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芳
摘要:新課程的實施,從學習"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到將這一理念落實到教學中,我們的課堂教學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重視知識的傳授,新課程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中我們逐步走進了新課程。
關鍵詞:初中政治;新教材;體會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2-0243-01
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改變教師的角色,在吸收傳統(tǒng)教學方式優(yōu)點的基礎上,構建適應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模式,努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作為政治課教師,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對于政治課教學有了新的理解,下面就新課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學談自己的幾點認識。
1.善于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點燃知識的火花,是探索知識的動力。教育家斯賓塞說:"教育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有樂趣。"政治新教材版式設計生動活潑,美觀大方,增強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讀性;內容簡練,符合學生認知水平,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案例、材料新穎,突出時代感、生活化,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作為教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政治。具體做法是:
1.1 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因為它集直觀性、多變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而活躍的動態(tài)畫面,能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使表現(xiàn)的內容更充實、更形象生動、更具有吸引力,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1.2 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政治課教學要徹底改變以前"教師一言堂、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授課方法,努力構建開放式的政治課教學。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活潑多樣的形式組織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大家談、討論式、啟發(fā)式、辯論式、探究式、活動式、小品表演、知識競賽、游戲等,讓學生進入學習角色,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2.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實踐能力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本身實踐性很強,時代氣息濃。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點,學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只有理論結合實際,讓理論回到它賴以升華的事實中去,學生才能通過對具體、形象、生動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確的理解和準確的把握理論所概括的內容。因此,恰當?shù)穆?lián)系實際,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是提高政治課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徑有:在課堂教學中,將課內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運用政治知識觀察社會,分析時事;在課堂教學外,帶領學生邁出校門、走上社會。如鼓勵學生堅持收看"新聞聯(lián)播",瀏覽報刊雜志,從關心國內外大事以及發(fā)生在身邊的大小事情入手,將自己聽到的、看到的、觀察分析到的社會現(xiàn)象和教材上學到的知識結合起來,進行分析討論,真正"學以致用";組織國內外重大事件的時事報告會,專題討論會;平時組織學生參加時事興趣小組,引導學生運用政治知識分析時事,理解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就地取材,組織學生到附近的企業(yè)、機關參觀,進行社會調查,請企業(yè)家、人大代表、道德模范講課等,學生親身體驗生活,了解社會,可以感覺到政治學科的實用價值,既深化了課堂知識的理解,又接受了思想教育,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政治敏感能力,使政治學科的知識、教育功能得到有機地結合。當然,聯(lián)系實際要恰當,不能生拉硬扯,機械對號,而且聯(lián)系實際時,要做好理論方面的分析、論述和歸納。
3.利用網絡多媒體輔助教學,重視教學的直觀性、藝術性
縱觀全國的教育改革,正是如火如荼之時:開創(chuàng)校園網站,建立計算機網絡教室,網上教學,多媒體課件等等,多種形式齊頭并進。在這種探索過程當中,也清楚地讓我們看到:現(xiàn)代技術應用于教育是對教育本身一個質的突破。
舊式的教學,課堂是教師的舞臺,一本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就要"獨攬?zhí)煜?,沒有給學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時間,沒有讓學生有創(chuàng)新的機會,更不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現(xiàn)在我們把它叫做"說教式"、"灌輸式",看來是無可厚非的。那又是不是說只要在教育中應用現(xiàn)代技術就可以改變這種局面了呢?我認為也不然,光有現(xiàn)代的技術,沒有先進的思想同樣是不行的。如今,在我們教師隊伍中,還存在著這種現(xiàn)象:有教師認為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占用了教學時間,影響升學率;大部分教師對現(xiàn)代技術的駕駛水平還偏低;有的教師雖然會使用現(xiàn)代技術,但不會處理它與教學之間的關系。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們就只有在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同時,努力的改革教育思想理念。
政治課運用電腦多媒體教學手段,將知識串成線、連成網、使之系統(tǒng)化、網絡化。圍繞著"網絡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網絡背景下的學生自主學習"、"思想政治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等,我們可以充分運用網絡資源,進行電子備課。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能夠起到變抽象為形象,增加課堂教學密度和容量,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教學效果的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運用電腦多媒體,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學習。我們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運用網絡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啟迪思維―引導讀書、討論交流―質疑釋疑、理論升華,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例如在講《唱響自信之歌》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放一首零點樂隊的歌曲《相信自己》,通過音樂的魅力來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初中政治課注入藝術元素。在講到初中政治第二冊時,由于初二政治主要與法律常識有關,在課堂教學中要用到案例分析法,在以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能讓學生看書上僅有的一些案例,或者是教師自己搜集的一些案例給學生讀一下,不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現(xiàn)代教學模式下,我們不僅可以幻燈給學生直觀的展示出來,還可以通過錄像播放一些現(xiàn)實案例,或者直接從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網站中下載一些案例讓學生現(xiàn)場說法,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到網上尋找一些和課堂教學有關的案例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又使學生始終處于動腦、動口、動手的積極思維狀態(tài)之中,學習興趣濃,精神面貌好,對所學內容理解深刻,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