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玲
【摘要】目的:分析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chǎn)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未實施護士分層管理的34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選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實施護士分層管理的37例患者作為研究組,分析護士分層管理的應用效果。結果:對照組、研究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結果分別為75.7%、90.4%,有統(tǒng)計學差異(x2=15.623,P<0.05),對照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為(93.7±1.6)分,明顯低于研究組患者(95.4±1.9)分,有統(tǒng)計學差異(T=4.059,P<0.05)。 結論:護士分層管理應用于婦產(chǎn)科護理管理中,可以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患者護理滿意度,推廣價值高。
【關鍵詞】婦產(chǎn)科護理管理;護士分層管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052-01
婦產(chǎn)科是醫(yī)院重要的科室之一,具有護理任務重、病情復雜等特點,護理風險性較高。隨著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人們對臨床的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強婦產(chǎn)科護理管理,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水平,對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重要的意義[1]。本次研究對71例患者根據(jù)護士分層管理實施前后進行分組對比,現(xiàn)將管理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未實施護士分層管理的34例患者作為對照組,患者年齡范圍22-57歲,平均年齡(42.6±3.1)歲,疾病類型:宮頸炎14例,盆腔炎13例,子宮肌瘤7例;選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實施護士分層管理的37例患者作為研究組,患者年齡范圍23-55歲,平均年齡(42.9±2.8)歲,疾病類型:宮頸炎15例,盆腔炎12例,子宮肌瘤10例,參與本次研究中的護理人員共10名,均為女性,年齡范圍20-36歲,平均年齡(30.7±1.7)歲,大專6例,本科及以上4例,所有參與研究的對象基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研究組患者采取護士分層管理模式,具體模式如下:(1)制度的完善以及分級方法的確定。對護理工作中的各項工作制度、操作流程等基本內容予以完善,制定分層管理相關制度。采取分級制將護理人員按照工齡、綜合能力等進行分級,1級:工齡<1年,對臨床護理的基礎知識技能熟悉,在老員工的指導下可以完成基礎的護理工作,掌握婦產(chǎn)科常用儀器使用方法;2級:工齡在1-3年,掌握臨床護理的基礎知識技能以及儀器的應用,可以獨立完成護理工作,熟悉并掌握危重患者的急救方法;3級:工齡>3年,熟練掌握臨床的基礎護理知識技巧,具有組織、協(xié)調能力,可以參與指導教學,可以獨立對病區(qū)進行管理。(2)分組:根據(jù)護理人員的綜合情況將其進行分組,將不同層級護理人員均分為2組,每組均由一名3級護理人員擔任組長,由組長對護理人員的工作、培訓等方面進行劃分,并根據(jù)護理人員的級別進行分層培訓和考核,例如1級護理人員注意對基礎護理進行強化,并接受上級護士的相關培訓,2級護士在對病情輕微患者提供護理的同時,對1級護理進行相關培訓,并接受更高疾病的相關護理內容培訓,從而不斷豐富自己的經(jīng)驗。(3)方案調整:根據(jù)護理人員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培訓方案,并結合臨床反饋對培訓方案進行不斷調整,保證護理質量。
1.3標準評估
(1)滿意度:用我院擬定的滿意度調查問卷通過對患者進行調查,判斷滿意度,很滿意:4分,較滿意:3分,一般:2分,不滿意:1分,滿意度=(匯總后得分/所有條目*4)*100%
(2)護理質量評分:對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操作技巧、溝通能力、疾病宣教等方面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高,說明護理質量高[3]。
1.4統(tǒng)計學方法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結果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表示分別為(x±s)、(%),t檢驗、x2檢驗對其進行檢驗,統(tǒng)計學檢驗結果有差異P<0.05。
2結果
2.1護理滿意度對照組、研究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方面比較,結果分別為75.7%、90.4%,有統(tǒng)計學差異(x2=15.623,P<0.05),見表1。
2.2護理質量評分對照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為(93.7±1.6)分,明顯低于研究組患者(95.4±1.9)分,有統(tǒng)計學差異(T=4.059,P=0.000<0.05)。
3討論
對于婦產(chǎn)科其護理對象具有一定特殊性,病情復雜多變,護理任務繁重,因此,科學的對護理人員進行配置,完善護理管理制度,對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具有顯著的作用效果。
常規(guī)的護理管理形式過于單一,因護理人員的綜合水平不同,當遇到突發(fā)事件后,對于工作經(jīng)驗少、綜合水平不同的護理人員則會出現(xiàn)慌亂現(xiàn)象,不能保證護理的安全性,進而導致醫(yī)院糾紛事件發(fā)生率較高。分層管理是一種新型的管理形式,將其用于婦產(chǎn)科護士管理中,主要是以護理人員的工齡、綜合能力等多項指標為依據(jù),對護理人員采取分級制,對同一級別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并讓上一級別的護理人員對下一級別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從而保證所有的護理人員水平逐漸提升[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以及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護士分級管理在婦產(chǎn)科護理管理中應用,可以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使臨床護理質量得到明顯的提升,對護患關系的改善也起到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婦產(chǎn)科護理管理中護士分層管理的應用,可以提高患者滿意度,提升護理質量,對醫(yī)院良好形象的樹立和維持具有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丁戈. 婦產(chǎn)科護理管理中護士分層管理的實際應用分析[J].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 2017, 14(27):132-133.
[2]王愛平, 王六平, 胡潤珍. 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chǎn)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 2016, 30(12):1487-1489.
[3]郝冬梅. 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chǎn)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 2017, 14(18):109-110.
[4]黃巧如. 護士分層管理于產(chǎn)科護理管理中的運用效果分析[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7, 38(16):1980-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