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修昔底

      • 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和平挑戰(zhàn)與化解路徑 ——對“修昔底德陷阱”的歷史辨析及其防范
        與守成國之間“修昔底德陷阱”困境。這對于我們在大變局時代更好地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發(fā)展利益,推進全球治理完善,維護世界和平穩(wěn)定,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意義重大。三、“修昔底德陷阱”的歷史淵源、經(jīng)典案例與學界爭議作為國際關系領域十分著名的政治概念,“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源于著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他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中開宗明義地提出,“使戰(zhàn)爭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勢力的增長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斯巴達的恐懼”。(16)[古希臘]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謝德

        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3期2023-05-15

      • 帝國的政治理論 ——修昔底德與希羅多德
        —前425)與修昔底徳(約前460—前400)構成其中當之無愧的“雙子星座”。兩人年齡相差二十歲左右,屬兩代人,但彼此交集甚多,他們都生逢盛世雅典,目睹黃金時代的雅典在伯里克利領導下,帝國權勢蒸蒸日上,他們都親歷伯里克利去世后雅典民主政壇日趨昏聵,帝國事業(yè)江河日下,直至最終一敗涂地。羅馬政治家兼哲學家西塞羅將希羅多德尊為“歷史之父”(patrem historiae),(1)[古羅馬]西塞羅:《論法律》,王煥生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

        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3期2022-11-23

      • 近三十年來國內關于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研究綜述
        大程度上是由于修昔底德在其著作《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中對于戰(zhàn)爭根本原因的闡述,“使戰(zhàn)爭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勢力的增長和因而引起斯巴達的恐懼?!边@段表述在二十世紀便被美國國際關系學界用于冷戰(zhàn)研究。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ION)將其抽象為“修昔底德陷阱”。他在2017年將這一概念用于中美關系分析,國內學界由此關注到了這一概念,相關的研究很快出現(xiàn)。國內對于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爆發(fā)原因的研究經(jīng)歷了如下三個階段:(一)以歷史研究為主的研究階段這一階段

        西部學刊 2022年15期2022-10-21

      • 試論“修昔底德陷阱”在和平發(fā)展及崛起中的終結
        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認為,引發(fā)戰(zhàn)爭的原因在于雅典的日益壯大引起了斯巴達的恐懼。據(jù)此,一些西方學者認定,新興大國的興盛崛起與守成大國的防范打壓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具有歷史的規(guī)律性和現(xiàn)實的必然性。實際上,“修昔底德陷阱”之說的深層邏輯是“國強必霸”,它本質上是霸權主義思想的外在體現(xiàn)。對于和平與發(fā)展為主題的當今世界而言,它不僅是一種認識上的誤解、觀念上的誤導和思想上的誤區(qū),而且也必將在合作共贏、共同發(fā)展、命運與共的歷史大勢中走向終結。正如習近平主席2015年到訪

        理論學刊 2022年5期2022-10-02

      • 奇妙的旅行
        史學家、思想家修昔底德。”魅影介紹道。李小雨望著眼前這位偉大的學者修昔底德,畢恭畢敬地說:“我讀過您的著作《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我很崇拜您!”修昔底德露出驚訝的表情,夸道:“你看的書挺多??!”球球拿出一個本子遞給李小雨:“快去向你的偶像要個簽名吧!”李小雨接過本子,恭敬地請修昔底德簽名留念,修昔底德滿足了李小雨的愿望,只是,修昔底德寫的字,李小雨完全不認識,就跟看天書一樣。但是,她還是很開心。修昔底德帶領大家來到了古希臘的德爾菲。德爾菲位于距雅典150公里

        語文世界(小學版) 2022年10期2022-06-30

      • 奇妙的旅行
        沒等魅影開口,修昔底德在嘴前豎著食指,提醒道,“大家別出聲??!”原來,一支身穿鎧甲、扛著兵器的隊伍走了過來。龍龍、球球、李小雨、張禾香,都戴著N95口罩,士兵們像看怪物一樣,眼睛里裝滿了問號。一個將軍模樣的人騎著馬,好奇地走過來,打量著他們。修昔底德好像認識這個將軍,跟將軍打招呼,說著龍龍他們聽不懂的語言。古希臘語,在龍龍他們聽來,就跟火星語差不多,完全出乎人們的想象。原來,跟修昔底德打招呼的人,便是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中的指揮官伯里克利。公元前431年,古希臘

        語文世界(小學版) 2022年11期2022-05-30

      • 西方古代史學源流辨析
        。而希羅多德與修昔底德顯然是這一精神家園建設的先行者。那么,他們所開創(chuàng)的史學是同源一流,還是兩源兩流?其發(fā)展的方向和目標又在哪兒?如果搞不清楚這些問題,我們就很難理解古典史學在西方史學乃至歷史發(fā)展中的地位。本文力圖從古典史著的撰寫特征入手,以學術溯源的方法來辨析西方古代史學之源流,以求對上述問題有一個新的解釋。一為了搞清西方古代史學之源,我們有必要對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的行文原則、撰寫風格作一系統(tǒng)考察,以便更好地確定希羅多德《歷史》和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

        社會觀察 2021年10期2021-11-15

      • 修昔底德命題”抑或“修昔底德陷阱” ——歷史學者與國際關系學者對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爆發(fā)緣由之不同解讀
        被古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稱作“比此前的任何一場戰(zhàn)爭都更值得記述”的、持續(xù)“時間長、波及范圍廣、影響重大而深遠”(1)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上冊,徐松巖譯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4頁。的戰(zhàn)爭,自爆發(fā)起就引起了同時代戲劇家、史學家的關注。時人普遍將這場戰(zhàn)爭歸罪于在戰(zhàn)爭爆發(fā)前發(fā)表葬禮演說的雅典領導人伯利克里(2)阿里斯托芬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在公元前425年發(fā)表的《阿卡奈人》(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羅念生全集》,第4卷,上海:上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6期2020-12-11

      • 修昔底德的歷史寫作
        俊內容提要 修昔底德用三十余年寫作《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他的寫作大致以公元前404年為界分為兩大階段,在公元前404年之前,他依次進行《阿基達馬斯戰(zhàn)爭》《西西里遠征》和《狄克里亞戰(zhàn)爭》的寫作,前兩部作品的撰寫都經(jīng)過了史料的收集與考證、紀事短文、無演講詞的敘述體文本、含演講詞的敘述體文本四個階段;在公元前404年之后,他將二十七年歷史作為一個整體,在補寫和平時期的內容后將已完成的各部分合為一個整體,并以人本主義思想為指導,探索歷史規(guī)律和行為動機。漫長的寫作

        江海學刊 2020年5期2020-09-29

      • 修昔底德的焦慮
        ”。他們搬出了修昔底德—“雅典人變得日益強大,以及由此引發(fā)的斯巴達人的恐懼,使戰(zhàn)爭變得不可避免?!庇谑?,這也被推演為一條定律: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zhàn)現(xiàn)存大國,而現(xiàn)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種結構性壓力必然導致沖突和戰(zhàn)爭。對此,國內外已有諸多討論,無需贅言。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一九八八年,德裔美國古典學教授馬丁·奧斯特瓦爾德就對修昔底德筆下歷史中的“必然”進行過討論。而要拿雅典和斯巴達的“段子”說“天下大勢”,則至少可以追溯到喬治·馬歇爾于一九四七年二

        讀書 2020年8期2020-08-07

      • 修昔底德陷阱”傳播現(xiàn)象對國際議題設置的啟示
        娜內容提要 “修昔底德陷阱”是近年國際關系領域的高頻熱詞,也是一個成功的議題設置案例,在國際傳播領域形成“病毒式傳播”效應。探究這一概念議題成功傳播的背后原因,總結其傳播特點和規(guī)律,對我國媒體提高國際傳播議題設置能力具有啟示。本文對中英文主要媒體對“修昔底德陷阱”的報道做了對比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推動“修昔底德陷阱”成為國際熱詞具有六大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對我國媒體國際傳播議題設置的五點啟示。筆者通過大量文獻閱讀分析,廣泛參加研討會調研,并與“修昔底德陷阱”

        中國記者 2020年2期2020-03-28

      • 修昔底德對雅典瘟疫的記述看古典時期希臘人對瘟疫的認識與應對
        由此得名。①按修昔底德記述,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發(fā)生時,雅典總兵力約14000人,“在正規(guī)軍隊中,因瘟疫而死亡的將近四千四百名重裝步兵和三百名騎兵;在人民大眾中,沒有人知道死亡者的人數(shù)”([古希臘]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謝德風譯,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上冊第273頁)。雅典的重裝步兵和騎兵來自最富有的兩個階層,其死亡比例已達1/3,下層貧民的死亡比例只可能更高。不少當代研究者認為“雅典瘟疫”的死亡比例很高,如《疾病改變世界》推測當時雅典“可能至少有

        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3期2020-03-02

      • 狄奧尼修斯對修昔底德撰史特點的評論
        100875)修昔底德(Thucydides,約公元前460年—公元前399/396年)①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以下簡稱《戰(zhàn)爭史》)既是一部備受世人關注的史學作品,同時也是認知古希臘歷史的重要素材。這部作品讓他享有盛譽。色諾芬和其他歷史學家試圖繼續(xù)撰寫他的作品②,德摩斯梯尼渴望模仿他的修辭風格,西塞羅和昆體良等文學批評家對他的寫作風格或表示贊賞或提出批評[1](xvi)。國內外學術界關于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2期2020-01-07

      • 修昔底德啊,你真該遭雷劈!
        白春曉修昔底德啊,阿提卡人應當將你與你的書都扔到地牢里,而不是把你放逐到色雷斯地界去。因為你不是清楚地記述過去發(fā)生的情況,而是用你那晦暗而僵化的語句遮蔽了以往的事件。而我,寫下這些詩句的澤齊斯發(fā)現(xiàn)由于你寫下的那些冗長不明的語句使我對那些往事的記憶統(tǒng)統(tǒng)消失了,你真該遭宙斯雷劈。而你寫的這些又將使其他想探究歷史的人受罪。要明白寫作歷史所應有的語言技藝:清晰而莊重,有說服力且讓人愉悅。這是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流傳史上著名的“吐槽帖”。吐槽者叫約翰·澤齊斯

        讀書 2019年11期2019-11-28

      • 修昔底德陷阱”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挑戰(zhàn)
        方媒體開始用“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來描述當下中美關系。有觀點認為新崛起的大國和現(xiàn)存的大國必然會為爭奪影響力而發(fā)生沖突,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不存在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一旦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其引發(fā)的貿易摩擦、軍備競賽以及其極端形式——戰(zhàn)爭必然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公平性、持續(xù)性、共同性與和平性四個原則構成嚴重挑戰(zhàn)。世界各國應對此保持警惕,盡力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重現(xiàn)。關鍵詞:修昔底德陷阱;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中圖分類號:D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

        西部學刊 2019年24期2019-03-25

      • 與“修昔底德陷阱”概念的提出者面對面
        外交學院聽了“修昔底德陷阱”概念的提出者、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為該校師生做的講座。艾利森教授此次來華講學,是為了配合他的近著《注定一戰(zhàn):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中文版(陳定定、傅強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第一版)在中國大陸的出版發(fā)行,并出席在上海舉辦的“紀念中美建交40周年研討會”??梢哉勁写_立“長和平”已是耳熟能詳,“修昔底德陷阱”概念源自對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所著《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的研究,就是指新崛起大

        世界知識 2019年4期2019-03-04

      • 好書過眼
        戰(zhàn):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中回顧了過去500年的歷史,給出了自己的良方——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艾利森是美國著名的國際關系專家,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創(chuàng)始院長,長期擔任美國高校智庫排名第一的貝爾弗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主任,自里根總統(tǒng)時期開始先后服務過十幾位國防部長,甚至在克林頓總統(tǒng)時他還曾出任助理國防部長??梢院敛豢鋸埖卣f,在談論中美關系走向時,很少有美國人能像艾利森這樣有發(fā)言權。他的這本新書從歷史的維度探討中美關系的性質與走向,為我們分析美國對華戰(zhàn)

        世界知識 2019年2期2019-02-25

      • 中美之間能避免戰(zhàn)爭嗎?
        戰(zhàn):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自從中美關系持續(xù)緊張以來,修昔底德陷阱在太平洋兩岸幾乎成了人盡皆知的話題。這本《注定一戰(zhàn):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的作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是較早討論這一議題的學者。他是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創(chuàng)始院長,美國著名國際政治問題研究專家。他倡導的應用歷史學把人類歷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國際關系變革作為依據(jù),通過分析歷史教訓展望中美關系的前景,如丘吉爾說的那樣“往回看得越遠,往前才能看得越遠”?!?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修昔底德陷阱”一詞源自古希臘著名歷史

        南風窗 2019年4期2019-02-19

      • 讓美國接受中國崛起,過程會很長
        一個概念——“修昔底德陷阱”。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一書中認為,“戰(zhàn)爭之所以不可避免,是因為雅典的崛起與斯巴達因此產(chǎn)生的恐懼”。在此基礎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提出“修昔底德陷阱”一詞,即當一個崛起大國威脅取代現(xiàn)有守成大國時,戰(zhàn)爭不可避免?,F(xiàn)年78歲的艾利森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2012年,他在英國《金融時報》發(fā)表的一篇文章讓“修昔底德陷阱”一詞逐漸進入國際輿論視野。去年,艾利森出版的《注定一戰(zhàn):中美能避免修昔

        環(huán)球時報 2018-12-192018-12-19

      • 希臘城邦政治與“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在古代就被認為是“歷史學家中最為優(yōu)秀者”,而他所闡述的城邦間(即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原則也對今天的國際關系理論產(chǎn)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甚至有西方政治家將他筆下雅典和斯巴達兩大陣營的沖突看成是從冷戰(zhàn)年代到當今世界的剪影,并為此不斷提出警示。作為一部常讀常新的經(jīng)典作品,每一次的解讀自然都是在新的歷史背景及問題意識下做出的,但我們理解的原點卻不能不回到作者與作品產(chǎn)生的時代及其思想的語境中去,因此,本文將聚焦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希臘各城邦之間的關系與后世所提出的

        社會觀察 2018年2期2018-11-17

      • 修昔底德陷阱”與《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
        、一部著作,即修昔底德和他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作為戰(zhàn)爭的親歷者,修昔底德以求真求實的客觀態(tài)度,簡潔流暢的語言,為后人記述了幾乎整個希臘城邦均卷入其中的“世界戰(zhàn)爭”的過程,他所闡發(fā)的思想,尤其是對于戰(zhàn)爭爆發(fā)前因后果的探尋和分析,仍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尤其在今日國際政治關系領域中還頗有影響,“修昔底德陷阱”一語即“脫胎”于他和他的著作。Ⅰ對于修昔底德其人,留下的資料極少,而且大部分來自他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零星信息。只知道他是雅典人,大約生活在公元前60

        博覽群書 2018年7期2018-08-29

      • 論“修昔底德陷阱”:中美之間必有一戰(zhàn)嗎?
        周文星“修昔底德陷阱”這個概念最早由美國國際安全專家、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Allison)提出。2012年,艾利森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修昔底德陷阱已凸顯于太平洋”,并認為“中國與美國就是今天的雅典和斯巴達”。[1]2013年6月,中美兩國領導人會面前夕,艾利森在《紐約時報》發(fā)表專欄文章,闡述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新型大國關系”對于破解中美兩國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意義。[2]2015年9月,在習近平主席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艾

        中國圖書評論 2018年7期2018-08-29

      • 修昔底德陷阱”的陷阱
        中美關系后,“修昔底德陷阱”便被各界廣泛套用在對中關關系的討論之中。將該隱喻型術語視為大國關系的鐵律,無疑是對當代中關關系現(xiàn)實走向的過度解讀。該術語的濫用與其對公眾的誤導,應讓我們意識到“術語”所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及社會效益。本文試圖從術語學角度出發(fā),探討“修昔底德陷阱”是否是西方學者為中國設下的“局”,探尋中國的破局之道,并提出對創(chuàng)造漢語術語的幾點思考。自中國站上世界舞臺以來,西方學者不時創(chuàng)造出一些以偏概全甚至具有明顯誤導性的術語,用其晦澀地傳遞他們的價值觀念,

        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8年14期2018-07-20

      • 修昔底德陷阱”話語體系解構的路徑分析①
        大學 姚錫長“修昔底德陷阱”話語體系解構的路徑分析①河南農業(yè)大學 姚錫長對格拉姆·阿利森用“修昔底德陷阱”描述當今的中美大國關系,中國學界積極回應并給予反駁;不僅對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中國替代進行了闡釋,而且對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路徑作了多方面探討;中國替代不僅體現(xiàn)在實踐層次,也體現(xiàn)在理論層次,學界要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提供堅實的學術支撐?!?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修昔底德陷阱” 中國 美國 新型大國關系“修昔底德陷阱”肇始于西方學界對中國崛起背景下中美關系變化的一種描述和

        中國商論 2018年1期2018-07-15

      • “陷阱說”本身就是陷阱
        “民主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新冷戰(zhàn)陷阱”等。實際上,這些“陷阱”往往只是局部經(jīng)驗、階段總結,并不反映必然規(guī)律。而且,這些概念還反映了一些西方國家及其主流媒體的不健康心理,暴露了其唯我獨尊的“西方中心主義”本質。分析來看,各種“陷阱說”本身就是陷阱。比如“金德爾伯格陷阱”的邏輯前提是國際社會是無政府狀態(tài)的,有霸權國家提供國際公共產(chǎn)品才能維護國際秩序。如果中國提供國際公共產(chǎn)品,就會被認為是霸權國家行為;如果中國不提供國際公共產(chǎn)品,就會被認為不負責任。這就陷入

        北京支部生活 2018年6期2018-05-30

      • 英媒:陳詞濫調阻礙西方認識中國
        們就會講什么“修昔底德陷阱”、“黃金時代”和“一帶一路”。拜托,可否不要這樣?在這個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經(jīng)常攪亂事實真相的時代,為了維護國際關系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而在語言使用方面咬文嚼字似乎有點賣弄學問的感覺。但事實并非如此:準確使用語言并準確把握語境是(發(fā)展與他國關系)非常重要(的前提)。谷歌搜索“修昔底德陷阱”,會出來7.3萬個結果,有關它的討論會也不勝枚舉。這個詞語的本意是一個新興大國(雅典或中國)與一個守成大國(斯巴達或美國)之間必然爆發(fā)沖突。但發(fā)明這個詞的

        環(huán)球時報 2018-05-102018-05-10

      • 修昔底德陷阱”是一個話語陷阱
        斷散布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說,并將其夸大為國際關系的鐵律?!?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修昔底德陷阱”是精心包裝的話語陷阱,中國思想界應跳出這一話語限定,積極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關系理論?!?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修昔底德陷阱”的由來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貝爾弗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主任格雷厄姆·艾利森,是“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者。早在2012年和2013年,他便在《金融時報》和《紐約時報》發(fā)表文章闡述這一觀點。隨后,“修昔底德陷阱”一詞便常常出現(xiàn)在分析中美關系的文章中。2017年5月,艾利森出版

        人民周刊 2018年23期2018-02-22

      • 中美關系中的“修昔底德陷阱”:隱喻還是現(xiàn)實?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視角
        國是否會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逐漸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討論的話題。不過“修昔底德陷阱”是否適用于分析中美關系也存在很大的爭論。對此的探討既需要回到修昔底德本人所描述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年代,也需要將當前的中美關系與其進行比較。簡單的歷史類比大多是歷史隱喻,而探析“修昔底德陷阱”對當前中美關系的影響更要關注“修昔底德陷阱”所折射的國際沖突的原因,從而回歸到嚴肅的學術探討中。相對而言,目前對該問題的研究大多是從體系層次論斷“修昔底德陷阱”可能造成的結構性沖突,這實

        統(tǒng)一戰(zhàn)線學研究 2018年6期2018-01-27

      • 修昔底德陷阱”是一個話語陷阱
        斷散布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說,并將其夸大為國際關系的鐵律?!?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修昔底德陷阱”是精心包裝的話語陷阱,中國思想界應跳出這一話語限定,積極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關系理論?!?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修昔底德陷阱”的由來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貝爾弗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主任格雷厄姆·艾利森,是“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者。早在2012年和2013年,他便在《金融時報》和《紐約時報》發(fā)表文章闡述這一觀點。隨后,“修昔底德陷阱”一詞便常常出現(xiàn)在分析中美關系的文章中。2017年5月,艾利森出版

        紅旗文稿 2018年22期2018-01-19

      • 中美關系是否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關系是否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張豐羽 韓少秀中美關系復雜多變,并非簡單的“非敵即友”的關系。通過修昔底德的論斷和分析中美關系發(fā)展歷程,發(fā)現(xiàn)從結構上來看中美已經(jīng)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但是,中美關系之間的“修昔底德陷阱”遠比歷史上的同類情況復雜。這是因為,中美之間不但有對抗還有合作,且兩者之間的合作范圍廣、相互依存度高,所以中美應該加強合作共同努力走出“修昔底德陷阱”。什么是“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作為一個政治學術語源始于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修昔

        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7年48期2017-12-29

      • 修昔底德陷阱”:認識誤區(qū)與戰(zhàn)略應對
        海波 宋瑞芝“修昔底德陷阱”:認識誤區(qū)與戰(zhàn)略應對黎海波 宋瑞芝從理論角度來看,“修昔底德陷阱”是現(xiàn)實主義尤其是進攻性現(xiàn)實主義理論的觀點,即國際權力結構的變遷必然導致國際沖突和戰(zhàn)爭。從政治戰(zhàn)略的視角回到“修昔底德陷阱”的歷史起點,格雷厄姆·艾利森等西方學者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對雅典和斯巴達以及中國和美國之間關系的認識和類比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誤區(qū):實力決定論、戰(zhàn)爭獲益論和雙邊關系論。這三個誤區(qū)分別涉及“修昔底德陷阱”形成的客觀因素、主觀因素和范疇因素。中國

        現(xiàn)代國際關系 2017年9期2017-11-24

      • 修昔底德陷阱”已成偽命題
        司最近又重彈“修昔底德陷阱”的老調,發(fā)布報告預測“中美開戰(zhàn)”。這說明有些人的冷戰(zhàn)思維根深蒂固。但只要客觀、理性地分析世界形勢,就不難發(fā)現(xiàn)時代潮流已將中美間可能存在的“修昔底德陷阱”變成了偽命題。首先,兩國共同利益越來越廣泛。21世紀以來,中美兩國的經(jīng)濟差距不斷縮小,而與其他國家的差距持續(xù)拉大。這種趨勢意味著兩國的共同利益越來越廣泛,在政治上也更容易形成共識。十多年前,美國就有人提出了“中美國”“G2”的概念,主張“中美共治世界”?,F(xiàn)在,中美每年貿易額超過5

        環(huán)球時報 2017-11-012017-11-01

      • 《注定一戰(zhàn):中美能否走出“修昔底德陷阱”?》
        革。該書稱,“修昔底德陷阱”的第17個案例看似不妙。作者認為,“修昔底德陷阱”是理解21世紀中美關系的最佳方法。通過對歷史案例和戰(zhàn)爭的各種假設進行比較分析,結論是從和平到災難僅一步之遙。不過,在強調戰(zhàn)爭并非不可避免的同時,作者也揭示了歷史上沖突雙方維持和平的方法與途徑,強調中美兩國需要經(jīng)歷艱辛的痛苦方能避免災難。作者還站在美國立場,提出了闡明切身利益、弄清中國需求、提升應對戰(zhàn)略、集中國內發(fā)展的現(xiàn)實策略。endprint

        對外傳播 2017年8期2017-10-09

      • 雅典人是如何打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的? ——“伯里克利戰(zhàn)略”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0072)按照修昔底德的說法,“伯里克利戰(zhàn)略”是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初期由伯里克利建議的、雅典城邦采納的戰(zhàn)爭策略。其要點是,避免陸上決戰(zhàn),掌控盟邦,戰(zhàn)時不要擴張勢力,不要采取危險行動;做到這些,雅典將輕松贏得勝利。19世紀末以來,西方學者的研究表明,真實的“伯里克利戰(zhàn)略”與修昔底德表述的“伯里克利戰(zhàn)略”存在很大的差異:沿海襲擾戰(zhàn)術帶有很強的攻擊性,雅典的財政經(jīng)得起較長時間的消耗戰(zhàn),拿下墨伽拉是雅典戰(zhàn)略中的重要一環(huán),阿提卡有騎兵和要塞的保護,波斯的金錢資助彌補了斯

        安徽史學 2017年4期2017-08-07

      • 如何看待霸權國與崛起國間的權力競爭
        )爆發(fā)的原因,修昔底德圍繞霸權國的“恐懼”和“被迫”建立因果鏈條,認為拉棲代夢人對雅典不斷增長之權勢的恐懼是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在用來論證這一論題的“五十年敘事”中,修昔底德在與斯巴達海洋戰(zhàn)略密切相關的三個細節(jié)上分別存在遺漏、錯誤、混亂。作者發(fā)現(xiàn):通過補遺、勘誤、梳理所得到的史實方面的幾個細節(jié),可以勾勒出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大戰(zhàn)前的海洋戰(zhàn)略概貌,還原“五十年時期”希臘世界海陸分治格局的形成與發(fā)展,以及斯巴達對這種發(fā)展的容忍與默許。這一史實提示我們,應從更細分的結

        財經(jīng) 2017年12期2017-06-02

      • 修昔底德陷阱的文化闡釋
        發(fā)。古希臘學者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中關于這場戰(zhàn)爭的起因,闡述了一個極富洞見的觀點,指出戰(zhàn)爭“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勢力的增長和因而引起斯巴達的恐懼”[1]。即斯巴達與雅典的戰(zhàn)爭在何時何地由何種導火索引爆是偶然的,而兩者的沖突與戰(zhàn)爭本身卻是必然。一位美國學者通過對西方歷史上大國興衰進行考察,認為修昔底德的觀點對大國關系具有普遍適用性,并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指出新興大國崛起必然與原有大國發(fā)生沖突,并且大部分情況下會演變?yōu)閼?zhàn)爭,中美兩個大國的

        社會科學家 2017年10期2017-04-09

      • 修昔底德的敘事技巧與寫作目的 ——以《戰(zhàn)爭史》卷一“五十年記”為例
        130024)修昔底德的敘事技巧與寫作目的 ——以《戰(zhàn)爭史》卷一“五十年記”為例盧 昕 陰元濤(東北師范大學 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吉林 長春 130024)作為《戰(zhàn)爭史》卷一中的一段離題敘述,“五十年記”主要關注的是古典時代兩次大戰(zhàn)之間近半個世紀的希臘歷史。通過強烈的對比敘事,修昔底德有選擇性和技巧性地記錄歷史事件,著重描述了雅典的強勢崛起及其對手斯巴達的應對,旨在解釋戰(zhàn)爭爆發(fā)的根本原因。盡管這段離題敘述缺少精準的定年及詳盡而全面的史料證據(jù),但它顯然達到

        外國問題研究 2017年3期2017-03-10

      • 《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演說辭研究綜述
        00)演說辭在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以下簡稱《伯史》)中約占1/4篇幅,是其作品的特色。將演說應用到歷史作品的傳統(tǒng)中,修昔底德的演說辭是十分突出的。本文認為這種極具特色的寫作方式引起了國外學者的關注和分歧。本文試圖從國內尚不多見的演說辭的探析,以及國外對《伯史》演說辭的英文研究文本中,進行歸納綜述,以便擴大學術信息量,開闊視野。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演說辭;綜述演說辭在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以下簡稱《伯史》)中約占1/4篇幅,是其作品的特色。大

        大眾文藝 2017年9期2017-01-28

      • 中美關系中的“修昔底德陷阱”話語
        中美關系中的“修昔底德陷阱”話語文/蔡翠紅“修昔底德陷阱”原本是修昔底德所著《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中對公元前5世紀希臘城邦雅典與斯巴達之間戰(zhàn)爭原因的描述,認為“使得戰(zhàn)爭無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壯大的力量,還有這種力量在斯巴達造成的恐懼”。修昔底德認為,一個崛起的大國與既有的統(tǒng)治霸主的競爭多數(shù)會以戰(zhàn)爭告終。應用到中美關系中,“修昔底德陷阱”則暗指隨著中國的崛起,中美之間的軍事沖突不可避免?!?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修昔底德陷阱”在中美關系中的應用,因為哈佛大學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20

        社會觀察 2016年9期2016-11-26

      • 詩歌與修昔底德的史學創(chuàng)作
        希臘著名史學家修昔底德曾被視為荷馬的競爭者和繼承者,他的史學創(chuàng)作中處處留下了受古希臘詩歌創(chuàng)作影響的痕跡,這使他的作品具有更完善的敘事技巧與感染力,反映了古希臘時期文史創(chuàng)作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一、環(huán)狀結構的承襲環(huán)狀結構作為一種敘事方法,最早出現(xiàn)在口頭創(chuàng)作和流傳的詩歌中,主要目的是為了便于記憶。從實踐的角度看,各個時代的詩人和作家關注形式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審美上,環(huán)狀敘事追求一種山花式雕塑的對稱,這種結構整合了和中心相關的開頭和后續(xù)的情節(jié),除了在形式上有一定的

        北方文學·下旬 2016年7期2016-11-10

      • 新的“言必稱希臘”現(xiàn)象
        ,近幾年輪到“修昔底德陷阱”。大抵而言,這樣的熱門是以一個外國人的名字冠名,才顯得更加像是個真道理。這其實就是當代版的“言必稱希臘”。“言必稱希臘”是有社會文化背景的,那就是學習先進的科學和理論,但學到“言必稱希臘”,就不知所學為了何事了。近來看到兩篇文章,指出“修昔底德陷阱”其實并非修昔底德提出,而是一種新出現(xiàn)的意識形態(tài)話語,值得推薦。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錢乘旦在《參考消息》撰文《撥開“修昔底德陷阱”迷霧》,指出修昔底德并未預言“當一個崛起的大國(指雅典

        新民周刊 2016年36期2016-09-19

      • 共建新型大國關系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大國關系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對中美兩個大國而言,只有走共同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道路,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才是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唯一正確的選擇。別的道路是沒有的。中美兩國的一代一代政治家一定要咬定這個目標,排除萬難,堅持不懈地推進新型大國關系建設,不動搖,不退縮,不轉向,而且要引導兩國民眾越來越多地理解、支持、參與到新型大國關系建設中來。中美兩國領導人和外交團隊需要保持和加強及時而深入坦誠的戰(zhàn)略對話與溝通,增進相互信任,避免誤解誤判。美國要正

        中國領導科學 2016年7期2016-08-02

      • 中美關系中的“修昔底德陷阱”話語*
        中美關系中的“修昔底德陷阱”話語*蔡翠紅〔提 要〕 近年來,一些西方學者頻繁使用“修昔底德陷阱”描述中美關系的性質和發(fā)展方向。這種歷史類比存在明顯的誤導性,它忽視了一些保障中美能夠繞開“修昔底德陷阱”的重要因素,包括:在全球層面,復合相互依賴的國際環(huán)境、集體安全機制的日益剛性化、歷史上戰(zhàn)爭的苦難經(jīng)驗;在雙邊層面,中美在經(jīng)濟相互依賴和全球治理議題等方面的“結構性共同利益”、戰(zhàn)略競爭的“社會進化式”發(fā)展以及核威懾條件下的國家理性。此外,當前網(wǎng)絡時代伴隨的整體思

        國際問題研究 2016年3期2016-07-14

      • 修昔底德陷阱”與中美關系
        方人士熱議的“修昔底德陷阱”,其真正意義在于提出一種警示,提醒精英階層和大眾清醒認識中美關系面臨的挑戰(zhàn)。但其警示意義也絕不應夸大,因其無法覆蓋當今世界的一些重要變化。在這些舊的變量面前,傳統(tǒng)國際政治邏輯的慣性不會消失,但其最終結果一定會受到影響。近年來在涉及中美關系的新詞匯中,“修昔底德陷阱”的使用頻率無疑名列前茅。不僅國內外學者為之展開激烈的爭論,中美兩國領導人也在公開場合加以引用,標志其已經(jīng)進入決策話語體系。然而,關于“修昔底德陷阱”的爭論仍在發(fā)展,其

        當代世界 2016年5期2016-05-24

      • 這些常識我們應該知曉
        言青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zhàn)現(xiàn)存大國,而現(xiàn)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zhàn)爭變得不可避免。此說法源自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他認為,當一個崛起的大國與既有的統(tǒng)治霸主競爭時,雙方面臨的危險多數(shù)以戰(zhàn)爭告終。在國際交往中,習近平曾多次提及“修昔底德陷阱”。2014年1月22日習近平在美國《世界郵報》的專訪中指出:“我們都應該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強國只能追求霸權的主張不適用于中國,中國沒有實施這種行動的基因?!?01

        新湘評論·下半月 2016年3期2016-05-05

      • 修昔底德陷阱”的來龍去脈
        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強國只能追求霸權的主張不適用于中國,中國沒有實施這種行動的基因”。 由此,“修昔底德陷阱”一詞正式出現(xiàn)在中國的大眾媒體,成為新聞傳媒曝光率頗高的新名詞。修昔底德是古希臘著名的歷史學家,也被尊稱為是國際關系領域現(xiàn)實主義的鼻祖,著有《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一書?!?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修昔底德陷阱”這一典故最初出自他的這部傳世之作。該書記述了公元前5世紀位于希臘的兩大軍事、政治強國雅典與斯巴達及其同盟者之間爆發(fā)的戰(zhàn)爭,史稱《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戰(zhàn)爭從公元前

        中國工人 2014年7期2014-03-28

      • 太平洋突現(xiàn)“修昔底德陷阱”
        題:太平洋突現(xiàn)修昔底德陷阱 中國對南海和東海島嶼的態(tài)度日益咄咄逼人。這事本身并不算重要,重要的是它預示著某種未來。二戰(zhàn)后60年里,美國主導下的太平洋和平為亞洲國家實現(xiàn)快速經(jīng)濟增長提供了安全框架。但如今中國已崛起為大國,今后10年將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經(jīng)濟體,無怪乎中國會要求修改別國制定的規(guī)則。 今后幾十年全球秩序的決定性問題是:中美能避免掉入修昔底德陷阱嗎?這位歷史學家的隱喻提醒我們,當崛起中的大國挑戰(zhàn)霸主國家時就像公元前5世紀雅典和19世紀末德國所做的那

        環(huán)球時報 2012-08-232012-08-23

      • 記憶、修辭與歷史 ——從集體記憶視角看修昔底德的演說詞使用
        集體記憶視角看修昔底德的演說詞使用楊揚(復旦大學歷史學系,上海,200433)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中使用了大量的演說詞,這也成為他日后備受質疑的一個重要原因。通過將演說詞回歸到口述傳統(tǒng)的面對面社會語境當中,透過集體記憶的視閾來探討古希臘人對歷史、記憶和真實的認識,以此厘清歷史真實性在修昔底德演說詞的使用及其歷史編撰理論之間的關聯(lián)。修昔底德;演說詞;口述傳統(tǒng);集體記憶;歷史真實自19世紀以來,修昔底德被視為客觀歷史學的典范和“科學的歷史學家”,這一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2期2011-02-09

      • 修昔底德與現(xiàn)實主義國際關系理論
        實主義理論之父修昔底德在其歷史巨作《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中所展現(xiàn)的國際政治沖突邏輯、安全兩難、同盟和均勢等國家間行為,揭示了修昔底德對國際關系一般原理的探索以及對國際權勢競爭的深刻理解,指出其對當代現(xiàn)實主義國際關系學者以及大國的現(xiàn)實主義外交政策所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關鍵詞: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現(xiàn)實主義;國際關系中圖分類號:D 80文獻標識碼:A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年2期2004-04-21

      邵阳市| 云和县| 宜城市| 井研县| 久治县| 友谊县| 贵定县| 福清市| 江门市| 忻州市| 中牟县| 马尔康县| 嘉定区| 高密市| 临潭县| 扶风县| 河津市| 九江市| 巩义市| 云龙县| 博乐市| 辽中县| 闵行区| 志丹县| 门头沟区| 秦安县| 司法| 涞源县| 棋牌| 灵丘县| 寿阳县| 平谷区| 裕民县| 永平县| 晋中市| 新化县| 吉安县| 秦皇岛市| 贡嘎县| 紫金县| 怀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