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6月7日文章,原題:中國奢侈品銷售復蘇,但卻不在實體店在經(jīng)過幾年下滑后,中國奢侈品市場開始重回增長軌道。但在高端零售店卻看不到此類跡象。
西方奢侈品牌多年來一直依賴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來提升全球利潤。中國經(jīng)濟增長造就大量富有消費者,他們急于炫耀自己的新地位。但奢侈品零售商投入巨資擴大在華門店網(wǎng)絡后,并未得到預想結(jié)果。經(jīng)濟增長放緩及反腐行動讓中國人大把花錢的意愿大打折扣。
如今局面正發(fā)生改變。貝恩公司報告稱,今年中國大陸奢侈品銷售額有望實現(xiàn)20%至22%的增長,這將令全球奢侈品市場實現(xiàn)8%的增長。但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街頭,仍難以看到奢侈品購買者的身影。這是因為,中國消費者的購物模式正在改變。
北京的太古里購物中心便是一例,這個地方通常被視為中國消費者實力不斷增長的證明。這里擁有紀梵希、巴黎世家等世界大牌,曾幾何時購物者人滿為患。但如今,在這些店鋪中卻很難看到購物者的身影,銷售人員無事可做。
中國人在線購物的比例越來越大。盡管一些奢侈品公司傳統(tǒng)上更愿投資店內(nèi)體驗,但中國消費者如今更年輕,還深受社交媒體影響。他們愈加傾向花錢體驗數(shù)字購物文化。這些中國年輕人對世界各地的價格差異也了如指掌。一些品牌重修在華定價策略,以迎合消費者,還通過微信等方式與他們交流。貝恩公司合伙人克勞迪亞·迪亞皮薩羅說:“如今中國的奢侈品購買者年輕、緊跟時尚、諳熟產(chǎn)品性價比,正令奢侈品產(chǎn)業(yè)加速轉(zhuǎn)換到更貼合千禧一代?!?/p>
中國市場增長有助全球奢侈品市場重獲光芒。一些國際奢侈品巨頭今年發(fā)布亮眼業(yè)績。貝恩公司合伙人菲德利卡·萊瓦特說:“表現(xiàn)最好的品牌正(在中國)贏得明日的顧客。”▲
(作者伊麗莎白·佩頓等,伊文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