí),并向抵押權人頒發(fā)《房屋他項權證》。根據《擔保法》第33條規(guī)定,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抵押人,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提供擔保的財產為抵押物。也就是說,銀行等金融機構是債權人,也就是抵押權人。由此可見,我國規(guī)定是由群眾(所有權人)持《房屋所有權證》原件,銀行等金融機構是持《房屋他項權證》,即現在的《不動產登記證明》。
為此,建議盡快出臺抵押不動產權屬證書相關事項的規(guī)定,明確《不動產權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的歸屬問題。
一是嚴格執(zhí)行國家規(guī)定。銀行等金融機構不再扣押產權證原件。在辦理抵押登記后不再 “長期保存”群眾的產權證原件。
二是相關部門加強對執(zhí)行國家規(guī)定的宣傳和監(jiān)管。
三是對于房屋在還貸期且《房屋所有權證》原件仍抵押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情況,群眾直接向銀行申請領回《房屋所有權證》,如果被拒絕且無合理理由可向相關部門投訴。政府可公布執(zhí)行時間以法定時間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