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梅,王英光,孫紹永
(1.灤南縣水產技術推廣站,河北 灤南 063500;2.河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河北 石家莊 050035)
目前,河北省沿海地區(qū)工廠化養(yǎng)殖南美白對蝦發(fā)展迅速,該養(yǎng)殖模式是一種節(jié)水、對水環(huán)境污染小、飼料利用率高、漁藥使用量少的一種新型水產養(yǎng)殖模式。但在實際養(yǎng)殖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工廠化養(yǎng)殖南美白對蝦技術還不成熟,換水量大,熱量損失大;對蝦病害防控技術還不完善,病害頻發(fā),導致產量低,甚至絕產,經濟損失巨大。
2017年,唐山灤豐養(yǎng)殖有限公司與河北農大水產學院合作,進行了南美白對蝦工廠化生態(tài)養(yǎng)殖試驗示范,將非特異性免疫力提高技術應用到養(yǎng)殖生產中,即在飼料中分別添加復方中草藥免疫增強劑、小分子多肽和益生菌,取得了較好的養(yǎng)殖效果。
唐山灤豐養(yǎng)殖有限公司擁有海水工廠化標準養(yǎng)殖車間40 000 m2,水源采用自然海水、地下熱水及地下淡水,經消毒、調溫、調鹽后輸送到養(yǎng)殖車間。養(yǎng)殖池為磚混結構,水泥抹面,表面刷水產專用漆,正方形,單個池塘面積25 m2,池深1.2米,中間有排污孔。
利用鼓風機持續(xù)充氣,保證對蝦養(yǎng)殖過程中對氧氣的需要。
試驗用基礎飼料為購自唐山禾豐科技有限公司的合成飼料。
利用第三車間(3 000 m2)進行養(yǎng)殖,每1 000 m2為一組,分成三個試驗組。同時利用第一車間(1 000 m2)進行傳統(tǒng)模式養(yǎng)殖,作為對照組。
2017年1月,進行養(yǎng)殖車間維修、清整消毒,做好放苗前各項準備工作。2月3日,從正大公司購進南美白對蝦優(yōu)良苗種,平均體長0.5 cm左右。按照4 000~5 000尾/m2的密度投放暫養(yǎng)池中培育,經過20天的培育,培育出1.0 cm以上的粗壯健康苗種,進行分池養(yǎng)殖。
1.6.1 飼料中添加復方中草藥免疫增強劑
將第三車間第一試驗組1 000 m2分成B1(13個池塘)、B2(13個池塘)、B3(14個池塘)組,與第一車間第一對照組(13個池塘)進行比較。鹽度15‰,水溫控制在27 ℃左右,養(yǎng)殖時間4周。
復方中草藥免疫增強劑成份為黃芪多糖、人參莖葉總皂苷、綠原酸、生物堿和黃酮,添加到基礎飼料中的百分比:0%(對照)、0.1%(B1)、0.2%(B2)、0.3%(B3)。
1.6.2 飼料中添加小分子多肽
將第三車間第二試驗組1 000 m2分成B1(13個池塘)、B2(13個池塘)、B3(14個池塘)組,與第一車間第二對照組(13個池塘)進行比較。鹽度15‰,水溫控制在27 ℃左右,養(yǎng)殖時間4周。
小分子多肽類免疫增強劑成分為胸腺肽、轉移因子和綠原酸,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混合配制。添加到飼料中的百分比:0%(對照)、0.05%(B1)、0.1%(B2)和0.2%(B3)。
1.6.3 飼料中添加益生菌
將第三車間第三試驗組1 000 m2進行養(yǎng)殖試驗,與第一車間第三對照組(14個池塘)進行比較。
鹽度15‰,水溫控制在27 ℃左右,養(yǎng)殖時間4周。
在南美白對蝦體長6.0~7.0 cm時,飼料中添加保加利亞乳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等的混合益生菌。每天用混合益生菌拌料、喂料,每天喂食5次,添加量為0.15%。
使用中草藥進行投喂后,三組的增重率比對照組都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B1和B3兩組增重率升高明顯;各試驗組的飼料系數比對照組都大幅降低。結果表明復方中草藥免疫增強劑在飼料中添加量為0.1%和0.3%,能夠促進南美白對蝦的生長。添加量0.3%的B3組,其增重率202.17%、飼料系數1.31,效果十分明顯(見表1、表2、圖1、圖2)。
4月底,第一茬南美白對蝦養(yǎng)殖結束,添加量0.3%的B3組(14個池塘),養(yǎng)殖面積350 m2,生產南美白對蝦2 506 kg,單位面積產量7.16 kg/m2。對照組(13個池塘),養(yǎng)殖面積325 m2,生產南美白對蝦1 963 kg,單位面積產量6.04 kg/m2。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單位面積增產18.54%。
表1 飼料中添加復方中草藥免疫增強劑對南美白對蝦生長、成活率的影響
圖1 飼料中添加復方中草藥免疫增強劑對南美白對蝦過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響
圖2 飼料中添加復方中草藥免疫增強劑對南美白對蝦溶菌酶(LZM)活力影響
組別7天14天21天28天對照51.2454.7867.3159.26B158.1257.0159.3661.64B254.5265.6759.0163.71B353.6258.2568.5366.54
在促進生長方面,通過養(yǎng)殖過程中的數據分析,B1組(0.05%)能夠提高南美白對蝦生長增重率,而且還能降低飼料系數,其增重率197.72 %、飼料系數為1.35,效果明顯(見表3)。
從非特異性免疫力提高的表現(xiàn)上,在添加小分子多肽后的養(yǎng)殖過程中,B2、B3組中過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表現(xiàn)出的效果十分明顯(見圖3、圖4)。
在用藥養(yǎng)殖階段,對谷草轉氨酶活力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第21天至28天,三組對蝦體內的谷草轉氨酶活力與對照組相比顯著提高,在第28天時差異更加顯著(見表4),這些數據表明在飼料中添加小分子多肽能夠影響南美白對蝦肝臟的代謝功能,所以投喂時間不超21天為好,添加比例為0.05%。
4月底,第一茬南美白對蝦養(yǎng)殖結束,添加量0.05%的B1組(13個池塘),養(yǎng)殖面積325 m2,生產南美白對蝦2 301 kg,單位面積產量6.52 kg/m2。對照組(13個池塘),養(yǎng)殖面積325 m2,生產南美白對蝦1 940.25 kg,單位面積產量6.11 kg/m2。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單位面積增產6.71%。
表3 飼料中添加小分子多肽對南美白對蝦生長、成活率的影響
圖3 飼料中添加小分子多肽對南美白對蝦過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響
圖4 飼料中添加小分子多肽對南美白對蝦溶菌酶(LZM)活力影響
組別7天14天21天28天對照51.3456.6267.5159.03B141.0257.1370.0675.21B243.1755.4175.6681.18B347.3252.6779.8579.07
經過4周投喂,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對南美白對蝦生長性能有所促進,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增重率顯著提高,飼料系數降低,成活率也有所提高,但未達到顯著水平(見表5)。
在養(yǎng)殖用藥過程中,試驗組過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一直處于上升趨勢(見圖5),說明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能夠提高南美白對蝦過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
在用藥階段,通過對比,在第1天至21天,溶菌酶(LZM)活力一直處于上升趨勢,第21天至28天,溶菌酶(LZM)活力開始下降(見圖6)。表明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能夠提高溶菌酶(LZM)活力,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力,投喂時間為21天效果比較理想。
谷草轉氨酶的高低表明對肝臟的影響,添加益生菌沒有使谷草轉氨酶升高(見圖7),表明其并不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因此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能促進南美白對蝦的生長和免疫機能。
4月底,第一茬南美白對蝦養(yǎng)殖結束,試驗組(40個池塘)養(yǎng)殖面積1 000 m2,生產南美白對蝦6 550 kg,單位面積產量6.55 kg/m2。對照組(14個池塘)養(yǎng)殖面積350 m2,生產南美白對蝦2 072 kg,單位面積產量5.92 kg/m2。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單位面積增產10.64%。
表5 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對南美白對蝦生長、成活率的影響
圖5 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對南美白對蝦過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響
圖6 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對南美白對蝦溶菌酶(LZM)活力的影響
圖7 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對南美白對蝦谷草轉氨酶的影響
通過比較,應用非特異性免疫力提高技術的養(yǎng)殖模式比傳統(tǒng)養(yǎng)殖模式單位面積產量顯著提高,養(yǎng)殖過程中,南美白對蝦生長速度加快、抗病力增強、飼料系數降低、換水量減少,取得了比較理想的養(yǎng)殖效果。從試驗結果看,添加復方中草藥免疫增強劑的3個組,劑量最大組(0.3%)的效果最好,而這一劑量是否是最佳劑量還有待進一步的試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