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簡·奧斯汀是英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其作品以關注女性的婚姻愛情、家庭生活為主,被譽為19世紀英國女性意識覺醒的第一人。在簡·奧斯汀的女性作品中,其成名作《傲慢與偏見》最為集中的體現(xiàn)了她的女性意識。為了進一步深入了解《傲慢與偏見》所體現(xiàn)的女性主義思想,本文從其創(chuàng)作背景入手,重點分析了作品本身所蘊含的女性主義意識表現(xiàn),并進一步探討其女性主義思想所起的影響和意義。
【關鍵詞】女性主義;《傲慢與偏見》;影響
【作者簡介】余依,湖北經(jīng)濟學院。
一、《傲慢與偏見》的創(chuàng)作背景
所謂女性主義,簡而言之就是追求男女在性別、權(quán)利、地位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平等,其實際反映的便是女性對現(xiàn)實中存在的種種男女不平等現(xiàn)象的反抗。簡·奧斯汀發(fā)表于1813年的《傲慢與偏見》,便是創(chuàng)作于這種男女不平等的社會背景下。
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英國正處于工業(yè)革命快速發(fā)展的時期,然而對于大多數(shù)英國鄉(xiāng)鎮(zhèn)來說,人們?nèi)匀贿^著思想保守、交通閉塞落后的的鄉(xiāng)村生活。在傳統(tǒng)觀念里,男性是家庭生活的絕對權(quán)威,女性只能依附著男性生活,對于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沒有話語權(quán),也得不到尊重和平等的對待。在沒有經(jīng)濟來源和基礎的前提下,女性最好的出路就是謀求嫁給一位有錢的丈夫,而這便是小說故事一直圍繞班納特太太五個女兒的婚事的背景。然而,并不是所有女性都愿忍氣吞聲的過著這種不平等的生活,簡·奧斯汀便是女性中富于反抗精神的一員。她用創(chuàng)作的筆書寫出了她的抗爭,而這種女性主義的抗爭也在她的《傲慢與偏見》中得到深刻的體現(xiàn)。
二、小說中女性主義的具體表現(xiàn)
1.女性敢于為自己發(fā)聲?!栋谅c偏見》主要描寫的是鄉(xiāng)紳之女伊麗莎白·班納特和她的四個姐妹各自的的愛情婚姻故事。作者之所以對伊麗莎白的著墨最多,就在于伊麗莎白在那個女性唯唯諾諾,以男性為中心的時代里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用行動為自己發(fā)聲。當姐妹朋友們都對儀表堂堂、高貴富有的達西趨之若鶩時,只有伊麗莎白看破了達西眼中的傲慢,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她也決定不理睬這個傲慢的家伙,即使達西后來屢次對伊麗莎白表達好感,甚至向她求婚,她都堅決的拒絕了,一切只因達西眼中依舊沒有放下的傲慢。而當他們兩人最后終于放下各自的傲慢與偏見,有情人終成眷屬時,達西的姨媽凱瑟琳夫人卻要伊麗莎白保證不與達西結(jié)婚,為此還辱罵威脅她,面對這一蠻橫的無理要求,伊麗莎白斷然拒絕了,并義正言辭的反駁了凱瑟琳夫人。顯然,伊麗莎白在面對世俗的眼光時,她始終堅守著自己的想法,不管是與達西的接觸、交往中,還是與凱瑟琳夫人的抗辯中,她都不卑不亢、機智且勇敢,她敢于用行動為自己發(fā)聲,實際上便是對自身女性價值的肯定。
2.追求男女平等。男女之間的不平等在當時是如此的突出,以致絕大多數(shù)女性似乎也默認了這一點,紛紛將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壓在了婚姻上。小說中班納特太太的種種浮夸的語言、行為表現(xiàn)也向讀者們展示了,她是如何迫切的希望女兒們能嫁給富有的男人們。然而伊麗莎白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她對婚姻愛情有著自己的想法,其首要條件就是男女之間必須是平等的。因此,她拒絕了有錢但趨炎附勢的柯林斯,拒絕服從母親對她婚事的安排。而面對高貴但傲慢的達西的追求時,她也遵循自己內(nèi)心對男女平等的堅持,屢次加以拒絕。這點很明顯體現(xiàn)在伊麗莎白與達西的最初接觸時,達西帶著高高在上的傲慢態(tài)度而來,伊麗莎白也回之以同樣的傲慢。雖然兩人最后走到了一起有了美好的結(jié)局,但若不是伊麗莎白始終堅持著與達西交往中平等的姿態(tài),相信達西也很難在后來逐步改變自己的想法和態(tài)度,最終與伊麗莎白收獲一段美好的愛情。當然,作者在小說中除了借伊麗莎白體現(xiàn)出對男女平等的追求外,也向我們展示了男女平等所需的基礎,那就是女性必須具有獨立的思想和能力。因此,有良好的教養(yǎng)、聰敏有主見、機智又勇敢的伊麗莎白才能最終獲得達西的青睞,獲得讀者們的喜愛。
3.自由理性的婚姻愛情觀。作者在文中也借伊麗莎白的婚姻愛情觀批判了當時英國社會世俗的婚姻觀。在當時很多人看來,婚姻可以沒有愛,但必須建立在物質(zhì)基礎上,男女雙方在看待婚姻家庭時往往注重的是雙方是否都有利可圖。然而這種金錢至上的婚姻觀是伊麗莎白所鄙視的,她認為愛情和婚姻應該得到認真的對待,兩人之間的愛情才是婚姻存在的牢固基礎。男女雙方的愛情應該是自由而美好的,因此,伊麗莎白拒絕了班納特家族財產(chǎn)繼承人柯林斯的求婚,因他對婚姻只有金錢的考慮;她也拒絕過達西的求婚,雖然他們之間有情,但伊麗莎白無法忍受達西的傲慢。伊麗莎白追求的是自由、平等、和諧的婚姻,因此當達西放下了他的傲慢,兩個以平等的姿態(tài)共處時,一樁良緣才最終結(jié)成。當然,伊麗莎白也不是完全不考慮經(jīng)濟因素,事實上這也是作者試圖向我們傳達的信息,那就是理想的婚姻離不開愛情與物質(zhì)的和諧,女性要敢于為追求自己的愛情幸福而斗爭。
三、結(jié)語
《傲慢與偏見》是女性主義文學的經(jīng)典之作,簡·奧斯汀不僅開創(chuàng)了女性寫作的先例,更以獨特的女性視角鼓舞了廣大女性為爭取自身的平等、愛情和權(quán)益而奮斗,從而推動了女性意識的覺醒和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M].孫致禮,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5.
[2]姚群.從女性主義視角分析《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的女性魅力[J].科教導刊(下旬),2016(12):164-165.
[3]林杰俐.奧斯丁的女性主義思想在《傲慢與偏見》中的體現(xiàn)[J].大眾文藝,2016(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