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要】 目的:觀察四物湯在骨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8例患者為本次試驗研究對象,按照是否給予四物湯治療將所有患者均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79例患者給予常規(guī)治療,試驗組79例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四物湯口服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與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治療1個月后試驗組患者好轉率為88.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5%,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1%,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1.4%,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O5);治療3個月后隨訪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與治療前比較降幅為(63.3±2.0)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38.6±1.2)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O5)。結論:對于骨科收治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四物湯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氣滯血瘀、肢體疼痛、腫脹等臨床癥狀。
【關鍵詞】 四物湯; 骨科疾病; 應用體會
doi:10.14033/j.cnki.cfmr.2018.3.06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03-0118-02
骨科收治的患者大都存在骨質結構偏離正常解剖位置,局部肢體腫痛,活動受限,氣血運行受阻等癥狀,隨著我國安全教育的普及,我國青中年骨折例數明顯減少,55歲以上中老年人由于骨質疏松等個體原因的存在,從高處跌落、跌倒時可出現局部骨折,且由于長期間伏案工作,頸肩疼痛患者日漸增多[1-2]。本次試驗對通過探究四物湯對筆者所在醫(yī)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8例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論證四物湯在骨科治療中的價值,為骨科疾病的治療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8例患者為本次試驗研究對象,按照是否給予四物湯治療將所有患者均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試驗組79例,男43例,女36例,其中有26例患者年齡為20~55歲,有53例患者年齡為55~84歲,患者平均年齡(58.6±2.3)歲;患者局部不適癥狀持續(xù)時間2 h~7 d,平均病程(4.9±0.2)d;其中12例患者為頸椎病,18例患者為腰椎間盤突出癥,10例患者為肩周炎,11例患者為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28例患者為骨折。對照組79例,男44例,女35例,其中有27例患者年齡為20~55歲,有52例患者年齡為55~84歲,患者平均年齡(57.9±2.5)歲;患者局部不適癥狀持續(xù)時間3 h~8 d,平均病程(4.5±0.3)d,其中13例患者為頸椎病,17例患者為腰椎間盤突出癥,9例患者為肩周炎,11例患者為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29例患者為骨折。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醫(yī)院倫理會以及患者家屬同意,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經X線檢查以及CT檢查符合相關疾病診斷標準;(2)患者年齡均超過18歲。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心、肝、肺、腎等臟器系統疾病患者;(2)排除合并胃腸吸收功能障礙的患者;(3)排除對本次用藥不耐受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79例患者入院后均完善各項檢查,醫(yī)師根據患者臨床檢查情況給予常規(guī)西藥治療。
1.3.2 試驗組 79例患者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基礎上給予四物湯方劑治療,醫(yī)師在患者主要臨床癥狀的基礎上對四物湯進行藥物加減,四物湯基本藥物組成:根據《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白芍9 g、當歸9 g、熟地9 g、川芎9 g。若患者在主要臨床癥狀的基礎上出現局部疼痛劇烈,嚴重影響個體正常睡眠、工作和休息,可適量增加五靈脂、木香等行氣活血的藥物;若患者在主要臨床癥狀的基礎上出現唇甲紫暗、舌下脈絡錯雜,面色青紫等血瘀癥狀,可適量增加延胡索、郁金等活血化瘀的藥物;若患者在主要臨床癥狀的基礎上出現脅肋脹痛、惡心嘔吐、舌苔黃膩等肝胃郁熱的臨床癥狀,可適量增加加黃芩、浙貝母等清熱解郁的藥物[3-4];若患者出現嘔吐清水、四肢困倦、食欲不振等濕濁中阻的癥狀,可適當增加厚樸、半夏、砂仁等祛濕化濁的藥物;若患者出現氣虛無力、五心煩熱、小便短黃等陰虛火旺癥狀,可在主要臨床癥狀的基礎上增加沙參、麥冬等滋陰清熱的藥物;若患者出現腰膝酸軟、小便清長等腎陽虧虛的癥狀,可適當增加威靈仙、川牛膝等溫補腎陽的藥物?;颊呙刻?劑,用清水將藥物煎煮成400 ml藥汁后分早晚溫服。
1.4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1)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參考《中國中醫(yī)中藥臨床診療研究學會骨科診療標準》對兩組患者治療1個月后臨床效果進行評估(好轉率=顯效率+有效率)[5-6],見表1。(2)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3)隨訪觀察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本次試驗采用生活質量評估(QLQ-52)評分標準對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進行評估,生活質量評估(QLQ-52)評分量表主要針對患者局部癥狀、睡眠情況、心理和情緒、日常生活活動功能等情況進行評估,百分制,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低[7]。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有9例患者治療1個月后未出現明顯好轉,對照組有17例患者治療1個月后未出現明顯好轉,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好轉率為88.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5%,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有4例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胃腸不適等不良反應,對照組有9例患者出現胃腸不適等不良反應,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1%,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1.4%,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3個月后隨訪,試驗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與治療前比較降幅為(63.3±2.0)分,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與治療前比較降幅為(38.6±1.2)分,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降幅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中醫(yī)認為腎主骨生髓,骨科患者由于骨質損傷,氣血運行受阻,氣血運行不通則痛,骨折是骨科常見病,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將骨科骨折患者分為三期,血腫形成期,這個時期以活血化瘀,恢復氣血運行為主;中期為骨痂形成期,這個時期以益氣生髓為主要治療手段[8-9];后期為骨折愈合期,這個時期以壯骨強筋為主要治療手段。臨床研究發(fā)現,對于骨科其他疾病采用四物湯等中藥進行養(yǎng)血活血、消炎對于局部鎮(zhèn)痛、消腫、恢復骨質周圍氣血運行具有重要的意義。四物湯是由川芎、當歸、熟地、白芍等四味藥構成,其中熟地主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作用[10-11];當歸為養(yǎng)血、活血、補血之要藥,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白芍酸苦性寒,主要歸肝、脾兩經,具有養(yǎng)血柔肝、緩急止痛的作用;川芎芳香發(fā)散,開竅行氣,散結止痛效果好,諸藥合用能有效達到活血祛瘀的作用,醫(yī)師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對藥物進行加減,在促進患者局部血運恢復的情況下,對改善患者體質,促進患者陰陽平衡具有重要的意義[12]。
本次試驗顯示治療1個月后試驗組有70例患者好轉,對照組有62例患者好轉,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1%,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1.4%,治療3個月后隨訪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與治療前相比降幅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63.3±2.0)分vs(38.6±1.2)分]。
綜上所述,對于骨科收治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四物湯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氣滯血瘀、肢體疼痛、腫脹等臨床癥狀。
參考資料
[1]徐麒,何強.四物湯在骨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33):145-146.
[2]祁德波,梁振湖.桃紅四物湯加減口服對骨科圍手術期氣滯血瘀證患者血液流變學及凝血指標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5,24(8):1485-1486.
[3]李祥波,石思超,毛思學,等.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骨科局部帶蒂轉位皮瓣術后腫脹的臨床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15(29):205-206.
[4]潘宇朝,梁雪玲,陳定啟.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骨科局部帶蒂轉位皮瓣術后腫脹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6,23(10):1335-1336.
[5]田發(fā)盈.桃紅四物湯在骨科中的運用研究[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21):113-114.
[6]劉青,張潔,魯劍萍.應用中藥竹罐法緩解骨科慢性疾病疼痛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6,30(27):3342-3343.
[7]金紅婷,沈彥,肖魯偉,等.烏頭類中藥在骨科臨床的應用研究[J].中國骨傷,2008,21(12):943-945.
[8]李娟.中藥聯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療骨科術后臥床便秘患者30例[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3,20(6):671-672.
[9]呂水英,郝陽泉,劉德玉.中藥防治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療效觀察[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13,35(11):1047-1048.
[10]李淑貞.中藥浸泡治療骨科感染126例報道[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5(10):899.
[11]谷忠建,何美容.中藥貼敷療法聯合腹部按摩護理對骨科術后老年病人自主排便功能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3,11(12):1085-1086.
[12]邢躍萍,丁美松,邢陸英.中藥熏洗法治療骨科腫脹28例[J].中國臨床醫(yī)學,2013,10(6):901.
(收稿日期:2017-06-26)