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一直有聲音炒作中國陷入各種陷阱,如“金德爾伯格陷阱”“民主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新冷戰(zhàn)陷阱”等。實際上,這些“陷阱”往往只是局部經驗、階段總結,并不反映必然規(guī)律。而且,這些概念還反映了一些西方國家及其主流媒體的不健康心理,暴露了其唯我獨尊的“西方中心主義”本質。
分析來看,各種“陷阱說”本身就是陷阱。比如“金德爾伯格陷阱”的邏輯前提是國際社會是無政府狀態(tài)的,有霸權國家提供國際公共產品才能維護國際秩序。如果中國提供國際公共產品,就會被認為是霸權國家行為;如果中國不提供國際公共產品,就會被認為不負責任。這就陷入“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的境地。
而且,這些陷阱往往具有片面性。比如“修昔底德陷阱”,且不說兩千多年前的西方局部歷史經驗能否適用于當今世界,僅就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而言,西方史學界一直就有爭議,歷史學家修昔底德的解釋只是其中之一,并非真理,而且修昔底德本人的邏輯前后不一。可以說,“修昔底德陷阱”是修昔底德本人給后人設的一個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用于中國,更是張冠李戴。中國自古便有自己獨立的文明體系,近現(xiàn)代以來也探索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發(fā)展道路,工業(yè)體系是世界上最獨立且齊全的,更不用說還有強有力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目標,是那些依附于西方體系的拉美國家所遠不能類比的。
西方“陷阱論”層出不窮,其潛在邏輯是,中國不走西方的道路,前面就是萬丈深淵,其本質是不看好、不認可中國道路。西方總是不能實事求是地看世界,看自己,看中國,總是在擔心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是否會超越西方經驗、西方模式及西方價值,打破西方普世的神話。給中國設陷阱,表面上是無法正視中國崛起,其實是無法正視“西方”本身即是區(qū)域性概念;表面上給中國挖坑,其實是在作繭自縛。
心不正,路必歪。西方炒作中國陷入各種陷阱,正說明其內部遇到了很大問題,自己焦頭爛額,不自信了,反而把中國塑造成威脅,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根本上講,一些西方國家仍用“西方中心主義”、唯我獨尊的敵對心態(tài),來看待日益變化發(fā)展的世界,由此導致的種種行為不僅站不住腳,還可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當前,中國正在開創(chuàng)前人從來沒有走過的道路,西方并非過來人,不能對其有拜菩薩心理,對各種陷阱說一驚一乍。做好中國自己的事情,定位好自身的世界角色,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就不會被各種陷阱說給忽悠了。
(責任編輯:高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